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魏元忠传》(二)原文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4-24 11:06:19
旧唐书
原文:
魏元忠,本名真宰。初,为太学生,志气倜傥,不以举荐为意,累年不调。仪风中,吐蕃频犯塞,元忠赴洛阳上封事,言命将用兵之工拙,帝甚叹异之。
徐敬业据扬州作乱,大将军李孝逸督军讨之,则天诏元忠假节监其军事。孝逸至临准,而偏将雷仁智为敬业先锋所败,敬业又攻陷润州,回兵以拒孝逸。孝逸惧其锋,按甲不敢进。元忠谓孝逸曰:“朝廷以公王室懿亲, 故委以阃外之事,天下安危,实资一决。且海内承平日久,忽闻狂狡,莫不注心倾耳,以俟其诛。今大军不进则解远近之望,朝廷咎公,何辞以远逗挠之罪?幸速进兵以立大效,不然,则祸难至矣。”孝逸然其言,乃部勒士卒以图进讨。时敬业屯下阿溪,敬业弟敬猷率偏师以逼淮阴。元忠请先击敬猷,孝逸惧腹背受敌,元忠条利病反复。从之,乃引兵击敬猷,一战而破之。
帝尝从容曰:“外以朕为何如主?” 对曰:“周成、 康、汉文、景也。”“然则有遗恨乎?”曰:“有之。王义方一世豪英,而死草莱。议者谓陛下不能用贤。”帝曰:“我适用之,闻其死,顾已无及。”元忠曰:“刘藏器行副于才,陛下所知,今七十为尚书郎。徒叹彼而又弃此。”常默然惭。寻陷周兴狱,诣市将刑,则天以元忠有讨平敬业功,特免死配流贵州。时承敕者将至市,先令传呼,监刑者遽释元忠令起,元忠曰:“未知敕虚实, 岂可造次。”徐待宣敕,然始起谢。观者咸叹其临刑而神色不易。圣历元年擢拜御史中丞。又为来俊臣所陷,再被流于岭表。复还,授御史中丞。元忠前后三被流,于时人多称其无罪。则天尝谓曰:“卿累负谤铄, 何也?”对曰:“臣犹鹿也,罗织之徒,有如猎者,苟须臣肉作羹耳。此辈杀臣以求达,臣复何事。 ”为武后所嘉赐以车马服玩前后累积每远方贡献绝国勋器辄班赉焉。
译文/翻译:
魏元忠,原名真宰。当初,他做太学生时,就志气倜傥,不把举荐放在心上,故累年未能升调。仪凤年间,吐蕃频繁侵犯边塞,魏元忠前往洛阳呈递封章,分析遣将用兵的利害成致,皇帝十分赞赏他。
徐敬业占据扬州作乱,大将军李孝逸率军讨伐,武则天下诏魏元忠神符节监督他的军事行动。李孝选到达临淮,而偏将雷仁智被徐敬业的先锋部队控败,徐敬业又攻陷润州,回师阻击李孝逸。李孝选惧怕其锐势,按兵不敢前进。魏元忠对李孝逸说:“朝延因为你是王室的至景,所以委任你姚军在外作战之事,天下安危,实在凭此一决。而且天下大平已久,忽然听说狂狡之徒作乱,无不关心倾听,以等待祸首被诛灭的消息。如今大军停滞不前,便事负了选近的期望,万一朝延改任其他将领来替代你,又有什么说法来逃避怯阵避敌(或拖延)之罪呢?希望你赶快进军,以立大功,不然的话,灾祸要来了。”李孝逸认为他说得对,便部署整顿士兵筹划进攻。当时徐敬业驻兵在下阿溪,徐敬业的弟弟徐敬敬率领倒翼部队逼迫淮阴。魏元忠请求先攻击徐敬戴,李孝逸惧怕腹背受敌,魏元忠反复陈述这样做的利害,李孝逸最终听从了他,帅兵进攻徐敬猷,一举破敌。
皇帝曾从容地说:“朝外认为联是什么样的君主呢?”魏元忠回答说:“是周朝的成王、康王,汉代的文帝、景帝那祥的君主。”皇帝说:“但是有遗憾怨恨吗?” 魏元忠回答说:“有的。王义方是一代英豪,却死在草野。议论者说陛下不能任用贤能。”皇帝说:“我刚要任用他,听说他已经死去,后悔已经来不及了。”魏元忠说:“刘藏器的品行与才能相称,陛下是知道的,如今七十岁任尚书郎。徒然叹息那- -位而又舍弃这一位。” 皇帝默然不语感到惭愧。不久,魏元忠遭到周兴陷害入狱,押往街市将要处斩,武则天因魏元忠有讨平徐敬业的功劳,特别免去死罪流放贵州。当时秉承敕命的人将要到达市曹,先令人传呼,监刑者立即释放元忠让他起来,魏元忠说:“不知敕命虚实真假,岂可慌忙仓促行事。”缓缓等待宣读完敕命,然后才起身致谢,观者都叹服他面临极刑而神色不屈。圣历元年,召入朝廷授任侍御史,升任御史中丞。又遭到来俊臣、侯思止陷害,再度被流放到岭表。魏元忠再次回朝后,授任御史中丞。魏元忠前后三次被流放,当时人们大都认为他无罪。武则天曾问他:“你接连遭受诽谤陷害,是什么原因呢?”魏元忠回答说:“臣就像一只鹿,罗织罪名之徒就像是猎人,只是需要臣的血肉做羹汤罢了。这些人杀臣以求得显贵,臣又有什么罪过。”魏元忠很受武后称赞,赏赐給他车马、服装玩物,前后不断增加,每每有远方进贡的稀奇器物,皇帝总要分赏他一部分。
《旧唐书·魏元忠传》 《新唐书·魏元忠传》 《旧唐书·魏元忠传》(二)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万木图》序(明)杨士奇《万木图》者,翰林侍讲建安杨荣勉仁,昭其大父达卿先生之德,示其后之人也。先生有孝行,于为善施义汲汲焉。然不喜以施名,
- 读《江南录》王安石故散骑常侍徐公铉奉太宗命撰《江南录》,至李氏亡国之际,不言其君之过,但以历数①存亡论之。虽有愧于实录,其于《春秋》之义②,
- 文言文断句翻译练习知人善任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太叔美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①,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
- 优美文言文鉴赏:中秋赋戊子之秋,八月在望。仰望苍穹,陡增神伤。仲秋之夜,虽有习习凉风,皎皎明月,然则无赏玩之心,携酒登楼,感慨万千。思亲怀友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复习题目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
- 辛谠传 辛谠者,太原尹云京孙也。重然诺,走人所急。初事李峄,主钱谷,
- 无锡有奇士,曰华豫原。乙未岁,张公抚吴,坐事逮。部使者偕制府即讯于润州,而羁公城隍庙中,甲而守之,生狞如虎,非部使者令,不得擅出入。门生故吏
- 诸葛亮传略文言文练习题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气。身长八尺①,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②,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
- 战国策原文:郑同北见赵王。赵王曰:“子南方之传士也,何以教之?”郑同曰:“臣南方草鄙之人也,何足问?虽然,王致之于前,安敢不 对乎
- 曹利用,赵州宁晋人文言文阅读曹利用,赵州宁晋人。利用少喜谈辩,慷慨有志操。父谏卒,补殿前承旨,迁为鄜延路走马承受公事。景德元年,契丹寇河北。
- 赵普宋史文言文注释导语:北宋初期,出了一个声名非常显赫的宰相。史称“半部论语治天下”。他并不是常出现在前台,而只是辅助君主在幕后出谋划策。下
- 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解析1、使动用法(1)动词的使动用法①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集中在不及物动词上。A.焉用亡郑以陪邻?B.项伯 * ,臣活之。C.
- 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部分古今异义知识整理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部分古今异义梳理。古今异义(例)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古:到;今:
- 史记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史记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 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
- 《陈太丘与友期》文言文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 《杀驼破瓮》文言文翻译及道理分析文言文《杀驼破瓮》杀驼破瓮昔有一人,于瓮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有一老人来
- 南史原文:伏暅,字玄耀.曼容之子也。幼传父业,能言玄理,与乐安任防、彭城刘曼俱知名。仕齐位东阳郡丞、鄞令。时曼容已致仕,故频以外职处,令得养
- 文言文《鹬蚌相争》原文及翻译《鹬蚌相争》这篇文言文的作者是刘向,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鹬蚌相争》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
- 淮南子原文:夫爝火①在缥烟之中也,一指所能息也;塘漏若鼷穴,一墣之所能塞也。及至火之燔孟诸而炎云台,水决九江而渐荆州,虽起三军之众,弗能救也
- 三国志原文:陶谦字恭祖,丹杨人。谦性刚直,有大节,少察孝廉,拜尚书郎,除舒令。谦在官清白,无以纠举,祠灵星,有赢钱五百,欲以臧之。谦委官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