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容斋随笔·三传记事》原文及翻译

《容斋随笔·三传记事》原文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1-07-24 01:00:49 

标签:

容斋随笔

原文:

秦穆公袭郑,晋纳邾捷菑。《三传》所书略相似。 
《左氏》书秦事曰:“杞子自郑告秦曰:‘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② ,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出师。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殺,最有二陵焉,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公羊》曰:“秦伯将袭郑,百里子与蹇叔子谏曰:‘千里而袭人,未有不亡者也。’秦伯怒,曰:‘若尔之年者,宰上之木拱矣,尔曷知!’师出,百里子与蹇叔子送其子而戒之曰:‘尔即死,必于崤嵚岩,吾将尸尔焉。’子揖师而行,百里子与蹇叔子从其子而哭之。秦伯怒曰:‘尔曷为哭吾师?’对曰:‘臣非敢哭君师,哭臣之子也。’” 
《谷梁》曰:“秦伯将袭郑,百里子与蹇叔子谏曰:‘千里而袭人,未有不亡者也。’秦伯曰:‘子之冢木已拱矣,何知?’师行,百里子与蹇叔子送其子而戒子曰:‘女死,必于崤之岩灊之下,我将尸女于是。’师行,百里子与蹇叔子随其子而哭之,秦伯怒曰:‘何为哭吾师也!’二子曰:‘非敢哭师也,哭吾子也,我老矣,彼不死,则我死矣。’” 
其书邾事,《左氏》曰:“邾文公元妃齐姜生定公,二妃晋姬生捷菑。文公卒,都人立定公。捷菑奔晋,晋赵盾③以诸侯之师八百乘纳之。邾人辞曰:‘齐出玃且长。’宣子曰:‘辞顺而弗从,不祥。’乃还。” 
《公羊》曰:“晋卻缺④帅师,革车八百乘,以纳捷菑于邾娄,力沛然若有余而纳之,邾娄人辞曰:‘捷菑,晋出也,玃且,齐出也。子以大国压之,则未知齐、晋孰有之也。贵则皆贵矣,虽然,玃且也长。’卻缺曰:‘非吾力不能纳也,义实不尔克也。’引师而去之。” 
《谷梁》曰:“长毂五百乘,绵地千里,过宋、郑、滕、薛,夐⑤入千乘之国,欲变人之主,至城下,然后知,何知之晚也!捷菑,晋出也,玃且,齐出也。玃且,正也,捷菑,不正也。” 
予谓秦之事,《谷梁》纤余有味;邾之事,《左氏》语简而切。欲为文记事者,当以是观之。 
(取材于洪迈《容斋随笔》) 
注释:①捷菑:春秋时邾国国君文公之子。獲且是邾文公的嫡长子,为文公的元妃齐姜所生,世称邾定公。捷菑,是文公的次妃晋姬所生。②蹇叔:春秋时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经百里吴引荐入泰,任秦穆公上大夫、右相。③赵盾:即赵宣子,春秋时晋国卿大夫。④卻缺:春秋时普国上卿。⑤夐:远。 

译文/翻译:

秦穆公偷袭郑国,晋送邾捷菑回国,《 春秋三传》 的记载大致相同。 
《左传》记秦国事情说:“杞子从郑国告诉秦国说:‘暗地派兵来,可以灭掉郑国。’秦穆公和蹇叔商量,蹇叔说:‘疲劳军旅偷袭远国,我没听说过能胜利的,而且千里行军,人家还有不知道的!’穆公不听,让孟明出兵。蹇叔对孟明哭着说:‘孟明啊,我能看到军队出去,看不到它回来了。’穆公说:‘你知道什么!你如果是中年死亡,你坟上的树已经两手合抱了。’蹇叔的儿子参加了军队,蹇叔哭着送他说:‘晋国防御的军队,一定在殽的两座丘陵之间设伏,你一定死在那里,我去收拾你的尸骨。’秦国军队遂去了东方。” 
《公羊传》 说:“秦伯将要偷袭郑国,百里奚与蹇叔劝诫说:‘行军千里偷袭人国,没有不失败的。’秦伯恼怒地说:‘像你一样岁数的人,坟上的树已经两人合抱了,你知道什么?’军队就要出征了,百里奚与蹇叔送他们的儿子并告诫说:‘你们就要死了,一定是在殽山的岩壁下面,我将去收尸。’他们的儿子进军出发了,百里奚与蹇叔跟在儿子后面哭泣。秦伯恼怒说:‘你们为什么哭我的军队?’他们回答说:‘我们不敢哭君王的军队,我们是哭自己的儿子呀!’” 
《谷梁传》 说:“秦伯将偷袭郑国,百里奚与蹇叔劝阻道:‘千里行军偷袭人国,没有不失败死亡的。’秦伯说:“你们坟上的树木,已经合抱了,知道什么?’军队出发了,百里奚与蹇叔送他们的儿子,告诫说:‘你们必能死是在殽山的岩峰下面,我要在那里收你们的尸。’秦伯恼怒地说:‘为什么哭我的军队?’二人说:‘我们不敢哭军队,是哭我们的儿子呀!我老了,他们不死,就是我死了。’” 
三家记载邾国事,《左传》 说:“邾文公元妃齐姜生的定公,次妃晋姬生的捷菑。邾文公去世,邾国人立定公当了都君。捷菑出走晋国,晋国赵盾率领诸侯的军队八百辆战车,送捷菑回国。邾国人不接受说:‘齐姜生的玃且年长。’赵宣子(盾)说:‘理由正当,如不听从,后果不好。’于是回国。” 
《公羊传》 说:“晋国郤缺带兵,兵车八百辆,送捷菑回邾娄,力量雄厚有余。邾娄人拒绝说:‘捷菑是晋姬生的,玃且是齐姜生的。你用他们的手指头立君,那么捷菑四个,玃且六个,都不正常。你用大国的势力来压我们,若齐国也照办,那就不知道齐晋两国的外甥哪个为君了。论身份贵重,他们是相等的,但玃且年长。’郤缺说;‘不是我的力量不能送捷菑回国,是道义上不允许呀!遂带兵回国。” 
《谷梁传》 说:“长车五百辆,连绵一千里,经地宋国、滕国、薛国,远到有战车千辆的大国,想改换他们的国君,到了城下,才知道不行,怎么知道的这么晚呢!捷菑是晋姬生的,玃且是齐姜生的,立玃且是正确的,立捷菑是不正确的。” 
我以为记秦国事,《谷梁传》 委婉有味。记邾国事,《左传》 语言简明确切。想写文童记事,当看这两篇。 
《容斋随笔·三传记事》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荐贤举能文言文翻译导语:差不多任何一种处境--无论是好是坏--都受到我们对待处境的态度的影响。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荐贤举能文言文翻译文章,欢迎
  • 文言文《掩耳盗铃》翻译及道理分析 掩耳盗铃:原为盗钟掩耳,为一中国成语,偷钟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
  • 木兰诗文言文归纳《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木兰诗文言文归纳一、 原文:唧唧复唧唧,木兰
  • 宋史李芾传文言文翻译大家看的懂宋史李芾传文言文吗?下面小编整理了宋史李芾传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学习!《宋史·李芾传》原文及翻译原文:李芾
  • 赞刘谐文言文原文有一道学,高屐大履,长袖阔带,纲常之冠,人伦之衣,拾纸墨之一二,窃唇吻之三四,自谓真仲尼之徒焉。时遇刘谐。刘谐者,聪明士,见
  • 画蛇添足原文作者出处及文言文翻译原文: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
  •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增、删、调、留、扩、缩、直、意、替、选”是考试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在具体运用时不是孤立的,而常常是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的,
  • 论语十则细讲第一则: 为人处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
  • 高考必背文言文名句为了能更好更全面的做好复习和迎考准备,确保将所涉及的中考考点全面复习到位,让孩子们充满信心的步入考场,现特准备了高考必背文
  • 汪琬江天一传汪琬原文: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尝语人曰:“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前明崇祯间,县令傅
  • 王朗字景兴,东海郡人也。以通经,拜郎中,除菑丘长。师太尉杨赐。赐薨,弃官行服。举孝廉,辟公府,不应。徐州刺史陶谦察朗茂才。时汉帝在长安,关东
  • 资治通鉴原文:公孙度威行海外,中国人士避乱者多归之,北海管宁、邴原、王烈毕往依焉。 宁少时与华歆为友,尝与歆共锄菜,见地有金,宁挥
  • 不怕小人文言文注解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但生活中的暗箭却是防不胜防。许多道貌岸然的人貌似忠厚的君子,满口仁义道德,其实肚子里净是阴谋诡计
  • 初二语文文言文中的成语参考·舍生取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箪食壶浆:(老百姓)用箪盛了饭,用壶装了
  • 浅谈文言文教学的点滴体会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词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汲取文言文
  • 周书贺兰祥传文言文阅读附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贺兰祥字盛乐。其先与魏俱起,后有以良家子镇武川者,遂家焉。父初真,少知名,为乡闾
  • 真德秀,字景元,建之浦城人。四岁受书,过目成诵。十五而孤,母吴氏力贫教之。登庆元五年进士第,继试,中博学宏词科。累官起居舍人,兼太常少卿。时
  • 文言文意译翻译技巧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对使用比喻、借代、婉曲、用典等修辞手法的句
  • 高中文言文的学习方法高中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文言文是高中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学好文言文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对学生了解中国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
  • 原文:江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