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异宝》原文及翻译

《异宝》原文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1-23 03:30:33 

标签:

吕氏春秋

原文:

选自《吕氏春秋》
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①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②。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③。荆人④畏鬼,而越人信机。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敖叔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五员亡,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郑曰:“盖是国也,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不足与举。”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许公不应,东南向而唾。五员载拜受赐,曰:“知所之矣。”因如吴。过於荆,至江上,欲涉,见一丈人,刺小船⑤,方将渔,从而请焉。丈人度之,绝江。问其名族,则不肯告,解其剑以予丈人,曰:“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丈人。”丈人不肯受,曰:“荆国之法,得五员者,爵执圭,禄万檐,金千镒。昔者子胥过,吾犹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五员过於吴,使人求之江上,则不能得也。每食必祭之,祝曰:“江上之丈人!”天地至大矣,至众矣,将奚不有为也?而无以为。为矣,而无以为之。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其惟江上之丈人乎!
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⑥,儿子必取抟黍矣⑦;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⑧,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

译文/翻译:

古代的人不是没有宝物,只是他们看作宝物的东西与今人不同。
孙叔敖患了(重)病,临死的时候告诫他的儿子说:“大王多次赐给我土地,我都没有接受。如果我死了,大王就会赐给你土地,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富饶的土地。楚国和越国之间有个寝丘,这个地方土地贫瘠,而且地名很不吉利。楚人畏惧鬼,而越人迷信鬼神和灾祥。所以,能够长久占有的封地,恐怕只有这块土地了。”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把肥美的土地赐给他的儿子,但是孙叔敖的儿子谢绝了,请求赐给寝丘,所以这块土地至今没有被他人占有。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不把世俗心目中的利益看作利益。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东西当作自己所喜爱的东西,这就是有智慧的人不同于世俗的人的原因
伍员逃亡,楚国紧急追捕他。他登上太行山,遥望郑国说:“这个国家,地势险要而人民多有智慧;但是它的国君是个凡庸的君主,不足以跟他谋划大事。”伍员离开郑国,到了许国,拜见许公并询问自己宜去的国家。许公不回答,向东南方面吐了一口唾沫。伍员拜了两次,接受赐教说:“我知道该去的国家了。”于是往吴国进发。路过楚国,到了长江岸边,想要渡江。他看到一位老人,撑着小船,正要打鱼,于是走过去请求老人送他过江。老人把他送过江去。伍员问老人的姓名,老人却不肯告诉他。伍员解下自己的宝剑送给老人,说:“这是价值千金的宝剑,我愿意把它送给您。”老人不肯接受,说:“按照楚国的法令,捉到伍员的,授予执圭爵位,享受万石俸禄,赐给黄金千镒。从前伍子胥从这里经过,我尚且不捉他去领赏,如今我接受你的价值千金的宝剑做什么呢?”伍员到了吴国,派人到江边去寻找老人,却无法找到了。此后伍员每次吃饭一定要祭祀那位老人,祝告说:“江上的老人!”天地之德大到极点了,养育万物多到极点了,天地何所不为?却毫无所求。人世间,做了有利于别人的事,却毫无所求,名字无法得知,身影无法得见,达到这种境界的恐怕只有江边的老人吧!
假如现在把上百两金和黄莺摆在小孩的面前,小孩一定选择黄莺;把和氏之璧和百金摆在鄙陋无知的人面前,鄙陋无知的人一定拿走百金;把和氏之璧和关于道德的至理名言摆在贤人面前,贤人一定听取至理名言了。他们的智慧越精深,所取的东西就越珍贵;他们的智慧越低下,所取的东西就越粗陋。[2]

注释:

1 数:屡次
2 利地:好的土地,即下文所说的“美地”。
3 寝之丘:即寝丘,春秋时楚国的土地,楚庄王封孙叔敖之子于此。
4 恶:难听。
5 荆人:楚国人.
6 越人:越国人。
7 信机:喜欢投机。
8 知:通“智”,智慧。
9 抟黍:黄莺的别名。
10 儿子:指小孩。
11 和氏之壁:古代著名的玉壁。
12 鄙人:粗俗没文化的人。
13 至:最好的。
14 弥:越加,更加。
15 精:精深,高级。
16 疾:生病。
17 数:多次。
18 为: 如果。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元好问原文:东坡赤壁词殆戏以周郎自况也,词才百许字而江山人物无复余蕴,宜其为乐府绝唱。唐歌词多宫体又皆极力为之自东坡一出性情之外不知有文字真
  • 文言文岳阳楼记原文和翻译岳阳楼记是一篇著名的文言作品,还入选了我国高中语文教科书,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文言文岳阳楼记原文和翻译的相关文
  • 《观潮》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
  • 文言文《陈情表》原文及译文原文: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
  •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
  • 文言文阅读理解和解析阅读理解(满分60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11-14题。(10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
  • 画龙点睛文言文及翻译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以下是小编
  • 《与朱元思书》文言文习题及答案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
  • 《雪涛阁集》序[明]袁宏道 文之不能不古而今也,时使之也。妍媸之质,不逐目而逐时。是故草木之无情也,而鞓红鹤翎,不能不改观于左紫溪
  • 高考文言文虚词用法(一)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②不
  • 文言文晏子使楚练习题1. 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傧者( ) 临淄( ) 张袂( ) 不肖( ) 诣( ) 枳( )2.试着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
  • 中考课外文言文申屠敦之鼎申屠敦之鼎洛阳布衣申屠敦①有汉鼎②一,得于长安深川之下。云螭斜错③,其文烂如④也。西邻鲁生见而悦焉,呼金工象而铸之。
  • 资治通鉴原文:初,魏人范睢从中大夫须贾使于齐,齐襄王闻其辩口,私赐之金。须贾以为睢以国阴事告齐也,归而告其相魏齐。魏齐怒,笞击范睢,折胁。睢
  • 陈子昂原文:①今百度已备,但刑急罔密,非为政之要。凡大人初制天下,必有凶乱叛逆之人为我驱除,以明天诛。凶叛已灭,则顺人情,赦过宥罪。盖刑以禁
  • 汉书原文:于定国字曼倩,东海郎人也。其父于公为县狱史,决狱平,罗文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恨。郡中为之生立祠。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
  • 田丰字元皓,钜鹿人。丰天姿瑰杰,权略多奇。少丧亲,居丧尽哀,日月虽过,笑不至矧①。博览多识,名重州党。初辟太尉府,举茂才,迁侍御史。阉宦擅朝
  • 茅坤《青霞先生文集》序青霞沈君[1],由锦衣经历[2]上书诋宰执[3],宰执深疾之。方力构[4]其罪,赖明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5]
  • 岳珂《义騟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原文:义騟者,九江戍校王成之铠骑也。开禧间,成以卒从戎四方山,屡战有功,稍迁将候骑。成徇地至花靥,见病騟焉,疥
  • 周处文言文字翻译《周处》这篇文言文大家阅读过吗?知道它主要讲的内容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周处文言文字翻译,欢迎大家参考学习哦!原文:周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