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方苞《王生墓志铭》原文及翻译

方苞《王生墓志铭》原文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1-03-18 08:10:39 

标签:

方苞

原文:

雍正元年冬十有二月,余病不能兴。闻王生兆符蹶而苏,舆疾往视,与之语,神气若未动,越三日而死。呜呼!是吾友崑绳之子也。
兆符从余游,在丙子之春。余在京师,馆于汪氏,崑绳馆于王氏,使兆符来学,次汪氏马队旁。危坐默诵,阒qù若无人。方盛暑,日三至三返,不纳汪氏勺饮。
其后崑绳弃家漫游,兆符自天津迁金坛,复从余于白下。崑绳尝语余曰:“兆符视子犹父也。吾执友惟子及刚主,吾使事刚主,日:‘ 符于方子之学,未之能竟也。’”弱冠为诸生,南迁遂弃去。逾四十,以糊口至京师。或劝以应举,庚子举京兆,明年成进士。或馈之金,使速仕以养母。余曰:“用此买田而耕,则母可养,学可殖,而先人之绪论可终竟矣。”兆符蹙然,趣余为书抵馈金者。及报【报告,答复】诏【告诉】,而死已弥月矣。
方兆符之南迁也,以稚齿独身,将母及女兄弟陆行水涉三千里。及崑绳既殁,奔走四方,未尝旬月宁居。而其母老病,暴怒不时。常恐妻女仆婢,久不能堪,而在视不尽其诚,故身在外,忧常在家。又虑年日长,学不殖,而矻矻【k勤勉不懈的样子】于人事丛杂中。是以心力耗竭,形神瘀伤,一发而不可救药也。
余与崑绳交最先,既而得刚主,三人者所学不同,而志相得,其游如家人。刚主之长子习仁,亦从余游。辛丑秋,刚主使卜居于江南而道死。自习仁之死,三人子姓中,质行无可望者矣。今又重以兆符,而文学义理,可与深言者亦鲜矣。
兆符性孤特,虽其父故交既宦达,察其意色,少异于前,即不肯再见。而行身端直,又以文学知名。故其疾也,闻者皆忧之;其死也,皆惜之。兆符渴葬先世兆域,而母及妻子在江南。葬事毕,士友南还者,为纪其家;留京师者,分年而主墓祭。虽兆符意气所感召,抑其祖父节概风声宿留于人心者不可泯也。兆符年四十有五,所排纂《周官》及诗文若干卷,蒋君湘帆为编录而藏之,以俟其孤之长而授焉。

译文/翻译:

雍正元年冬十二月,我生病无法起床。听到王兆符先生晕倒后又苏醒过来,我赶紧乘轿去看望他,与他交流,他的精神气息好像没有变化,三天后就去世了。唉,他是我朋友王崑绳的儿子。
王兆符与我交往,是在丙子年的春天。我在京城时,我在姓汪的人家开学馆,王崑绳住在王家,让王兆符来向我求教,住在汪家的马队旁,端正地坐着默默地记诵,寂静得像没人一样。正是盛夏时节,每天三次往返,不接受汪家一勺的汤水。
后来王崑绳离家随意游玩,王兆符从天津迁居到金坛,又在南京跟从我学习。王崑绳曾经对我说:“兆符对待你就像对待父亲。我志同道合的朋友只有你和李刚主,我让他跟随李刚主学习,他说:‘ 我对于方先生的学问,还未能学完呢。’”王兆符成人后成了县学的生员,迁居到南方后就离我而去了。过了四十岁,因为谋生来到京城。有人劝他参加乡试,庚子年考中了京城地区的举人,第二年考中了进士。有人赠送他钱物,让他赶快做官来奉养母亲。我说:“用这钱买田来耕种,那么母亲就可以奉养,学问可以增长,前人的学术著作可以穷尽了。”兆符忧愁不悦,催促我写文章给赠送的钱物的人(说明情况)。等到有了回复,而他已经去世满一个月了。
在兆符刚刚南迁时,凭着少年之身,独自一人,带着母亲及姐姐妹妹跋山涉水三千里。等到王崑绳去世后,四方奔波,未曾有十天半月的安居。而他的母亲年老多病,时不时地生气。常常担心妻子儿女身边奴婢,时间长了无法忍受,因而在照看母亲时不能竭尽诚心,所以身在他乡,总是担心家里。又担心年岁一天天增长,学问没有长进,却在繁杂的人事中勤勉不懈。因此心力耗尽,身形精神郁积成病,一旦发作就不可救治了。
我和崑绳结交最早,不久又结识了刚主,三个人所学习的内容不同,但是志趣相投,三人的交情犹如一家人。刚主的长子习仁,也与我交往。辛丑年秋,刚主让习仁到江南选择地方居住,却在路上去世。自从习仁去世之后,三人的后辈中,禀性德行没有可以期望的了。现在又加上兆符去世,那么在文学义理方面,可以与之深入交流的对象也很少了。
兆符的性格孤傲独特,即使是他的父亲的老朋友已经官位显达,如果看到他们的神色与以往稍有不同,就不肯再见到他们了。他立身处世端方正直,并且凭借文学才能闻名于世,所以他生了病,听说的人都为他担忧,他去世后,众人都对他感到可惜。兆符希望葬在先人的墓地,可是母亲和妻子儿女却生活在江南。葬礼结束,回到南方的读书人中朋友,为他经营家庭,留在京城的朋友,分配好年份主办墓地的祭扫。虽然是被兆符的志向气概感召,但是他的祖父长久留在人们心中的操守气概和声望(所起的作用)也不可以被泯灭。王兆符享年四十五岁,所编撰的《周官》以及若干卷诗文,蒋湘帆先生为他编录好并收藏起来。来等待他的儿子长大后交给他。
(节选自《望溪文集》)
方苞《王生墓志铭》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中学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也。安为人严重有威,见敬于州里。初为县功曹,奉檄诣从事,从事因
  • 宋书原文:谢灵运,陈郡阳夏人也。租玄,晋车骑将军。父瑛,生而不慧,为秘书郎,蚤亡。 太祖登祚,诛徐羡之等,征为秘书监,再召不起,上
  • 祖无择,字择之,上蔡人。进士高第。历知南康军、海州,提点淮南广东刑狱、广南转运使,入直集贤院。时拟封孔子后为文宣公,无择言:“前代所封曰宗圣
  • 清平乐  作者:辛弃疾 村居 屋檐低,茅舍小。小溪潺潺,岸上长满了茵茵绿草。一阵吴音,絮絮叨叨,还带
  • 高中金安节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以及解析译文金安节,字彦亨,歙州休宁人。资颖悟,日记千言,博洽经史,尤精于《易》。宣和六年,由太学擢进士第,调
  • 象虎文言文翻译及答案导语:如何在紧张的考场上读懂一篇文言文,解答好题目,并拿到其中的绝大多数分数呢?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象虎文言文翻译及答
  • 智伯索地于魏宣子,魏宣子弗予。任章曰:“何故不予?”宣子曰:“无故请地,故弗予。”任章曰:“无故索地,邻国必恐。彼重欲无厌。天下必惧,君予之
  •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分享1、【为】(一)动词。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
  • 司马光《谏院题名记》选自《古文观止》,论述了谏官的职责与重要性。作者认为向皇帝进谏是很重要的事情,所以要设立谏官。【原文】  古者
  • 古诗文名句情景默写训练71、《阿房宫赋》一文中,运用比喻的修辞,以质问的语气,强烈抨击秦统治者残民以自肥的两句是“,”。72、《离骚》中,用
  • (甲)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
  • 金史原文:胡砺,字元化,磁州武安人。少嗜学。天会间,大军下河北,砺为军士所掠,行至燕,亡匿香山寺,与佣保杂处。韩昉见而异之,使赋诗以见志,砺
  • 文言文阅读之灵隐寺灵隐寺僧某,以茶得名,铛臼①皆精。然所蓄茶有数等,恒视客之贵贱以为烹献;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一日,有贵官至
  • 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秦昭王四十年,太子死。其四十二年,以其次子安国君为太子。安国君有子二十余人。安国君有所甚爱姬
  •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七十二文言文起阏逢执徐六月,尽强圉协洽三月,凡二年有奇。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下之上中和四年甲辰,公元八八四年六月,壬辰,东川留
  • 文言文断句技巧与方法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研读短文,理解文段的大意。熟读精思,理解内容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准。我
  • 申公者,鲁人也。高祖过鲁,申公以弟子从师入见高祖于鲁南宫。吕太后时,申公游学长安,与刘郢同师。已而郢为楚王,令申公傅其太子戊。戊不好学,疾申
  • 初中课外文言文的复习要点1.考查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诵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具体要求:(1)了解
  • 杜牧《樊川文集》原文:新罗人张保皋、郑年者,自其国来徐州,为军中小将。保皋年三十,年少十岁,兄呼保皋。俱善斗战,骑而挥枪,其本国与徐州无有能
  • 朱桓传语文文言文阅读朱桓字休穆,吴郡吴人也。孙权为将军,桓给事幕府,除余姚长。往遇疫疠,谷食荒贵,桓分部良吏,隐亲医药,飱粥相继,士民感戴之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