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景《山川之美》原文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1-09-20 15:15:04
标签:
原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②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③。青林翠竹,四时④俱⑤备。晓雾将歇⑥,猿鸟⑦乱鸣;夕日欲颓⑧,沉鳞竞跃⑨。实是欲界之仙都⑩。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⑫其奇者。
①本文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粱文》卷四十六,中华书局1983年版。原题为《答谢中书书》本文为节选,题目为编者所加。)
②入:插入
③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但这里指很多颜色。交辉,交相辉映。
④四时:四季。
⑤俱:全部
⑥晓:清晨。
⑦歇:消散。
⑧猿鸟:猿猴和鸟雀。
⑨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黄昏时间)
颓:坠落。
⑩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竞,竞争。
欲界之仙都:即为人间仙境。
欲界,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se6*界、无se6*界。色指物质,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神仙生活于其中的美好世界。
11.康乐:指南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中国第一个山水诗人,重要山水诗的后续人,是南朝晋宋间诗人。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12.与(yù):参与。
译文/翻译:
高山的河流的美丽,自古以来都是人们共同谈论的。高耸的山峰直入云霄,清流见底。两岸边的石壁,被太阳照得反射出各种颜色交相辉映。青翠的树林和翠绿的竹林,四个季节都具备。清晨的雾将要消散,猿啼鸟不断地鸣叫,声音此起彼伏。傍晚的夕阳即将要落下,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着从水中跃起。这实在是人间的仙境!自从康乐公谢灵运以来,不再有能融入到山川美丽奇妙景色中的人了。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史记原文:万石君名奋,其父赵人也,姓石氏。赵亡,徙居温。高祖东击项籍,过河内,时奋年十五,为小吏,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恭敬。于是高祖召其姊
-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中嘉祐
- 守株待兔文言文翻译原文: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①,兔走触株②,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③,冀复得兔④。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⑤。——《韩非
- 刘峻,字孝标,平原人。峻生期月,母携还乡里。宋泰始初,青州陷魏。峻年八岁,为人所掠至中山,中山富人刘实悯峻,以束帛赎之,教以书学。魏人闻其江
- 明史原文:毛吉,字宗吉,余姚人。景泰五年进士。除刑部广东司主事。司辖锦衣卫。卫卒伺百官阴事,以片纸入奏即获罪,公卿大夫莫不惴恐。公行请属,狎
- 贾铉,字鼎臣,博州博平人。性纯厚,好学问。中大定十三年进士,调滕州军事判官、补尚书省令史。章宗为右丞相,深器重之,除陕西东路转运副使。上疏论
- 阿房宫赋文言文翻译《阿房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创作的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以下是“阿房宫赋文言文翻译”,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阿房宫赋唐代:
- 《左传·曹刿论战》及《宋史·岳飞传》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及参考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17~20题。(共12分)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 钱乙字仲阳,父颖善医,然嗜酒喜游,东之海上不反。乙方三岁,母前死,姑嫁吕氏,哀而收养之,长诲之医,乃告以家世。即泣,请往迹寻,凡八九反。积数
- 萧德藻原文:吴名憃2,南兰陵为寓言靳之曰3:淮右浮屠客吴4,日饮于市,醉而狂,攘臂突市人5,行者皆避。市卒以闻吴牧6,牧录而械之,为符移授五
- 张咏察奸初中课文文言文正文:张咏尚书镇蜀日,因出过委巷,闻人哭,惧而不哀,亟使讯之。云:“夫暴卒。”乃付吏穷治。吏往熟视,略不见其要害。而妻
- 归田赋张衡游都邑以永久(1),无明略以佐时(2);徒临川以羡鱼(3),俟河清乎未期(4)。感蔡子之慷慨(5),从唐生以决疑(6)。谅天道之微
- 农妇与鹜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熟视之,乃鹜也。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临去,
- 原君 黄宗羲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
- 文言文《南垣善谕》参考译文南垣善谕【原文】国朝尚书刘南垣公,告老家居。有直指使者,以饮食苛求属吏,郡县患之。 公曰:此吾门生,当开谕之。俟其
- 五年级学生写文言文看后天才女如何养成“一个是齐天孙大圣,一个是成精白蛇妖;金箍棒如龙戏水,银蛇鞭似凤穿龙。一场好斗。”一个五年级学生写出一篇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映日荷花别样红全诗赏析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李渔《饭粥》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李渔【原文】粥饭二物,为家常日用之需,其中机彀,无人不晓,焉用越俎者强为致词?然有吃紧二语,巧妇知之而不能言者,
- 《宋史·叶颙传》文言文阅读及译文叶颙,字子昂,兴化军仙游人。登绍兴元年进士第,为广州南海县主簿,摄尉。盗发,州檄巡、尉同捕,巡检获盗十余人,
评论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