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怎样培养学生学文言文的兴趣

怎样培养学生学文言文的兴趣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1-02 20:17:37 

标签:

怎样培养学生学文言文的兴趣

论文摘要:文言文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语言。我国有悠久的文明史,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有许多珍品,它们大多数都是用文言写成的。我们要继承它,就要学习它,研究它。学习文言作品,可以使学生吸取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丰富自己的语言,又可以从中学到写作的方法和技巧。所以说,文言文教学也是职高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然而调查表明,很多职校的文言文教学现状多不理想,学生上课不爱听,老师上课不爱讲,教学越来越难以开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方法不当。在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尤其是我们职业中学更应注重素质教育,因为职教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大批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合格劳动者。可见,文化素养是一个合格职高毕业生的必要组成部分。而文言文教学的缺失将会造成语文教学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针对职高文言文教学的特点和现状,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方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论文关键词:文言文;学习动机

一、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认识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

动机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主观因素,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如果学生不愿学,甚至厌学,那么就无法教学生“学会”,更无从教学生“会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求知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职高生不爱学文言文,首先,应是教师的责任,因为他们没有向学生讲解文言文的社会功能,学生不懂得自己为什么要学习这些“之乎者也”,学它干什么,好像不学也可以。其次,教师自己对文言文教学的思考力度不够,即不够重视文言文教学,也未找出一套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案,致使学生对那种老套的教学手段毫无兴趣,更谈不上自己去主动地学。最后,当然是我们教学的主体——学生自己重视不够,认为文言文离现在太远了,现代人又不说文言文,学了没有用处。因此,要把文言文教学从怪圈中引出来,必须要从我们教师自己做起,去解决学生思想方面的误区,去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这方面我的经验是这样的:首先,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知道自己的学生心里在想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对什么厌恶,知道学生的语文水平,智力情况,这样就能占据主动,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其次,教师一定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特点背课,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让学生有所收获,难度要合适,太难学生会失去兴趣,太简单学生又不屑一顾,要多用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他们的能力。

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收获

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职高生,目前,从总体情况看,职高生素质偏低,我认为照搬普高教学方法,会事倍功半,收效不佳。故职高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手段和方法必须有别于普高教学和初中教学,根据学情,有自己的特色,才能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获。 (二)在教学方法上:1、要重视诵读指导。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或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篇目,加深对文言文的文意理解,对培养语言感知、直觉、积累、顿悟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字音读准确,是诵读的起码要求。文言课文中有大量的生僻字、通假字、破读字、古音字(如古人名、古地名、古官职名、古器物名称)等,如不首先解决这些字词的语音问题,那就根本谈不上诵读。因此,一篇文言文,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试读一遍,或全班齐读,或个别朗读,从试读中发现他们读字读音中出现的问题,然后一一板书纠正,并由老师再范读一遍全文。熟读和背诵使学生逐步积累起比较丰富的感性材料,对古汉语的用词、造句以及某些特殊的表达习惯也逐渐熟悉,这就为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2、以欣赏为主,淡化语法分析。目前,职高文言文教学最大的弊病是什么?就是教师上课“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学生听的索然无味。我在教学中并不死抠字句,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提供必要的作者和写作背景资料上,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或作品产生的深层原因,有利于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如果学生对归有光的遭遇一无所知,漠然相对,就不会去用心体会《项脊轩志》中蕴涵在日常琐事中那份深沉的情感。学生了解了《鸿门宴》一文的历史背景及刘项的相关情况后,就会很有兴趣地去体验那宴会里的刀光剑影。精彩的故事情节、深刻的思想内涵、优美的语言比生涩的“古语”更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和美的享受;3、用现代视野关照文言文,拉近学生和文言文的心理距离。寻找课文和学生现实感触的共振点,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产生与作者、作品的情感共鸣。比如,学习《游褒禅山记》,课文关于“志、物、力”的论述对学生很有教育价值,教师只要点一下,学生就自然联想到自身学习的实际情况,引起共鸣。这样,学生和作者、课文就一下子沟通了。

在职高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教学、教法的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努力使职高文言文教学走出尴尬的局面,取得理想的成效。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世说新语原文: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 罗复仁,吉水人。少嗜学,陈友谅辟为编修。已,知其无成,遁去。谒太祖于九江,留置左右。从战鄱阳,赍蜡书谕降江西未下诸郡,授中书谘议。从围武昌,
  • 矛与盾文言文 矛与盾出于《韩非子·难一》原文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 , 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 , 于物无
  • 初中醉翁亭记文言文翻译本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自然风光,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思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遭受打击的复杂感
  • 治国安民文言文翻译导语:《汉书·食货志上》:“财者,帝王所以聚人守位,养成群生,奉顺天德,治国安民之本也。”以下是小编整理治国安民文言文翻译
  • 司成公家传文言文阅读司成公家传[明]侯方域叔父司成公,讳恪,字若木。年二十四登第,不肯仕,更读书为诗赋。三岁而方相国从哲贤之,以为翰林院庶吉
  • 课外的文言文阅读生而眇{1}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槃。扣②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③烛而
  • 勾践困于会稽勾践之围会稽也,喟(kuì,读音同“溃”)然叹曰:“吾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羑里,晋重耳奔翟,齐小白奔营,其卒王霸
  • 大铁椎传【清】魏禧大铁椎,不知何许人,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
  •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①,决以蓍②,怀英遇“坎”③,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金主亮
  • 吕氏春秋寓言故事刻舟求剑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 范仲淹《岳阳楼记》文言文翻译【导语】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贬居邓州,此时他身体很不好。昔日好友滕子京从湖南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
  • 治国奈何文言文翻译导语:楚庄王问詹何选自《列子·说符篇》,是一篇关于执政者自身修养的文言文。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治国奈何文言文翻译。治国
  • 自古忠孝两难全,唐诗宋词里也不例外。“父母在,不远游”之古训,今人更难企及。其实,在母亲心里,儿女“远走高飞”、“志在远方”就是她的心愿。所
  •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文言文训练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者所言,吾悉能志之①,是不亦善学
  • 张岱原文:姚长子墓志铭姚长子者,山阴王氏佣也。嘉靖间,倭寇绍兴,由诸暨掩至鉴湖铺。长子方踞稻床打稻,见倭至,持稻叉与斗。被擒,以藤贯其肩,嘱
  • 云梦山人传严首升 云梦山人孙斯亿,字兆孺,华容人也。七岁能赋诗,年十四补弟子员,声称籍甚。久之,上书督学,弃巾褴,日与世外人交,不袖一刺还。
  • 文言文《藤王阁序》赏析《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骈文名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藤王阁序》赏析
  • 罗艺传文言文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罗艺,字子延,本寰阳人也,寓居京兆之云阳。父荣,隋监门将军。艺性桀黠,刚愎不仁,勇于攻战,善
  • 《项羽之死》文言文翻译有人把《史记》誉之为悲剧英雄画廊,西楚霸王项羽则是悲剧群像中的绝代典型,“项羽之死”这个片断便是这部旷世悲剧的最后一幕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