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杨亿传》原文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4-09 10:30:20
宋史
原文:
杨亿,字大年,建州浦城人。亿生,有毛被体,长尺余,经月乃落。能言,母以小经口授,随即成诵。七岁,能属文,对客谈论,有老成风。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江南转运使就试词艺,送阙下。试诗赋五篇,下笔立成。太宗深加赏异,命内侍送至中书,又赋诗一章,宰相惊其俊异。即授秘书省正字,特赐袍笏。俄丁外艰,服除,会从祖徽之知许州,亿往依焉。务学,昼夜不息。徽之间与语,叹曰:“兴吾门者在汝矣。”
淳化中,诣阙献文,改太常寺奉礼郎。献《二京赋》,命试翰林,赐进士第,迁光禄寺丞。咸平中,西鄙未宁,诏近臣议灵州弃守之事。亿上疏曰:“臣以为彼众方黠,积财犹丰,未可以岁月破也。直须弃灵州,保环庆,然后以计困之尔。如臣之策,得骁将数人,提锐兵一二万,给数县赋以资所用,令分守边城,则寇可就擒,而朝廷得以无虞矣。”
以久疾,求解近职,优诏不许,但权免朝直。亿刚介寡合,在书局,唯与李维、路振辈厚善。当时文士,咸赖其题品,被贬议者,多怨诽。王钦若骤贵,亿素薄其人,钦若衔之,屡抉其失;陈彭年忌亿名出其右,相与毁訾。上素重亿,皆不惑其说。亿母得疾,请归省,不待报而行。上亲缄药剂,加金帛以赐。亿素体羸,至是,以病闻,请解官。有嗾宪官劾亿不俟命而去,授太常少卿,许就所居养疗。
天禧二年冬,拜工部侍郎。明年,丁内艰,未卒哭,起复工部侍郎。四年十二月,卒,年四十七。录其子纮为太常寺奉礼郎。
亿天性颖悟,自幼及终,不离翰墨。文格雄健,才思敏捷,略不凝滞,对客谈笑,挥翰不辍。精密有规裁,善细字起草,一幅数千言,不加点窜。当时学者,翕然宗之。而博览强记,尤长典章制度。喜诲诱后进,以成名者甚众。重交游,性耿介,尚名节。多周给亲友,故廪禄亦随而尽。 (选自《宋史·列传第六十四》,有删改)
译文/翻译:
杨亿,字大年,建州浦城人。杨亿出生的时候,身上覆盖毛发,有一尺多长,过了一个月才脱落。等到杨亿能说话的时候,他的母亲就把《论语》口授给他,他随即就能熟记成诵。(杨亿)七岁的时候,就能写文章,与客人谈论,有老成持重的风度。杨亿十一岁时,宋太宗听说他的名气,下诏让江南转运使去试试杨亿的才艺,(后)送他到京城。(皇上)对他测试五篇诗赋,都是一下笔就立刻完成了。太宗非常赏识他认为他是奇异之才,命令内侍把他送到中书省,又让他赋诗一首,宰相对他的俊逸奇异之才感到很惊讶。皇上就授予他秘书省正字,并特别把袍笏赏给了他。不久他的父亲去世,等到守丧期满之后,恰巧他的堂祖父杨徽之到许州上任,杨亿就去许州投奔他。杨亿专心于学习,(常常)昼夜不休息。杨徽之私下里同他谈话,感叹道:“振兴我杨家的希望就在你身上了。”
淳化年间,到京城去献文章,改任太常寺奉礼郎。献《二京赋》,皇上下诏让他参加翰林考试,赐进士及第,升任光禄寺丞。咸平年间,西部边境不得安宁,皇上下诏让近臣讨论灵州弃守的事情。杨亿上奏疏说:“我以为那些作乱的人正当狡黠(不好一时平定),他们积财还是丰厚的,不可能在短时间打败他们。应该放弃灵州,保住环庆,这样以后再用计困住他们。我的策略是,派遣数名骁将,率领一二万人的精锐军队,提供好几个县的赋税来资助军需之用,令军队分别把守边城(以便围住敌人),那么这些敌人就可以擒住了,而朝廷就可以借此没有忧患了。”
因为长期生病,杨亿请求解除所任的职务,皇上下诏不允许他解职,但是暂时允许他不临朝值班。杨亿性格刚直耿介,很难和一般人相处,在书局,只和李维、路振等人相处友善。当时的文士都依赖他品评,被他贬议的人,很多人怨恨诽谤他。王钦若突然显贵,杨亿一向看不起他的为人,王钦若对他怀恨在心,屡次挑剔他的过失;陈彭年妒忌杨亿超过他,(经常)和王若钦一起诋毁杨亿。皇上一向看重杨亿,都不受他们的谗言迷惑。杨亿的母亲生了病,杨亿向皇上请求回去探视母亲,没有等到皇上批复就动身了。皇上亲自封好药剂,并加上金帛来赏赐。杨亿身体一向羸弱,到了这个时候,把自己的病情禀告给了皇上,(趁机)请求皇上解除自己的官职。有人指使宪官弹劾杨亿没有等到皇上的诏命允许就离开了,(最后)杨亿被授予太常少卿,准许他住在家里疗养。
天禧二年的冬天,被授予工部侍郎。第二年,他的母亲去世,服丧未满,又被起用做工部侍郎。天禧四年十二月去世,时年四十七岁。朝廷录用他的儿子杨纮做了太常寺奉礼郎。
杨亿天性聪颖,从小到老,没有离开写文章。文章格调雄健,才思敏捷,一点也不凝固停滞,和客人一边谈笑,一边挥笔不止。做事精致细密有规划,擅长用细字起草文章,一篇数千字的文章,不加删改。当时求学的人,一致地尊崇他。杨亿博览群书,记忆力强,尤其通晓典章制度。杨亿喜欢教诲引导后辈,靠他而成名的人很多。他看重与朋友的相处,性情耿介,崇尚名节,经常周济亲友,所以自己的粮食俸禄也随着他的这些做法而耗尽了。
《宋史·杨亿传》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终不知车》文言文阅读附答案越①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②腐而轮败,輗折而辕毁,无所可用。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③人。观者
- 初中文言文复习知识训练-醉落魄栖乌飞绝,绛河绿雾星明灭。烧香曳簟眠清樾。花影吹笙,满地淡黄月。好风碎竹声如雪,昭华三弄临风咽。鬓丝撩乱纶巾折
- 戴名世原文:戴名世 古者名、字大抵多 奇,而偶者盖少 。自汉以还,少有奇字者,其名则或奇或偶焉耳,
- 释车而走文言文翻译释车而走是一个成语,出自战国·韩非子《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形容遇事不冷静,分享了 释车而走的原文及翻译,欢迎参考!释车而
- 尚德缓刑书(节选)(汉)路温舒臣闻齐有无知之祸,而桓公以兴;晋有骊姬之难,而文公用伯。近世赵王不终,诸吕作乱,而孝文为太宗。由是观之,祸乱之
- 王浚文言文答案及翻译导语:大家读过王浚传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王浚传的文言文阅读理解与答案,还有翻译。对这篇课文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以下,希
- 狱中上母书的文言文〔明〕夏完淳不孝完淳今日死矣!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
- 文言文翻译的十大失分点文言文翻译十大失分点 文言文翻译十大失分点(一)误译原文言实词文言文翻译十大失
- 初中文言文中而字的用法初中文言文中而通“尔”的用法用作代词第二称译"";偶尔作主语译""①翁归自与汝
- 人虎说文言文翻译《人虎说》这篇文章选自《宋文宪公全集》卷十七。作者记载了这则人伪装成老虎来 * 谋财而终被揭穿的小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种种人虎式
- 新序杂事四节选文言文阅读及答案文言文阅读(每题3分,共12分)梁大夫有宋就者,尝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之边亭,与楚之边亭,皆种瓜,各有数。梁
- 高考文言文阅读习题译文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至何且死,所推贤唯
- 《田单列传》文言文翻译引导语:《田单列传》选自《史记》是田单一个人的传记,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齐国将领田单率领即墨军民击败燕军的经过。接下来是
- 中考语文文言文总复习中考语文文言文总复习(一)一、表示反问的固定句型1.“何……之有”表示反问,其中的“之”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有”
- 楚平王有太子名建,平王以伍奢为太子太傅,费无忌为少傅。平王使无忌为太子娶于秦,秦女美容,无忌报平王,曰:“秦女天下无双,王可自取。”王遂纳秦
- 两小儿辩日文言文的翻译《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御寇所编的《列子·汤问》,是一篇极具教育意义的寓言文言文。通过两小儿争辩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人们远
- 梁丘据死,景公召晏子而告之曰:“据忠且爱我。我欲丰厚其葬,高大其垄。”晏子曰:“敢问据之忠且爱于君者,可得闻乎?”公曰:“吾有喜于玩好,有司
- 贻华亭诸亲友诗序(明)何良俊余旅寓留都,故乡诸亲友每有来讯,即讽余南归。尝闻昔人以轩冕为桎梏。夫轩冕者本荣身之具也,然不免于牵曳,由达情任性
- 新唐书崔隐甫传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新唐书崔隐甫传崔隐甫,贝州武城人。解褐左玉钤卫兵曹参军,迁殿中侍御史内供奉。浮屠惠范倚太平公主胁人子女,隐
- 张光纬原文:舟人不知何姓名,亦未悉其里居,及其所操何业。偶遇之舟,遂以舟人名。吾郡陈泰岩者,文士也,遣仆买舟,收债远乡。携其侄与仆抵舟,见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