文言文的句式介绍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7-21 21:37:09
文言文的句式介绍
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 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被动句式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南史原文:沈炯,字礼明,吴兴武康人也。炯少有隽才,为当时所重。景之难,吴郡太守袁君正入援京师,以炯监郡。京城陷,景将宋子仙据吴兴,遣使召炯,
- 高中生文言文阅读复习题明史秦纮传秦纮,字世缨,单人。景泰二年进士,授南京御史。劾治内官傅锁儿罪,谏止江南采翠毛、鱼?①等使。权贵忌之,蜚语闻
- 高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备考指津1、 误答原因探寻文言文阅读题的误答原因很多,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1) 平时文言文阅读量不足,文言语
- 文言文练习题及其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一13题。文同,字与可,蜀人,与苏子瞻为中表兄弟,相厚。为人靖深,超然不撄世故。善画墨竹,作
- 孙作原文:多言,欺之蔽也;多思,欲之累也。潜静以养其心,强毅以笃其志。去恶于人所不知之时,诚善于己所独知之地。毋贱彼以贵我,毋重物以轻身。毋
- 原文: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
- 唐临为官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的翻译是考试的题型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唐临为官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唐临为官作者:未知作者原文唐临为万泉丞。
- 欧母教子文言文翻译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言文更是多不胜数。下面小编带来的是欧母教子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欧母欧阳修之母郑氏,四
- 画龙点睛文言文翻译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下面是小编整
- 学习文言文应具有的文言素养浅谈初中生学习文言文应具有的文言素养,学习文言文就显得索然无味了,那么学生应该具有哪些文言素养呢?又如何获取这些素
- 郢书燕说文言文翻译《郢书燕说》这句成语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的一个故事,我们看看下面哦!郢书燕说文言文翻译【原文】郢人有遗相国书者
- 明史原文:夏嘉遇,字正甫,松江华亭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授保定推官。四十五年,用治行征。当擢谏职,先注礼部主事。帝久倦勤,方从哲独柄国。碌碌
- 金史原文:完颜昌,本名挞懒,穆宗①子。宗翰袭辽主于鸳鸯泺,辽都统马哥奔捣里,挞懒收其群牧。宗翰使挞懒追击之,不及,获辽枢密使得里底及其子以还
- 学生学好文言文要注意六点其实一直有这样的争议,小学生到底该不该学习文言文,该与不该主要看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现在有这种意识的家长也主要是因为
- 贾人背诺文言文翻译人无信不立。既然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兑现承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贾人背诺文言文翻译,欢迎查看。贾人背诺原文济阴之贾人①,渡河而
- 魏文侯轶事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
- 资治通鉴原文:黄门监魏知古,本起小吏,因姚崇引荐,以至同为相,崇意轻之。无何,知古拜吏部尚书,知东都选事,崇遣吏部尚书宋于门下过官;知古衔之
- 知胜之道文言文翻译导语:知胜之道,出处《孙子·谋攻篇》,解释预知胜利的方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知胜之道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原文:故
- 隋书原文:宇文忻 ,字仲乐,本朔方人,徙京兆。忻幼而敏慧为儿童时与群辈游戏辄为部伍进止行列无不用命有识者见而异之。年十二,能左右驰
- 强项令 范晔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