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苏辙文言文及参考答案

苏辙文言文及参考答案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2-26 17:02:06 

标签:

苏辙文言文及参考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3分)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①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②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小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③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22.苏轼因“迁”来此,却“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为什么? (2分)

23.对③第段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及至满足之后,没有人不慨叹自己此前的痴迷可笑

B.及至厌倦之后,人又总是要慨叹自己此前的痴迷可笑。

C.及至满足厌倦之后,没有人不慨叹自己此前的痴迷可笑。

D.及至满足厌倦之后,人又总是要慨叹自己此前的痴迷可笑。

24.简析第①段、第②段景物描写的不同。(4分)

25.第③段展示了苏东坡怎样的形象?(2分)

26.选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请作具体阐述。(3分)

【参考答案】

22.(4分)要点:①着眼点——第②段,汉王身处逆境,表现萧何谋略;第③段,汉王已取天下,突出萧何功绩。(2分)②写法——第②段正面表现;第③段侧面烘托。(2分)

24.(2分)不以个人升迁得失为重;与好友相伴,纵情于山水之间,乐而忘返。

23.(2分)C

25.(4分)第①段是全景、远景;大笔勾勒,展示江南自然、人文景观。(2分)第②段是局部、近景;具体而微,描绘亭址周边环境。(2分)

25.(2分)苏东坡游山水,得之则喜,失之则忧;(1分)置身于秀山丽水之中,翩然若仙子。(1分)

26.(3分)选文将叙事、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融为一炉:(1分)叙游乐、建亭之事,描武昌诸山胜景,抒纵情山水之乐;(1分)景中有事、事中见人,景、事、人浑然一体,相得益彰,从而凸现了建亭之人——苏东坡的情怀。(1分)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马中锡原文:汉武帝时,汲黯使河南,矫制发粟;归恐见诛,未见上,先过东郭先生求策。先生曰:“吾草野鄙人,不知制为何物,亦不知矫制何罪,无可以
  • 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
  • 新《论语》十则•原文和译文/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学而》)&nbs
  • 本草纲目草部蓑荷文言文释名亦名覆菹、 草、 苴、 苴、嘉草。气味(根)辛、温、有小毒。(叶)苦、甘、寒、无毒。主治喉舌疮烂。用 荷根泡酒半日
  • 《世说新语》刘义庆原文: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
  • 张惠言原文:庄君钧,字振和,自号曰学坡,先世自镇江之金坛徙武进。其后子孙多显。武进之言世族者推庄氏,以至君十世矣。君少育于外王父刘文恪公于义
  • 文言文南辕北辙鉴赏原文:魏王欲攻邯郸,季梁谏曰:今者臣来,见人於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
  • 欧阳修原文:嘉祐二年,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吏部郎中梅公,出守于杭。于其行也,天子宠之以诗。于是始作有美之堂。盖取赐诗之首章而名之,以为杭人之荣
  • 马芳,字德馨,蔚州人。十岁为北寇所掠,使之牧。芳私以曲木为弓,剡矢射。俺答猎,虎琥其前,芳一发毙之。乃授以良弓矢、善马,侍左右。芳阳为之用,
  • 重刻《杨椒山集》序清毛奇龄少读王章传‚,涕泗被面,骤出对客不能饰,客讶问故,曰:“吾读王仲卿传故也。”既而读杨椒山自著年谱,惊曰:“此非仲
  • 高山流水的文言文翻译高山流水是一个成语,而它本身的历史故事我想大家应该不是很清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高山流水的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
  • 陈书文言文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周文育,字景德,义兴阳羡人也。少孤贫,本居新安寿昌县,姓项氏,名猛奴。年十一
  •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雄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见。为人简易佚荡,少耆欲,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自有下度:非圣哲之
  • 赵奢论税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出。赵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之。赵奢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
  • 语文文言文《陈谏议教子》的练习题及答案阅读下面短文,回答相关问题。陈谏议教子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
  • 苏轼原文:蜀中有杜处士①,好书画,所宝②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身随。一日曝⑤书画,有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
  • 吕氏春秋原文:郈成子为鲁聘①于晋,过卫,右宰谷臣止而觞之。陈乐②而不乐,酒酣而送之以璧。顾反,过而弗辞。其仆曰:“向者右宰谷臣之觞吾子也甚欢
  • 战国策·东周·昭献在阳翟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昭献在阳翟,周君将令相国往,相国将不欲。苏厉为之谓周君曰:“楚王与魏王遇也,主君令陈封之楚,令向公之
  •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指出:
  • 余玠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6题(9分,每小题3分)玠①大更敝政,遴选守宰,筑招贤之馆于府之左,供张一如帅所居,下令曰:集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