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采》原文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1-03-03 18:16:47
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鞹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若乃综述性灵,敷写器象,镂心鸟迹之中,织辞鱼网之上,其为彪炳缛采明矣。故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日声文,五音是也;三日情文,五性是也。五色杂而成黼黻,五音比而成韶夏,五情发面为辞章,神理之数也。
《孝经》垂典,丧言不文,故知君子常言未尝质也。老子疾伪,故称“美言不信”,而五千精妙,则非弃美矣。庄周云“辩雕万物”,谓藻饰也;韩非云“艳采辩说”,谓绮丽也。绮丽以“艳说”,藻饰以“辩雕”,文辞之变,于斯极矣。研味孝、老,则知文质附乎情性;详览庄、韩,则见华实过乎淫侈。若择源于泾滑之流,按辔于邪正之路,亦可以驭文采矣。夫铅黛所以饰容,而盼倩生于淑姿;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情性。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
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何以明其然?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诸子之徒,心非郁陶,苟驰夸饰,鬻声钓世,此为文而造情也。故儿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而后之作者,采滥忽真,远弃风雅,近师辞赋,故体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故有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真宰弗存,翩其反矣。夫桃李不言而成蹊,有实存也;男子树兰而不芳,无其情也。夫以草木之微,依情待实,况乎文章,述志为本,言与志反,文岂足征!
是以联辞结采,将欲明理,采滥辞诡,则心理愈翳。固知翠纶桂饵,反所以失鱼。言隐荣华,殆谓此也。是以衣锦褧衣,恶文太章,贲象穷白,贵乎反本。夫能设谟以位理,拟地以置心,心定而后结音,理正而后摛藻,使文不灭质,博不溺心,正采耀乎朱蓝,间色屏于红紫,乃可谓雕琢其章,彬彬君子矣。
赞曰:言以文远,诚哉斯验。心术既形,英华乃赡。吴锦好渝,舜英徒艳。繁采寡情,味之必厌。
译文/翻译:
古代圣贤的著作,总的都称为文章,不是因为有文采,那是因为什么呢?由于水性虚柔,才有波纹荡漾;由于树体坚实,才有花朵开放,这说明外在的表现形式依附于内在的实质。虎皮豹皮如果没有斑纹,那就跟狗皮羊皮一样了;犀兕虽然有皮,但制成铠甲还要靠涂上丹漆才有色彩,可见内在的实质需要外在的表现形式。至于抒发思想感情,铺陈描写万事万物,用文字刻划内心活动,在纸上组织文辞,文章应当光彩焕发、文采繁富是很明白的了。所以构成文采的途径有三条:第一种叫形中之文,是靠青、黄、赤、白、黑五色构成的;第二种叫声中之文,是靠宫、商、角、徵、羽五音构成的;第三种叫情中之文,是靠喜、怒、哀、乐、怨五情构成的。五色相调,便会呈现漂亮的花纹;五音相配,就会形成美妙的乐曲;五情抒发,便会产生优美的辞章。这是天然的规律啊。
《孝经》传下训则,说孝子在居丧期间说话才不加文饰,因此知道君于平时说话不曾质朴无文。老子痛恨虚伪,所以他说“漂亮话不真实”,但他的《老子》一书却词句精妙,这就表明他并不是一概厌弃华美的文采。庄周说“巧妙的言辞能雕饰万物”,指的是用辞藻来修饰;韩非子说“以华丽漂亮的言辞为美”,说的是有文采。用艳丽的言辞使文章达到绮丽,用巧言的雕饰使文章达到藻饰,文学语言的变化,至此已达到极端了。研究体味《孝经》和《老子》的意思,便可知文章华美或质朴都应依附于人的思想感情。细看庄周和韩非的话,就知道华丽和朴质的关系处理不当,错在追求过分的艳丽。如果能在清浊之流上选择清流,能在邪正之路上选取正道,就可以在写文章时驾驭文采了。那铅粉和青黛是用来修饰容貌的,但女子的美目巧笑却来启天生的美丽姿质;文采是用来修饰语言的,但文章的美妙动人却本于思想感情的自然。所以思想感情是文采的经线,言辞是思想内容的纬线。只有经线正了,用纬线才能织成布帛;只有思想内容确立了,语言才能通达流畅。这是作文章的根本法则。
从前《诗经》的作者写的诗歌,是为了抒发感情而创作作品;后来的辞赋家写作辞赋,是为了创作而故意造作感情。凭什么知道他们是这样的呢?因为《诗经》的产生,是由于诗人心中蓄积了愤懑不平之气,因而吟唱出来,用以讽劝那些在上位的人,这就是为了抒发感情才创作文艺作品。后代辞赋家之流,胸中本来就没有感情郁结,却随意施展夸张文饰的手法,借此沽名钓誉,这就是为了创作才造作感情。所以为了抒发感情而写的作品,语言简练而真实;为作文而造作感情的作品,文辞繁杂且空泛失真。可是后来的作者却采用浮泛的语言,忽视真情实感,抛弃了古代《诗经》的传统,效法近世辞赋的弊病,因此表现真实感情的作品日渐稀少,片面追求词藻华丽的篇章却越来越多。所以有人热中于高官厚禄,却空泛地吟咏田园的隐居生活;心里老是牵挂着繁忙庸俗的政务,却空洞地描述尘吐之外的情趣。真情实感没有一点,写的跟想的恰好相反。桃李从不自夸,人们自然会在树下踩出一条条小路,那是由于枝头有果实存在。相传男子种出的兰花不能发出幽香,那是由于他们没有细腻的感情。象草木那样微小的事物,尚且要依赖感情依靠果实,何况文章,以抒情述志为本。写的作品与自己的心志完全相反,这样的作品难道值得效法!
因此连缀文辞运用文采,为的是要表达思想;要是文彩浮滥、言辞虚伪,那么思想内容会被遮蔽得愈加模糊。要知道用翡翠羽毛来做钓丝,用肉桂来作钓饵,反而是的不到鱼的原因。(庄子所说的)“言语的真义被文采所掩盖”,大概指的就是这种现象吧。所以有人穿着锦衣,外面还要再罩上一件单衣,是因为讨厌文彩过于显露;贲卦的最后一爻是白,这就说明事物贵在回复到朴质的本性。如果能够根据创作的规范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安排妥善,在拟定文章的要求时把要抒发的感情处理妥当,感情明确了然后遣词造句,思想确定了然后铺陈词藻,使华美的文采不致遮盖文章的内容,渊博的征引不致淹没真情,使蓝和朱红等正色鲜明夺目,紫和粉红等间色排除不要,这才可以称得上是既有文采又有美质的好文章。
赞曰:言辞凭借文采才能传播久远,确实呀,这是一个经得起验证的真理。内心活动真实地表现出来了,文采才能丰富多彩。过于华丽的吴锦容易变色,朝开暮落的木槿花徒然娇艳,只有繁丽文采却缺乏真情实感的作品,品味起来,一定令人生厌。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清史稿文言文原文和翻译原文:赵国祚,汉军镶红旗人。父一鹤,太祖时来归。天聪间,授三等甲喇章京。国祚其次子也。初授牛录额真,屯田义州。从征黑龙
- 文言文选段练习附答案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文选段,完成第1——5题。【甲】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
- 十一年,高后诛淮阴侯(韩信),(黥)布因心恐。阴令人部聚兵,候伺旁郡警急。 布所幸姬疾,请就医,医家与中大夫贲赫对门,姬数如医家,贲赫自以为
- 新五代史原文:贺瑰,字光远,濮州人也。事郓州朱宣为都指挥使。梁太祖攻朱瑾于兖州,宣遣瑰与何怀宝、柳存等以兵万人救兖州,瑰趋待宾馆,欲绝梁饷道
- 静中观心,真妄毕见文言文原文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觉妄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既觉真现而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忸。译文夜深人静,万籁俱寂
- 范公讳仲淹,字希文,世家苏州。公生二岁而孤,母夫人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家世,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自刻益苦。居五年,大通六
- 小升初语文文言文训练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
- 求知之道文言文翻译求知之道是一篇告诉我们学习的方法或掌握知识的方法的文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求知之道文言文翻译,仅供参考!求知之道文言文人非圣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原文言文阅读及翻译原文阅读: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铜雀台赋文言文字词翻译《铜雀台赋》是东汉末年曹植在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邺城铜雀台落成时所作,为汉赋中的经典作品,文辞华美。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
- 何玮,何伯祥之子,袭父职,知易州.从围襄樊,宋将夏贵率舟师来救, 玮时建营于城东北,当其冲.贵兵纵火焚北关,遂进逼玮,万户脱因不花等呼玮入城
- 文言文教学要重视哪些问题1 、有意识多增加诵读、背诵的环节。诵读、背诵可以增强语感,进而理解文意,同时也可以在写作用、引用,缘此,辨明字音,
- 《反经·变通》文言文《反经·变通》作者:赵蕤孙子曰:“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何以明之?魏与赵攻韩,齐田忌为将而救之,直走大梁。魏将庞涓
- 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编晏子为齐相,出。其御者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
- 一屠暮行文言文注释及翻译【原文】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出不去,但思无计可以死之。惟
- 敷山记 (元)戴表元昔予尝读晋人《绝交书》、《誓墓文》,心诚怪之。以为诸公酣咏山林,沉溷乡井,亦云过矣。久之叹曰:嗟乎!士大夫心知材业无所益
- 《资治通鉴后梁纪后梁纪一》文言文《资治通鉴后梁纪后梁纪一》作者:司马光起强圉单阏,尽著雍执徐七月,凡一年有奇。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上◎ 开平元
- 《柳子厚墓志铭》文言文翻译引导语:学好文言文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看的懂文言文,只有看懂,才能学好,那么相关的《柳子厚墓志铭》的翻译哪里有呢?接
- 复多尔衮书文言文翻译复多尔衮书史可法大明国督师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可法顿首谨启大清国摄政王殿下:南中向接好音,法随遣使问讯吴大将军,未敢遽
- 翠柳(清)曹衍东维扬汪本,以手谈①自诩。尝游于京洛缙绅间,曾见赏于吴桥某大司马,因称“棋汪”。由是一枰之上,方罫之间,闻汪生之风者,可以不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