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文言文复习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8-24 10:07:38
初三文言文复习
班级 姓名
文 言 文 知 识 测 试 题
(满分100分 60分钟完卷)
童 趣(38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给下列带点字注音。(5分)
稚( zhui ) 藐( miao ) 拟( yi ) 唳( li )
怡然( yi ) 土砾( li) 壑( he ) 庞然大物( pan ) 癞虾蟆( )
2.填空。(5分)
(1)选自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作者是 清 代的 沈复 。
(2)《童趣》一文中依次写了 观蚊如鹤图 、 神游山林图 、观虫斗,驱赶 癞蛤蟆 三件事,全文紧紧围绕一个" 物外之趣 "字,揭示了儿童神奇美妙的内心世界。
(3)" 物外之趣 "是本文画龙点睛之语,而这需要通过 想象 和 联想 的心理过程才能实现的。
3.指出"以"这个词在下列语境中的意思。(1分)
(1)以丛草为林( 把 ) (2)徐喷以烟( )
4.解释下列句中 "之"字的含义。(2分)
(1)物外之趣 ( ) (2)昂首观之( )
(3)为之怡然称快( ) (4)驱之别院 ( )
5.解释下列带点的.词。(7分)
1)盖一癞蛤蟆( 原来是 )
2)私拟作群鹤舞空( 暗自 )
3)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通缰 )
4)怡然称快( 高兴 )
5)凹者为壑( )
6)鞭数十( )
7)驱之别院( 驱赶 )
8)徐喷以烟( )
9)果如鹤唳云端 ( 鸣叫 )
10)方出神 ( )
11)尽为所吞( )
12)心之所向( )
13)故时有物外之趣( )
14)作青云白鹤观( )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故时有物处之趣。
译文:
(2)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译文:
(3)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译文:
(4)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译文:
(5)蹲其身,使与合齐,定目细视。
译文:
7.问答题。(8分)
(1)第1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答:
(2)文章末一句"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表现了作者幼小心灵中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3)作者把癞虾蟆说成是"庞然大物",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答:
(4)文中所写的都是平常之物,而"我"却产生了"物外之趣",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答:
《论语》十则(62分)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子曰:"学而不思则闰; 。"《为政》
5、子曰:"由,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 , 。"《卫灵公》
1、把原文中空白处的句子补充完整。(5分)
2、常识填空。(6分)
1)孔子名 , 字 , 时期的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 家,
家,是 家学派创始人。
2)《论语》是 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是记录 及其门徒的 ,与《 》 《 》 《 》 合称"四书".
3、注音。(4分)
愠( ) 自省( ) 论( )语 罔( )
诲女( )( ) 殆( ) 弘( )
3、理解填空。(21分)
1)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 ,
2)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 . ,
3)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
4)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 ,
!"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大连!"
5)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 ,
6)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 ,
7)《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 ,
8)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 ,
9)鼓励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 ,
10)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 , 并阐述为 ,
4、解释加点的字。(7分)
1)时习
2)不亦说乎
3)不愠
4)吾日三省吾身
5)不信
6)传不习
7)温故
8)罔
9)殆
10)诲女
11)是知
12)弘毅
13)后凋
14)其恕乎
5、翻译下列句子。(14分)
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⑵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译文:
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⑸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⑹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译文:
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
3按要求从本文找出例句。(5分)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品德修养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小人无朋文言文翻译导语:追求功名利禄,相互勾心斗角,见利忘义,遇到利害冲突反目成仇的注定是没有朋友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小人无朋文言文翻
- 原文: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译文/翻译: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叮噹
- 故乡的文言文寄故乡天高云淡,难觅飞燕;远山流水,不见鱼肥。阳光明媚,南风送爽。自然之景,淡然亘古不变;山水之画,何须浓妆艳抹。叹一曲西南风歌
- 游侠列传(节选)司马迁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至如( )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nbs
-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吏道》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原文:与人主共理天下者,吏而已。内九卿、百执事,外刺史、县令,其次为佐,为史,为胥徒。若是者,贵贱不同,均吏也。古者
- 高三文言文复习课的教师授课思路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为了复习课本知识,以巩固学生的知识基础,让学生构筑较为牢固的知识链条,这一轮复习的重点,在于
- 于归庄原文:凡作事专心志,竭计虑,穷日夜而为之者,曰不遗余力,曰惟日不足,若余之寻花是也。忆辛丑年,自昆山而太仓,而嘉定,而南翔,看牡丹三十
- 文言文陈涉世家译文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上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
- 文言文练习题文言文练习题《唐雎不辱使命》练习题一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
- 宋史原文:任中正,字庆之,曹州济阴人。父载,右拾遗。中正进士及第,为池州推官。历大理评事、通判邵州。以翰林学士钱若水荐,迁秘书省著作佐郎、通
- 浅析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策略探讨摘 要: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常见问题。为打造高效语文课堂,培养学生阅读文言
- 文言文《画蛇添足》原文及翻译《画蛇添足》这篇文言文的寓意十分深刻,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画蛇添足》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
- 晋书原文:葛洪,字稚川,丹杨句容人也。祖系,吴大鸿胪。父悌,吴平后入晋,为邵陵太守。洪少好学,家贫,躬自伐薪以贸纸笔,夜辄写书诵习,遂以儒学
- 元史原文:张孔孙,字梦符,其先出辽之乌若部,为金人所并,遂迁隆安。父之纯,为东平万户府参议,夜梦谒孔子庙,得赐嘉果,已而孔孙生,因丐名于衍圣
- 新唐书原文:柴绍,字嗣昌,晋州临汾人。幼矫悍,有武力,以任侠闻。补隋太子千牛备身。高祖妻以平阳公主。将起兵,绍走间道途谒。时太子建成、齐王元
- 信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曰:“大王自 料
- 零陵三亭记文言文阅读及答案零陵三亭记柳宗元邑之有观游所,或以为非政,是大不然。夫气烦则虑乱,视壅则志滞。君子必有游息之物、高明之具,使之清宁
- 方苞原文:康熙五十一年三月,余在刑部狱,见死而由窦出者日四三人。有洪洞令社君者,作而言曰:“此疫作也。今天时顺正,死者尚稀,往岁多至日十数人
- 韩愈原文: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