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暑期练习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7-16 23:11:37
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暑期练习
三峡
一、实词。
1、自三峡七百里中( ) 2、略无阙处( )( )
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 )( )
4、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 ) 5、或王命急宣( )
6、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 )( )( )7、素湍绿潭( ) 8、绝巘多生怪柏( )9、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 10、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1、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 )12、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13、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 )14、回清倒影( )15、哀转久绝( )
二、虚词
至于夏水襄陵 ( ) 不以疾也( ) 春冬之时( )
三、句子翻译。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翻译: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翻译: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翻译:
4、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翻译:
5、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翻译:
6、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翻译:
7、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翻译:
8、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翻译:
9、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翻译:
10、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翻译:
11、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翻译:
爱莲说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可爱者甚蕃( ) (2)世人甚爱牡丹( ) (3)出淤泥而不染( )
(4)濯清涟而不妖( )( )( ) (5)亭亭净植( ) ( )
(6)不可亵玩焉( )( ) (7)予谓菊( )( )
(8)陶后鲜有闻( )( ) (9)同予者何人( )(10)宜乎众矣( )
(11)隐逸( ) (12)君子( )
二、虚词
水陆草木之花(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 濯清涟而不妖(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花之隐逸者也 ( ) 花之富贵者也( )
花之君子者也( ) 菊之爱( ) 莲之爱( ) 牡丹之爱( )
三、句子翻译: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濯清涟而不妖。
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4、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7、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8、莲,花之君子者也。
9、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10、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1、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五柳先生传
一、实词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 2、亦不详其姓字( )3、每有会意( ) 4、性嗜酒( ) 5、亲/旧知其如此( )( )
6、或置酒而招之( )
7、造饮辄尽( )( ) 8、曾不/吝情/去留( )( )( )
9、期在必醉( ) 10、环堵萧然( ) 11、箪瓢屡空( )
12、晏如也( ) 13、以此自终( ) 14、不戚戚于贫贱( )
17、不汲汲于富贵( ) 18、衔觞( ) 19、若人之俦乎( )
二、虚词
因以为号焉( ) 或置酒而招之( )( ) 既醉而退( )
以此自终( ) 不戚戚于贫贱( ) 不汲汲于富贵( ) 以乐其志( )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 无怀氏之民欤( ) 葛天氏之民欤( )
二、翻译下面的句子。
1、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3、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5、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6、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7、因以为号焉
8、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观潮
一、实词
1方其远出海门( )( )( ) 2仅如银线( ) 3吞天沃日( )
4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 5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
6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 )( ) 7则一舸无迹( )
8随波而逝( ) 9皆披发文身( )10珠翠罗绮溢目( )
11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 12而僦赁看幕( )
二、虚词
浙江之潮( ) 天下之伟观也( )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
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 )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
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 随波而逝( ) 溯迎而上( )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 而旗尾略不沾湿( ) 以此夸能( )
而僦赁看幕( )
三、句子翻译
1、方其远出海门
2、仅如银线
3、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4、人物略不相睹
5、一舸无迹
6、皆披发文身
7、溯迎而上
8、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寇恂字子翼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世为著胜。光武南定河内,而更始大司马朱鱿等盛兵据洛阳。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
- 文言文自我介绍文言文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精华,更是传承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对于提高学生写作鉴赏能力,陶冶
- 文言文阅读理解《旧五代史·列传十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 10题。王瑜,其先范阳人也.父钦祚,仕至殿中监,出为义州刺史。瑜性凶狡,然
- 文言文虚词而的用法虚词泛指没有完整意义的词汇,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的词。具有必须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语法成
- 顾炎武手不释卷【原文】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
- 桃花源记原文及释义桃花源是酉阳地处重庆市东南部,还记得当时陶渊明在这里做了一首文言文,你了解多少,知道他所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本文是小编编辑
- 《随卦》文言文译文《随卦》文言文译文泽中有雷,随;君子以向晦入宴息。官有渝,从正吉也。出门交有功,不失也。系小子,弗兼与也。系丈夫,志舍下也
- 《入海取沉水喻》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原文: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
- 明史原文:李敏字公勉襄城人景泰五年进士授御史天顺初奉敕抚定贵州蛮还巡按畿内成化初用荐超迁浙江按察使十三年,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敌骑出没塞
- 宋书原文:沈璞字道真林子少子也童孺时神意闲审有异于众太祖问林子闻君小儿器质不凡甚欲相识林子令璞进见太祖奇璞应对谓林子曰:“此非常儿。”年十许
- 汉高祖文言文翻译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汉高祖文言文翻译,一
- 四菩萨阁记〔宋〕 苏轼始吾先君于物无所好,燕居①如斋,言笑有时。顾尝嗜画,弟子门人,无以悦之,则争致其所嗜,庶几一解其颜。故虽为布衣,而致画
- 元史原文:张晋亨,字进卿,冀州南宫人也。兄颢,同知安武军节度使事,率所部降于严实,进安武军节度使,西征,战没。岁戊寅,晋亨袭颢爵。晋亨涉猎书
- 柴成务,字宝臣,曹州济阴人也。父自牧,举进士,能诗,至兵部员外郎。成务乾德中京府拔解,太宗素知其名,首荐之,遂中进士甲科,解褐陕州军事推官。
- 文言文西门豹练习题及答案文言文西门豹练习题及答案【练基础】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烦三老为入白之 ( )(2)民治渠少
- 文言文常用习惯句式所谓习惯句式,是指那些结构比较固定的句式。1、不亦……乎?在这个格式中,“亦”起加强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可译为“不是
- 张惠言原文:古之所谓良有司者,不待其莅政治民也,观其所以汲汲者,则其于守也可知矣。是故有躁进之心,则必有趋势之术;有患贫之心,则必有冒货之渐
-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字词:《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挂罥:悬挂。2、忍能:竟能忍心这样干。3、入竹去:跑进竹林。4、俄倾:不久,顷刻之间。秋天漠
- 疑人窃履文言文的道理疑人窃履是一个汉语词汇,是不要随便怀疑他人,要有真凭实据,指用人应充分信任,出自《历代寓言大观》。以下是疑人窃履文言文的
-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