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文言文部分一词多义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6-18 06:37:39
必修三文言文部分一词多义
使:
使北营(出使)
会使辙交驰(使者)
奉使往来(出使的人,使者)
竟使遇哨(假使)
使来者读之(让)
使臣奉璧(派)
求人可使报秦者(出使)
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使臣,使者)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让)
间:
得间奔真州(机会)
出没于长淮间(之间)
间以诗记所遭(间或,有时候)
度:
予自度不得脱(估计)
付之度外(考虑)
当: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在……时候)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掌管,主持)
然五人之当刑也(在……时候)
盛: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兴旺、旺盛)
呜呼,亦盛矣哉!(盛大隆重的事)
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把东西放入器物中)
发: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拿出)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发动)
而又有减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头发)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抒发)
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发送)
徒:
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指同一类人)
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空,徒然)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
卒: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士兵)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死)
买五人之 豆而函之,卒与尸合(终于)
五万兵难卒合(通“猝”)
私: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自己)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偏向)
项伯乃夜驰至沛公军,私见张良(私下、偷偷)
下:
虑壅蔽则虚心以纳下(臣下)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智力低下)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
伐: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砍伐)
十年春,齐师伐我(攻伐,讨伐)
载:
载舟覆舟(乘载,装载)
载歌载舞(又)
安: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安定)
君安与项伯有故(怎么)
盖:
克终者盖寡(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大概)
盖在殷忧(因为)
拜:
拜为上卿(授予官职)
拜送书于庭(叩拜)
见:
徒见欺(被)
于是王召见(接见)
我见相如(看见,遇见)
不见水端(看见)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
计:
计未定(计策)
窃计欲亡走燕(打算)
臣从其计(主意)
廉颇蔺相如计曰(商量,商议)
故: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所以)
故遣将守关者(特意)
君安与项伯有故(故交,老交情
如:
不如因善遇之(及,比得上)
沛公起如厕(往,去)
意: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料想)
其意常在沛公也(意图)
举: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起)
sha6*人如不能举(尽)
谢: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谢罪)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
乃令张良留谢(兼有道歉和告辞之意)
若:
望洋向若而叹(海神名,北海若)
以为莫己若者(比得上)
闻:
闻道百(听见)
且夫吾尝闻(听见,听说)
少仲尼之闻(见闻,学识)
始: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才)
始吾弗信(开始)
法:
凡先王之法(法律,法令)
犹若不可法(效法,取法)
时:
有要于时也(当时)
时不与法俱至(时代)
幸:
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则幸得脱矣(侥幸)
大王亦幸赦臣(幸好,幸而)
不幸短命死矣(幸运)
始皇帝幸梁山宫(特指皇帝到某处去)
负:
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
负其强(倚仗)
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
肉袒负荆(背负)
引: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
引赵使者蔺相如(延请)
引车避匿(调转)
秦军引而去(避开)
引酒且饮(拿)
所以:
而法其所以为法(……的'依据)
此其所以败也(……的原因)
以:
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连词,表目的)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介词,表凭借)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连词,表修饰)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介词,用)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介词,因为)
亦以明死生之大(连词,表目的)
以其无礼于晋(连词,因为)
敢以烦执事(介词,拿,用)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介词,把)
越国以鄙远(连词,表承接)
焉用亡郑以陪邻(连词,表目的)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连词,相当于“而”,表转折)
必竭诚以待下(连词,表修饰)
纵情以傲物(连词,表并列)
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连词,表承接)
则思知足以自戒(连词,表目的,“用来”)
则思三驱以为度(介词,把)
虽董之以严刑(介词,用)
具告以事(介词,把)
请以剑舞(介词,用)
不然,籍何以至此(介词,凭)
项王未有以应(连词,来)
贵以近知远(介词,根据,按照)
以益所见(连词,来)
而:
去今之墓而葬焉(连词,表承接)
其疾病而死(连词,表修饰)
死而湮没不足道者(连词,表承接)
则噪而相逐(连词,表修饰)
而仆之(连词,表承接)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连词,表承接)
今急而求子(连词,表承接)
夜縋而出(连词,表修饰)
朝济而夕设版焉(连词,表转折)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连词,表转折)
功成而德衰(连词,表因果)
择善而从之(连词,表承接)
则思谦冲而自牧(连词,表目的)
劳苦而功高如此(连词,表并列)
项王按剑而跽(连词,表修饰)
拔剑切而啗之(连词,表承接)
焉:
激于义而死焉(兼词,于之,在这件事上)
去今之墓而葬焉(代词,代五义士)
吴之民方痛心焉(语气词,无实义)
子亦有不利焉(语气助词,表陈述)
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为什么)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之: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助词,的)
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佯狂不知所之者(动词,去,往)
人皆得以隶使之(代词,代他们)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前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后一个代词,指代石碑)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是寡人之过也(的)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因人之力而敝之(前一个助词,的;后一个代词,指代秦君)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代词,代这件事)
将焉取之(代词,代土地)
岂取之易(天下)
择善而从之(它)
代百司之职(的)
思国之安(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董之以严刑(人民)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到)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野语有之曰(代词,代后面所说的俗语)
我之谓也(宾语提前的标志)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的)
其:
以旌其所为(代词,指代五义士,作定语成分)
敛赀财以送其行(代词,代周顺昌)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代词,代自己)
发其志士之悲哉(代词,代他们)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指示代词,那)
以其无礼于晋(代词,指代郑文公)
君知其难也(代词,这)
又欲肆其西封(代词,指代晋国)
失其所与(代词,指代自己)
吾其还也(表商量语气,相当于“还是”)
且: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连词,表并列,又)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连词,表递进,况且)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将)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尚且)
于:
激于义而死焉(介词,表被动)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介词,向)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介词,在)
不能容于远近(介词,表被动)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介词,在)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对)
贪于财货(对于)
长于臣(比)
得复见将军于此(在)
为:
以旌其所为(做)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作为)
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是)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是)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替,给)
无亏为之大道哉(作为)
则思三驱以为度(作为)
为天下笑(被)
相如为上大夫(当,做)
……为赵宦者令谬贤舍人(是)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奏者(演奏)
为一击(替,给)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立下)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成为)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结成)
军中无以为乐(作为)
窃为大王不取也(认为)
君为我呼入(替、给)
为之奈何(对,对于)
何辞为(句末语气词,常用在疑问句末)
因:
不如因善遇之(趁机)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于是,就)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文言文《口技》(林嗣环)译文导语:小编整理了《口技》(林嗣环)翻译,以供各位同学在学习林嗣环《口技》的时候有所帮助,希望同学们的文言文学习和
- 原文:(1)灵峰之山,其上曰金鸡之峰。其草多竹,其木多枫、多松。其鸟多竹鸡,其状如鸡而小,有文采,善鸣。寺居山中,山四面环之。其前曰陶山,华
- 市隐斋记元好问吾友李生为予言:“予游长安,舍于娄公所。娄,隐者也,居长安市三十余年矣。家有小斋,号曰‘市隐’,往来大夫多为之赋诗,渠欲得君作
- 姚广孝,长洲人,本医家子的文言文阅读答案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2题。姚广孝,长洲人,本医家子。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字斯道。事道
- 聊斋志异原文: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
- 顾炎武原文:呜呼!自治道愈下,而国无强宗。无强宗是以无立国,无立国是以内溃外畔,而卒至于亡。然则宗法之存,非所以扶人纪而张国势者乎!&nbs
-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
- 推敲文言文翻译和答案《推敲》这篇文言文出自于《诗话总龟》,以下是有关这篇文言文的原文翻译,一起学习吧。推敲文言文翻译和答案原文:《刘公嘉话》
- 菜园院佛殿记曾巩庆历八年四月,抚州菜园僧可栖,得州之人高庆、王明、饶杰相与率民钱为殿于其院成,以佛之像置其中,而来乞予文以为记。初,菜园有籍
- 文言文阅读题练习及答案:祝盟文言文,完成第4-7小题。祝盟(节选)刘勰①天地定位,祀遍群神,六宗既禋,三望咸秩,甘雨和风,是生黍稷,兆民所仰
- 徐绩字元功,宣州南陵人。举进士,选桂州教授。王师讨交趾,转运使檄绩从军。饷路瘴险,民当役者多避匿,捕得千余人,使者使绩杖之,绩曰:“是固有罪
- 清史稿原文:张存仁,辽阳人。崇德元年,始设都察院,班六部上,以存仁为承政。越数日,存仁上言:“臣尝默察诸臣贤否、政事得失,但不敢出位妄论列。
- 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的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
- 《唐雎不辱使命》文言文语气词1、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此庸夫之怒也,非士士之怒也“也”是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呢”,这里有反问的意思
- 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知识点初中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点之通假字通假字精选:玉盘珍馐直万钱。(《行路难》其一)直:通“值”。接下来为大家带来的是初
- 张岱原文:(余)弟培,字伯凝,乳名曰狮。五岁,从大父芝亭公为南直休宁县令。休宁多糖,伯凝性嗜饴,昼夜啖之,以疳疾坏双目。大母王夫人钟爱,求天
-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单元即时练单元即时练一、积累与运用1.古诗文背诵默写。(1)_________________,欲辨已忘言。(2)欲济无
- 金知州传【清】戴名世 ①金之纯,字健之,湖广广济人。万历四十三年举人,崇祯中,由醴陵县教谕历官至兴安州知州。当是时,海内承平,人不知兵。流贼
- 文言文阅读技巧有哪些最近一次高三语文模拟测试,考后经过统计发现文言文阅读(该题总分15分)得分率偏低。通过细察学生答卷失分情况,以及跟部分同
- 高中文言文必修一字词文言文是语文高考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所以今天小编带来了高中文言文必修一字词,请看:高中文言文必修一字词一.一词多义“之”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