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旧唐书·孔述睿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孔述睿传》原文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1-05-24 03:42:29 

标签:

旧唐书

原文:

孔述睿,赵州人也。父齐参,宝鼎令。述睿少与兄克符、弟克让,皆事亲以孝闻。既孤,俱隐于嵩山。述睿好学不倦,大历中,转运使刘晏累表荐述睿有颜、闵①之行,游、夏②之学。代宗以太常寺协律郎征之。转国子博士,历迁尚书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述睿每加恩命,暂至朝廷谢恩,旬日即辞疾,却归旧隐。德宗践祚,以谏议大夫银章朱绶,命河南尹赵惠伯赍诏书、玄纁束帛,就嵩山以礼征聘。述睿既至,召对于别殿,特赐第宅,给以厩马,兼为皇太子侍读。旬日后累表固辞,依前乞还旧山。诏报之曰:“卿怀伊挚③匡时之道,有广成④嘉遁之风。养素丘园,屡辞命秩。朕以峒山问道,渭水求师,亦何必务执劳谦,固求退让!无违朕旨,且启乃心。”述睿既恳辞不获,方就职。久之,改秘书少监,兼右庶子,再加史馆修撰。述睿精于地理在馆乃重修地理志时称详究而又性谦和退让与物无竞每亲朋集会尝恂恂然似不能言者人皆敬之时令狐垣亦充修撰,与述睿同职,多以细碎之事侵述睿,述睿皆让之,竟不与争,时人称为长者。贞元四年,命赍诏并御馔、衣服数百袭,往平凉盟会处祭陷殁将士骸骨,以述睿性精悫故也。九年,以疾上表,请罢官。诏不许,报之曰:“朕以卿德重朝端,行敦风俗,不言之教,所赖攸深,未依来请,想宜悉也。”述睿再三上表,方获允许,乃以太子宾客赐紫金鱼袋致仕,放还乡里。仍赐帛五十匹,衣一袭。故事,致仕还乡者皆不给公乘,德宗优宠儒者,特命给而遣之。贞元十六年九月卒,年七十一。赠工部尚书。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二》) 
【注】①颜、闵:孔子弟子颜回、闵损,以德行著称。②游、夏:孔子弟子子游、子夏,以文学著称。③伊挚:伊尹,辅佐商汤的重臣。④广成:即广成子,传说中的人物,黄帝时期人,隐居在崆峒山上。 

译文/翻译:

孔述睿,是赵州人。父亲孔齐参,任宝鼎令。孔述睿年少时和兄长孔克符、弟弟孔克让,都因为侍奉亲人孝顺而闻名。父母去世之后,都在嵩山隐居。孔述睿爱好学习,不知疲倦,唐代宗大历年间,转运使刘晏多次上表举荐孔述睿有颜回、闵损的德行,子游、子夏的学问。代宗以太常寺协律郎的官位征召他为官。转任国子博士,多次迁官做尚书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孔述睿每次被帝王恩顾任命,就暂时到朝廷感谢皇帝恩德,十天后就以生病为由辞官,回归昔日的隐逸生活。德宗登上帝位,用佩戴银章红绶的谏议大夫的官职,命令河南尹赵惠伯带着诏书、黑色和浅红色的布帛,到嵩山以礼征召。孔述睿入朝以后,在别殿被皇帝召见对答,特别赐予宅第,供给马匹,兼任皇太子侍读。十日后多次上表坚决请辞,依照前例乞求回归故乡。皇帝下诏书回复他说:“你怀有伊挚匡正时局之道,有广成子合乎正道的退隐之风。在隐逸之地修身养性,多次推辞官爵。朕用黄帝在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周文王在渭水求贤师姜子牙般的诚心(来征召你),你又何必一定坚持做勤劳而谦虚的君子,坚决请求退隐!不要违背朕的旨意,还是开启你的心吧。”孔述睿恳切请辞不被允许,方才任职。过了一段时间,改任秘书少监,兼任右庶子,第二次加任史馆修撰。孔述睿精通于地理,在史馆于是重新修撰《地理志》,当时人称赞详实考究。孔述睿性情谦和退让,又与人无争,每次亲戚好友聚会,温和恭敬,沉默少言好像不能说话的人,人们都敬重他。当时令狐垣也担任修撰,和孔述睿一同任职,多次用细小琐碎的事情欺凌排挤孔述睿,孔述睿都谦让他,最终不和他争执,当时的人称赞他为有德行的人。德宗贞元四年,命令孔述睿送诏书和御赐食馔、数百套衣服,前往平凉会盟的地方祭祀覆没将士的骸骨,是孔述睿性情纯洁朴实的缘故。贞元九年,因为疾病上表,请求罢免官职。皇帝下召不允许,回复说:“朕因为爱卿德高望重位列首席,品行敦厚影响了风尚习俗,有无言的教诲,朝廷十分依赖您,没有依照您的请求,想您应该知道。”孔述睿多次上表,才获得允许,于是以太子宾客的身份赐予紫金鱼袋退休,放还家乡。仍然赐予锦帛五十匹,一套衣服。旧例,退休回乡的人都不给予公家驿车,德宗优待宠信儒者,特意命人给予驿车送孔述睿回乡。贞元十六年九月去世,享年七十一岁。追封为工部尚书。 
《新唐书·孔述睿传》    《旧唐书·孔述睿传》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文言文的阅读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朱衣道人者,阳曲傅山先生也。初字青竹,寻改字青主。家世以学行师表晋中。见天下且丧乱,诸号为缙
  • 《四明山道士叶沈》的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四明山道士叶沈,囊出古画,画有桃源图,图上有溪,溪名武陵之
  • 姜希辙,字二滨,浙江会稽人。明崇祯间举人。顺治初,除温州教授。五年,以瑞安知县缺员,令暂摄。郑成功兵来犯,攻城,希辙督民守,遇事立应。援至,
  • 褚遂良,散骑常侍亮之子也。遂良博涉文史, 尤工隶书,父友欧阳询甚重之。太宗尝谓侍中魏徵曰:“虞世南死后,无人可以论书。”徵曰:“褚遂良下笔遒
  • 资治通鉴一、原文:周顗①奔琅琊王睿,睿以为军谘祭酒。前骑都尉谯国桓彝亦避乱过江②,见睿微弱,谓曰:“我以中州多故,来此求全,而单弱如此,将何
  • 初中文言文常用虚词归纳分享一、而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
  • 宋史原文:张秉,字孟节,歙州新安人。父谔,字昌言,南唐秘书丞、通判鄂州。宋师南伐,与州将许昌裔叶议归款,太祖召见,劳赐良厚,授右赞善大夫。蜀
  • 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 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
  • 世说新语原文:王我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见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竟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为苦李。”取之信然。(
  • 千里之马文言文练习题答案及译文.千里之马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
  • 宋史原文:赵振,字仲威,雄州归信人。景德中,从石普于顺安军。获契丹阵图,授三班借职。后数年,为隰州兵马监押,捕盗于青灰山,杀获甚众。高平蛮叛
  • ①梁彦光,少聪慧,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入太学,略涉经史,有规捡,造次必以礼。解褐秘书郎,时年十七。累迁岐州刺史
  • 《襄州宜城县长渠记》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原文:荆及康狼,楚之西山也。水出二山之门,东南而流,春秋之世曰鄢水。左丘明传,鲁桓公十有三年,楚屈瑕伐罗
  • 文言文古今异义有什么不同一. 什么叫古今异义?所谓古今异义,就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
  • 文言文翻译失误讲解从2002年起,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语句不再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改用直接用文字翻译的表述形式。怎样正确地翻译文言文?一、文言文
  • 小升初文言文知识点(一)文言实词古汉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至于代词,在古汉语中,因其语法作用特殊,一般归为虚词。文言词汇
  • 苛政猛于虎原文孔子过⑴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⑵。夫子轼而听之⑶。使⑷子路⑸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⑹重有忧⑺者。”而曰⑻:“然⑼!昔者吾
  • 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考点为了帮 * 生们了解高考信息,小编分享了高考文言文知识点之词类活用知识点,供您参考!词类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假舟楫
  • 狼文言文的翻译狼是初一语文所学的一篇重点文言文,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信息,仅供大家阅读参考!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
  •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