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文言文的方法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5-13 16:01:54
背诵文言文的方法
背诵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功,更是提高自身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今年秋季开始使用的高考新教材就有不少规定的背诵篇目,其中文言文占了绝大部分,体现了新教材编写者对背诵特别是文言文背诵的重视。这样,如何提高背诵文言文的速度和能力,就成了摆在我们每个高考生面前的重要问题。虽然说根本的方法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来熟读成诵,但是若能掌握一些背诵的技巧,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何不一试?下面根据本人背诵和教学文言文的经验和体会,结合高一新教材中的背诵篇目《邹忌讽齐王纳谏》(以下简称“《邹》文”)来谈谈如何快速而有效地背诵文言文。
一、利用比较整齐的句子来速记成诵。
文言文中有不少整齐的句子,它们结构相同或相近,用词大同小异(比如对偶句、排比句等),这些句子给人节奏鲜明、铿锵有力、一气贯通的感觉,我们可以利用它们在语音、节奏上的优势,专门来记忆它们,记忆的效果要比和其他的内容混在一起好得多。比如《邹》文中有:“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等几处就可以用这种办法来记忆。
二、比较相关相似语句的异同来速记成诵。
在文言文中,有一些语句,它们内容上有一定的关联,形式上又有一定的差别,我们可以用求异的方法来分别记住它们。比如《邹》文第一段中有邹忌和妻妾客问美、回答的几句话,它们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在方式上有所不同。我们通过比较,可以很快找到它们的差异。邹忌的三次问话,第一次和第二次用的都是“……孰与……”这种句式,区别在于第二句比第一句少了一个“城北”;第三句用的是“……与……孰……”这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句式。而三人的答话中,妻妾都用了“徐公何能及君也”这种反问句式,只是妾言不由衷,少说了“君美甚”,而客人的答话纯属敷衍,所以用了一个语气较弱的一般否定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辨清了差别,记忆自然要方便得多。
另外,在第一点中提到的句子,它们也有一些用语上的区别,对这些区别加以辨别,也将有利于我们的记忆。
三、巩固中间段落。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们对处于突出位置的事物容易记住,而对处于不明显位置的东西则总难有深刻的印象。对于一篇文章来说,首尾两段是突出的段落,在精力分配平均的情况下,我们对它们记得要相对牢固一些,而中间的段落由于受到来自前后的干扰,记忆的效果就要差一些。我们可以在对全篇记得较熟之后,把中间的段落抽出来专门记忆一下,这样背诵中的薄弱环节就能得到加强,对文章就算不能倒背如流,起码也能“正背如注”了。
四、强记段首、段尾的标志语和转换语。
背诵文言文,由于缺少丰富的语感和对内容理解得不够深透,使得我们虽然熟记了每段文字,但在由一段转到另一段时,总是好忘记下一段开头的语句,因一句而误了一篇,实在可惜,而且要是在课堂上卡了壳,那场面也很难堪。有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呢?当然有的。那就是在熟记了每段之后,把每段开头和结束的语句串起来,组成一个全文的框架。对《邹》文,可以给它搭起一个这样的“怪”架子:“邹忌修八尺有余……欲有求于我。于是入朝见威王……王之蔽甚矣。王曰……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战胜于朝廷。”对这个框架专门记忆一下,再去背诵全文的时候就不至于上下段脱节,上气不接下气了。
五、利用提纲来提示背诵的内容。
俗话说“纲举目张”,提纲对强化记忆和提示背诵内容有很大的帮助。比如,我们把《邹》文的内容提炼为“朝(zhāo)服问美——暮寝思美——讽王以美——齐五纳谏”,不仅能让我们在背诵时迅速理清思路,而且在尝试背诵时会成为一条鲜明的线索,提示自己的思维往下一个内容转换,确实可以大大提高记忆、背诵的效率。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画皮文言文阅读翻译画皮,清代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中的重要章节,作者蒲松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画皮文言文阅读翻译,希望对您有所
- 泽山杂记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景清倜傥尚大节②,领乡荐③,游国学④。时同舍生有秘书⑤,清求而不与。固请,约明日还书。生旦往索。曰:“吾不知何书,
- 任恺,字元褒,乐安博昌人也。少有识量,尚魏明帝女。累迁中书侍郎、员外散骑常侍。晋国建,为侍中,封昌国县候。  
- 王结,字仪伯,易州定兴人。结生而聪颖,读书数行俱下,终身不忘。尝从太史董朴受经,年二十余,游京师,上执政书,陈时政八事,宰相不能尽用之。时仁
- 初中语文怎么教文言文很多初中老师都不知道怎么教导学生学习文言文,怎么教文言文是一个技术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初中语文教文言文方法,欢迎
- 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平原君家楼临民家。民家有躄①者,槃散②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明日,躄者
- 徐珂原文:傅青主徽君山以书画著,不轻为人作。尝有友求画,傅谓画虽末艺,然必须笔补造化,我每作画,先择其时,非遇良辰不下笔。今重违君意,约以中
- 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①,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
- 文言文陈情表知识点陈情表原文:臣密言:臣以险衅(xn),夙(s)遭闵(mǐn)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xng)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
- 莽汉断棘文言文翻译莽汉断棘文言文告诫我们解决问题,应该用正确的方法,找到它的根源,而不是鲁莽行事,这样只会自食恶果。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
- 《后汉书桓谭传》文言文训练几答案桓谭字君山,沛国相人也。谭以父任为郎,好音律,善鼓琴。简易不修威仪,博学多通,能文章,有见地,不谄媚,而喜非
- 梅伯言先生诛辞吴敏树为古义词之学于今日,或日当有所授受,盖近代数明昆山归太仆,,我朝桐城方侍郎 ② ,于诸家为得文体之正。侍郎之后,有刘教谕
- 初中文言文原文及译文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及译文整理:《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
-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①余幼时即嗜学。②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③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④录毕,
- 高中语文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一、一词多义“之”1、公从之 (代佚之狐的'建议)2、许之 (人称代词,郑文
- 高一语文文言文习题及答案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八岁就学,诵记日千余言,暗记《三礼义
- 列宗子泓文言文原文和译文【原文】列宗子泓宋濂蔡人有列宗子泓,性好洁。恶人口,遇人与语,遥答之,且答且唾,人进寸则退尺以避。沐浴必十更汤,收湿
- 王定国①诗集叙 (宋)苏轼太史公论《诗》,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以余观之,是特识
- 清史稿原文:魏象枢,字环极,山西蔚州人。顺治三年进士,选庶吉士。八年,世祖亲政,有司有以私征侵帑坐罪者,象枢疏陈其弊,请仿州县依易知单造格眼
- 种树郭橐驼传文言文【题解】本文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文章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