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喜亭记》原文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11-12 04:52:43
韩昌黎
原文:
太原王弘中在连州,与景常、元慧游。异日,从二人者行于其居之后、丘荒之间,上高而望,得异处焉。斩茅而嘉树列,发石而清泉激,辇粪壤,燔椔翳①;却立而视之:出者突然成丘,陷者呀然成谷,洼者为池而缺者为洞,若有鬼神异物阴来相之。自是,弘中与二人者晨往而夕忘归焉,乃立屋以避风雨寒暑。
既成,愈请名之。其丘曰“俟德之丘”,蔽于古而显于今,有俟之道也;其石谷曰“谦受之谷”,瀑曰“振鹭之瀑”,谷言德, 瀑言容也;其土谷曰“黄金之谷”,瀑曰“秩秩之瀑”,谷言容,瀑言德也;洞曰“寒居之洞”,志其入时也;池曰“君子之池”,虚以钟其美,盈以出其恶也;泉之源曰“天泽之泉”,出高而施下也;合而名之以屋曰“燕喜之亭”,取《诗》所谓“鲁侯燕喜②”者颂也。
于是州民之老,闻而相与观焉,曰:“吾州之山水名天下,然而无与‘燕喜’者比。经营于其侧者相接也,而莫直其地。”凡天作而地藏之,以遗其人乎?弘中自吏部郎贬秩而来次其道途所经自蓝田入商洛涉淅湍临汉水升岘首以望方城出荆门下岷江过洞庭上湘水行衡山之下由郴逾岭。猿狖所家,鱼龙所宫,极幽遐瑰诡之观,宜其于山水饫闻而厌见也。今其意乃若不足。《传》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弘中之德,与其所好,可谓协矣。智以谋之,仁以居之,吾知其去是而羽仪③于天朝也不远矣。遂刻石以记。
(取材于《韩昌黎文集校注》)
【注】①燔椔翳:烧掉直立和倒伏的枯木。 ②燕喜:同“宴喜”,宴饮喜悦。《诗·鲁颂·閟宫》:“鲁侯燕喜,令妻寿母。” ③羽仪:《易•渐》中有语“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旧时因以“羽仪”比喻居高位而有才德,被人尊重或堪为楷模。
译文/翻译:
太原人王弘中在连州任职,与景常、元慧两人交游密切。有一天,他带着这两人走到他居所的后边,在山丘荒地之间,登上高处向远处看,发现了一处独特的地方。砍去那里的茅草,一片树木就显露出来;挖开那里的山石,一股清澈的泉水就喷涌而出;搬掉污浊的泥土,烧掉枯死的杂树,然后退身到较远处仔细看:高出的地方突起成为山丘,低陷的地方裂开成了山谷,低洼的地方变成了池塘,缺陷的地方变成了山洞,就好像是有鬼神异物在暗地里帮助变成如此美景。从此以后,弘中与这两位友人,清晨就去那里游赏,入夜却忘了回家,于是,他就在这里建起一座亭屋来躲避风雨和寒暑。
亭屋建成后,我请求他们让我给这里的景观命名。我给那山丘命名为“俟德之丘”,表明它先前一直被淹没如今才显露出来,有耐心等待的涵养。给那石谷命名为“谦受之谷”,其中的瀑流命名为“振鹭之瀑”;谷名表明其主人的德行,瀑名则是形容它的外观。给那土谷命名为“黄金之谷”,其中的瀑流命名为“秩秩之瀑”;谷名是形容它的外观,瀑名是说明其主人的德行。给那山洞命名为“寒居之洞”,用以表明与当时的境况相符。给那池塘命名为“君子之池”,池子容量宏大就像主人有涵养,能够聚集各种美德;池水漫出就仿佛主人有作为,能够排除各种恶行。给那泉水的源头命名为“天泽之泉”,表明泉水源出高尚,流出之后又能施惠于人。把上述各种命名的涵义综合起来,就给这座亭屋命名为“燕喜之亭”,这是取《诗经》里所说的“鲁侯燕喜”的句子来颂祝它的主人。
因为这个缘故,连州百姓中的年长者,听说此事就结伴前来这里观赏,他们说:“我们州的山水名扬天下,但是没有一处能够与燕喜亭相媲美。在附近生活劳作的人,他们的土地与这里连接,却没有人认识到这块地方的价值。” 大凡上天创造出佳境而大地保藏它,就为要送给那应得到它的人吧?弘中由吏部员外郎贬官来到连州,路途所经过的地方依次是:从蓝田进入商洛,涉过淅水、湍水,到达汉水,登上岘首山,从这里能望见方城,然后出荆门山,下长江,穿过洞庭湖,溯湘水而上,一直走到衡山脚下,再由郴州跨过骑田岭。所经之处有猿猴以之为家的大山,有鱼龙居住的江湖,因此赏尽了深水远山中种种瑰丽奇怪的景致,照说他对于山水已经是听腻了看厌了。如今他喜爱山水之意竟然如此不觉得满足。《论语》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弘中的品德,同他爱好的事物,真可以说是协调一致了。他依凭自己的智慧得到燕喜亭这处佳境,又依凭自己的仁德居住在那里,我由此而知道他被朝廷起用而离开连州进居尊贵之位的时间不会太久了。于是写下这篇题记刻在石碑上。
《燕喜亭记》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庄暴见孟子》译文“庄暴见孟子”是《孟子》中的经典段落,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内容以庄暴和孟子的对话为形式,阐述孟子想要告诉君主仁君应“
- 文言文练习:书放鹿画四、书放鹿画钟惺家畜一鹿,医云可用合①药。或曰:“此山麋也,无益。”予亦不忍,誓不杀。刍粟之者数月,肥且驯矣。将之都,虑
- 北史原文:达奚长儒,字富仁,代人也。长儒少怀节操,胆烈过人。十五袭爵乐安公。魏大统中,起家奉车都尉。周太祖引为亲信,以质直恭勤,授予都督。天
- 三国志原文:夏竦,字子乔,江州德安人。竦资性明敏,好学,自经史、百家、阴阳、律历,外至佛老之书,无不通晓。为文章,典雅藻丽。仁宗初封庆国公王
- 《五代史宦者传》论原文及翻译导语: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下面和小
-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则什己者至。人趋
- 文言文理解之翰林之称【原文】唐翰林院在禁中①,乃人主燕居②之所,玉堂、承明、金銮殿③皆在其间。应供奉之人,自学士已下,工伎群官司隶籍④其间者
- 《严先生祠堂记》是北宋政治家范仲淹名作之一。 约写于范仲淹出任睦州太守时期。文章短小精悍,仅二百多字。主题明确,议论充分,节奏明快,感情充沛
- 《旧唐书·列传·白居易传》的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7分)白居易幼聪慧绝人, 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
- 周书原文:晋荡公护,字萨保,太祖之兄邵惠公颢之少子也。幼方正有志度,特为德皇帝所爱。年十一,惠公薨,随诸父在葛荣军中。太祖之入关也,护以年小
- 高中文言文随堂练习题附参考答案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
- 张公讳英字敦复,康熙六年进士,选庶吉士。累迁侍读学士。十六年,上始选儒臣置左右。设南书房,命公入值,赐第西安门内。当是时,三番扰乱。凡战陈兵
- 《后汉书 志》文言文作者:范晔济南 平原 乐安 北海 东莱 齐国—— 青州南阳 南郡 江夏 零陵 桂阳 武陵 长沙—— 荆州九江 丹阳 庐江
- 【题解】这是一篇杂文,以龙和云的关系来说明君臣之间必须相互依赖,贤臣不可没有圣君,圣君也须依靠贤臣。写作目的在于提醒君主重用贤臣。但文章写得
- 高中生文言文背诵五板斧方法背诵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功,更是提高自身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今年秋季开始使用的高中新教材就有不少规定的背诵篇
- 周字伯仁,少有重名,神彩秀彻。司徒掾贲嵩有清操,见顗,叹曰:“汝颍固多奇士!自顷雅道陵迟,今复见周伯仁,将振起旧风,清我邦族矣。”从弟穆亦有
- 文言文:祭父文公元二零一四年,农历甲午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九时许,父殇!今不孝女谨呈鱼肉素蔬之仪,跪拜于家父灵前,祭曰:父魂渺渺,游丝珍细,慕
- 明史原文:翟銮,字仲鸣,举弘治十八年进士。嘉靖中,累迁礼部右侍郎。六年春,廷推阁臣。帝意在张孚敬,弗与。命再推,乃及銮。中贵人多誉銮者,帝遂
-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翼而飞,毛而走,呿①而言,此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