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知识

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知识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8-31 07:21:29 

标签:

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知识

一、判断句


白话文用动词“是”联系判断句中两部分,而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主要特点是不用判断词,而以主语谓语直接相续。文言文表判断的常见句式有:

1.用助词“者”和“也”配合表示判断。例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夫战,勇气也。粟者,民之所种。

2.在主谓间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例如: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梁父即楚将项燕。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⑤环滁皆山也。⑥臣本布衣。“乃”“则”“即”有“就是”之意。

3.动词“为”和判断词“是”表示判断。例如:①此为何若人?②问今是何世?

4.“者”也”都不用,完全凭句意去判断。例如刘备,天下袅雄。

5.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例如:视之,非字而画。

二、被动句

在动词作谓语的句子里,主语不是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施动者,而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叫被动句。常见的文言被动句有以下几种:

1.在动词谓语后边也用介词“于”,把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介绍出来,例如:①而君幸于赵王。②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2.介词“为”引出动作行为主动者或配合“所”字一起使用,例如: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3.在动词前边用“见”作为被动标志,例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又可以再在动词后边用介词“于”引出动作行为主动者,例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在动词前边用“受”,同时在动词后边用介词“于”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例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5.在动词前边用介词“被”作为标志,例如: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或者配合介词“于”引出行为主动者,例如:燕以万乘之国被围于赵。

三、倒装句

(一)宾语前置句

在古代汉语里,宾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都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为了强调宾语,在一定条件下,就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宾语前置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在疑问句里,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安、何、谁等),一般提到动词或介词前。例如;①沛gong6*安在?②富者曰:“子何持而往?”③微斯人,吾谁与归?④何以效之?

2.在否定句里,作宾语的代词,也都提到动词的前边,例如:①时人莫之许也。②三岁贯女,莫我肯顾③彼不我恩也。

3.为了强调宾语,借助“之”“是”等的帮助,把宾语从词的'后面提到动词的前面。这“之”“是”便成了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其他义。例如:①孔子云:“何陋之有?”②唯利是图。

4.介词宾语的前置。例如;①国胡以相恤?②一言以蔽之。

(二)定语后置句

1.“……者……”为标志。例: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

2.“……之……”为标志。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三)状语后置句

1.“于”为标志的介宾短语。例: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季氏将伐颛臾》)

2.“以”为标志的介宾短语。例: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疏》)

(四)主谓倒装句

例;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虎丘记》)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世说新语原文:王辅嗣弱冠诣裴徽,徽问曰:“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圣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无已,何邪?”弼曰:“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言必
  • 原文:魏文侯问李克:“吴之所以亡者何也?” 李克对曰:“数战数胜。”文侯曰:“数战数胜,国之福也,①兵以此亡者何也?”李克曰:“数
  •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用句式知识点今天老师给大家整理了初中文言文的`一些常用知识点:特殊句式和古今异义,这些只是文言文学习模块中的一部分。除此之外
  • 擒贼文言文翻译及原文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
  • 一毛不拔的文言文翻译导语:对于文言文,大家要多多加以练习翻译。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一毛不拔文言文翻译,欢迎参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毛不拔文言
  • 阅报 (清)张之洞 李翰称《通典》之善曰:“不出户、知天下,罕更事、知世变,未从政、达民情。”斯言也,殆为今日中西各报言
  • 班超为人素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②,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③,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④,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
  • 书谢御史阅读文言文书谢御史【清】吴敏树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有 * 常乘和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先
  • 于宋史文言文的原文和译文原文:罗点字春伯,抚州崇仁人。六岁能文。登淳熙二年进士第,授定江节度推官。累迁校书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岁旱,诏求言,点
  • 原文:教子弟于幼时,便当有正大光明气象;检身心于平日,不可无忧勤惕厉工夫。译文/翻译:教导子弟要从幼时开始,培养他们凡事应有正直、宽大、无所
  • 贾生名开宗,商丘人也。少落拓不羁,十四岁从其师学。师故儒者,喜绳墨。贾生慕司马相如之为人,学击剑鼓琴,嗜远游。师以弗类己,诮之。贾生固谓:“
  • 裴邃字深明,河东闻喜人。邃十岁能属文,善《左氏春秋》。梁天监初,除后军谘议参军。邃求边境自效,以为庐江太守。五年,征邵阳洲,魏人为长桥断淮以
  • 高中文言文虚词而字释义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那么虚词“而”又有什么寓意呢?接下来小编搜集了高中文言文虚词而字释义,
  • 君实轶事文言文及翻译司马光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在宋哲宗时期官至宰相。下面小编收集了有关司马光轶事文言文翻译,供大家欣赏。司马光到丈人家赏
  • 流行语翻译成文言文下面是一些流行语,用古文翻译之后,所有人都惊呆了!不信?您请看!下面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如果写不出精妙的文字,不如试试古
  • 中考必背文言文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
  • 文言文秋水翻译及原文《秋水》是《庄子》中的又一长篇,用篇首的两个字作为篇名,中心是讨论人应怎样去认识外物。全篇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写北海
  • 原文:《临江之麋》 作者:( 唐代•柳宗元) 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
  • 后汉书原文:滕抚字叔辅,北海剧人也。初仕州郡,稍迁为涿令,有文武才用。太守以其能,委任郡职, 兼领六县。风政修明,流爱于人,在事七
  •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