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李邕传》原文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1-02-21 09:10:25
新唐书
原文:
李邕,字泰和,扬州江都人。既冠,见特进李峤,自言“读书未遍,愿一见秘书”。峤曰:“秘阁万卷,岂光阴能习邪?”邕固请,乃假直秘书。未几辞去,峤惊,试问奥篇隐帙,了辩如响。峤叹曰“子且名家!”
峤为内史,与监察御史张廷珪荐邕文高气方直,才任谏诤,乃召拜左拾遗。御史中丞宋璟劾张昌宗等反状,武后不应,邕立阶下大言曰:“璟所陈社稷大计,陛下当听。”后色解,即可璟奏。邕出,或让曰:“子位卑,一忤旨,祸不测。”邕曰:“不如是,名亦不传。”
五王诛,坐善张柬之,出为南和令,贬富州司户参军事。韦氏平,召拜左台殿中侍御史,弹任职,人颇惮之。谯王重福谋反,邕与洛州司马崔日知捕支党,迁户部员外郎。岑羲、崔浞恶崔日用,而邕与之交。玄宗在东宫,邕被礼遇,羲等忌之,贬邕舍城丞。
帝封禅还,邕见帝汴州,诏献辞赋,帝悦。然矜肆,自谓且宰相。邕素轻张说,与相恶。会仇人告邑赃货枉法,下狱当死。后得减死,贬遵化尉。开元二十三年,起为括州刺史,熹兴利除复坐诬枉且得罪天子识其名诏勿后历淄滑二州刺史上计京师。始,邕蚤有名,重义爱士久斥外,不与士大夫接。既入朝,人间传其眉目瑰异,至阡陌聚观,后生视风内谒,门巷填隘中人临问,索所为文章,且进上。以谗媚不得留,出为汲郡、北海太守。天宝中,左骁卫兵曹参军柳勣有罪下狱,邕尝遗勃马,故吉温使引邕尝以休咎相语,阴賂遗。宰相李林甫素忌邕,因傅以罪。诏刑部员外郎祁顺之、监察御史罗希奭就郡杖杀之,时年七十。
邕之文,于碑颂是所长,人奉金帛请其文,前后所受钜万计。邕虽诎不进,而文名全国,时称李北海。卢藏用尝谓:“邕如千将、莫邪,难与争锋,但虞伤缺耳。”后卒如言。杜甫知邕负谤死,作《八哀诗》,读者伤之。邕资豪宕,不能治細行,所在贿谢,畋游自肆,终以败云。
选自《新唐书·李邕传》,有删节)
译文/翻译:
李邕,字泰和,扬州江都人。李邕二十岁成年后,去拜见特进李峤,自己陈说“有些书还没读过,希望能读一读宫廷藏书”。李峤说:“秘阁有万卷书,哪能短时间读完呢?”李邕再三请求,于是(李峤同意)让他暂任秘书一职。不久,李邕辞去(这一职务)离开。李峤很惊讶,试着拿秘本书和未公开的文章问他,(李邕)对答清楚敏捷。李峤感叹说:“你将来会成为名家!”
李峤担任内史,与监察御史张廷珪推荐李邕文章高深,人品端方正直,他的才能能任谏诤(一职)。于是(朝廷)征召他授官左拾遗。御史中丞宋璟揭发张昌宗等谋反的事,武后没有回应。李邕站在阶下大声说:“宋璟所陈说的是社稷大事,陛下应该听取。”武后的脸色缓和了,随即同意了宋璟的奏请。李邕出来后,有人指责说:“你职位卑微,一旦触怒天子,会有不测之祸。”李邕说:“不这样,我的声名也不会传扬。”
五王被杀,(李邕)因与张柬之交好受到株连,被调出京城担任南和令,又被贬为富州司户参军事。韦氏叛乱被平定,(朝廷)召回(李邕)授予他左台殿中侍御史,(他)揭发在任官员,人们十分忌惮他。谯王李重福谋反,李邕与洛州司马崔日知追捕余党(有功),升任户部员外郎。岑羲、崔湜厌恶崔日用,但是李邕却与他交往。玄宗还是太子时,李邕受礼遇,岑羲等人忌恨他,(设法把)李邕贬为舍城丞。
皇帝封禅大典归来,李邕在汴州拜见皇帝,诏令他献上辞赋,皇帝看了很高兴。但是李邕骄矜放纵,自己说将要做宰相。李邕一向轻视张说,与张说交恶。恰好有人告李邕贪赃枉法,投入大狱判他死罪。后来(李邕)得以减免死罪,被贬为遵化尉。开元二十三年,(李邕)被起用担任括州刺史。喜欢兴利除害,又因为被诬陷将被判罪。皇帝知道他的名字,下诏令不判罪。后来(李邕)历任淄、滑二州刺史,送计簿到京师。当初,李邕早就有声名,看重爱护侠义之士,长久被排挤在朝廷之外,(李邕)也不与(朝中)士大夫交往。入朝做官后,人们传说他的眉眼俊异,以致路人围观。年轻人慕名去拜谒,门庭里巷都塞满了。宫中近臣来访,索要(李邕)所写的文章,并进献给皇帝。因为别人的嫉妒和谗言,李邕不能留在朝中,出京城担任汲郡、北海太守。天宝年间,左骁卫兵曹参军柳勣犯罪被投入大狱。李邕曾经赠马给柳勣,所以吉温就让(柳勣)引出李邕曾经与他议论国家吉凶的话(来诬陷他),私下厚赂柳勣。宰相李林甫一向忌恨李邕,于是连及李邕(也被)判罪。诏令刑部员外郎祁顺之、监察御史罗希奭到李邕所在的郡县杖杀了他。李邕当时七十岁。
李邕的文章,在碑颂方面是所擅长的。人们送上钱物请他写文章,前前后后所收受的钱物数以万计。李邕虽然仕途上不得意,但文章闻名全国,当时人称李北海。卢藏用曾说:“李邕就像干将、莫邪,(一般人)很难与之争锋芒,只是担心它破损啊。”后来(李邕的命运)最终(果然)如他所说。杜甫知道李邕遭受诽谤而死,作《八哀诗》,读这首诗的人(都)为他感伤。李邕天性豪宕,不拘细节,收纳馈赠,游猎尽兴,最终因此而败毁。
《新唐书·李邕传》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前赤壁赋》原文及翻译《前赤壁赋》通过月夜泛舟、饮酒赋诗引出主客对话的描写,既从客之口中说出了吊古伤今之情感,也从苏子所言中听到矢志不移之情
- 方孝孺原文:民之穷亦甚矣!树艺②畜牧之所得,将以厚其家,而吏实夺之。既夺于吏,不敢怨怒,而庶几偿前之失者,望今岁之有秋③也,而神复罚之。嘉谷
- 周公瑾墓下诗序① 梁肃(唐)①昔赵文子观九原,有归欤之叹;谢灵运适朱方,兴墓下之作:或怀德异世
- 高三必修语文知识第一轮的文言文高中最重要的.阶段,大家一定要把握好高中,多做题,多练习,为高考奋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三必修语文知识,希望对
- 高考语文文言文勾践灭吴知识点学习可以这样来看,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语*网编辑了文言文勾践灭吴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一、重点
- 臧霸字宣高,泰山华人也。父戒,为县狱掾,据法不听太守欲所私杀,太守大怒,令收戒诣府,时送者百余人。霸年十八,将客数十人径于费西山中要夺之,送
- 申包胥如秦乞师 【原文】 初,伍员与申包胥①友。其亡也,谓申包胥曰:
- 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试题: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公讳轼.姓苏,字子瞻,一字和仲,世家眉山。公生十年,太夫人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太夫人
- 文言文虚词重点知识文言虚词是指文言文中那些没有明确实在意义,而偏重于语法意义的一类词。它的基本作用是帮助实词构成句子,表达一定的意思,初中阶
- 山市奂(huàn )山山市,邑(yì)八景之一也,然数(shù)年恒(héng)不一见。孙公子禹(yǔ)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
- 战国策原文:范子因王稽入秦,献书昭王曰:“臣闻明主莅正,有功不得不赏,有能者不得不官;劳大者其禄厚,功多者其爵尊,能治众者其官大。故不能’者
- 八年级上册必背文言文名句为了能更好更全面的做好复习和迎考准备,确保将所涉及的中考考点全面复习到位,让孩子们充满信心的步入考场,现特准备了八年
- 中考语文文言文王顾左右而言他最常考考点【常识】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孟轲,战国思想家,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我们在教材中还学过孟子的文章有
- 新城令崔懋,以康熙戊辰往济南。至章邱西之新店,遇一妇人,可三十余,高髻如宫妆,髻上加毡笠,锦衣弓鞋,结束为急装。腰剑,骑黑卫,极神骏,妇人神
- 学舍记(宋)曾巩予幼则从先生受书,然是时,方乐与家人童子嬉戏上下,未知好也。十六七时,窥六经之言,与古今文章有过人者,知好之,则于是锐意欲与
- 管鲍之交的文言文翻译管鲍之交这个成语,起源于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友谊的故事,最初见于《列子·力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此世称管鲍善
- 《徐霞客游记江右游日记五》文言文翻译《徐霞客游记江右游日记五》作者:徐弘祖(十一月初一日缺)十一月初二日 出建昌南门,西行二里至 * 山足。上
- 原文:邻父有与人邻者,有枯梧树,其邻之父言梧树之不善也,邻人遽阀之,邻父因请而以为薪。其人不说曰:“邻者若此其险也,岂可为之邻哉!”此有所宥
- 宋史原文:康保裔,河南洛阳人。祖志忠,讨王都战殁。父再遇,从太祖征李筠,又死于兵。保裔在周屡立战功,及再遇阵殁,诏以保裔代父职,从石守信破泽
-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文学帮助人们理解这个时代,从而让他们看清时代的本质,更加渴望一种符合人性的生活。通过文学来让小学生了解世界,是一个不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