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郊祖朝上书》原文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5-13 07:15:26
标签:
说苑
原文:
晋献公之时,东郭民有祖朝者,上书献公曰:“草茅臣①东郭民祖朝,愿请闻国家之计。”
献公使使出告之曰:“肉食者②已虑之矣,藿食者③尚何与④焉?”
祖朝对曰:“设使⑤食肉者一旦失计于庙堂之上,若臣等藿食者,宁⑥得无⑦肝胆涂地⑧于中原之野与⑨?其祸亦及臣之身。臣与有其忧深。臣安⑩得无与国家之计乎?”
注释:
草茅臣:在野未出仕的人。
肉食者:指朝中官员。
藿(huò)食者:指平民百姓。藿食,以豆叶为食,指粗食。
与:参与。
设使:假如,如果。
宁:岂,难道。
得无:能不,岂不。
肝胆涂地:指惨死,现为成语。
与:相当于“吗”。
安:表示疑问,相当于“岂”、“怎么”。
译文/翻译:
晋献公的时候,都城东郊的百姓中有个叫祖朝的人,给晋献公上书说:“我是东郊的平民百姓祖朝,我想听听国家治理的方针大计。”
晋献公派人出来告诉祖朝说:“朝廷的官员已经考虑这些事了,老百姓为什么还要参与呢?”
祖朝回答说:“假如官员在朝中一旦做出错误的决策,像我这样的百姓,难道不会惨死于中原的土地之上吗?这种灾祸也会降临到我的身上。我对此有很深的忧虑,怎能不关心国家的决策呢?”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新唐书原文:韦安石,京兆万年人。曾祖孝宽,为周大司空、郧国公。祖津,隋大业末为民部侍郎,与元文都等留守洛,拒李密,战于东门,为密禽。后王世充
- 宋史原文: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人也。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
- 壮士缚虎文言文翻译《壮士缚虎》出自于沈起凤的《谐铎》的一篇文言小说。告诉人们人有所长,寸有所短。能打虎的人不一定能缚猫,反之亦然。应扬长避短
- 王忠嗣,华州郑人。父战死,忠嗣时年九岁,入见帝,伏地号泣,帝抚之曰:“此去病孤也,须壮而将之。”更赐今名,养禁中。肃宗为忠王,帝使与游。及长
- 祖莹夜读文言文翻译祖莹夜读是记叙了祖莹自幼夜以继日勤奋苦读的事迹,说明了只要勤奋好学,就能学有所成。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祖莹夜读文言文翻译,
-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之三国志阅读课外文言语段,完成问题。遇①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②。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③。人有从学者,
- 口技文言文重点翻译《口技》是一篇清朝初年的散文,写的是一场精彩逼真的口技表演,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口技文言文重点翻译,一起来看一下吧。《口技》
- 文言文蹇材望伪态阅读理解蹇材望伪态【原文】:蹇(jiǎn)材望,蜀人,为湖州倅。北兵之将至也,蹇毅然自誓必死,乃作大锡牌,镌其上曰:大宋忠臣
- 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案文言文教学是中学阶段教学的难点。学生对文言文往往没有正确的认识,甚至有的学生把文言文称作第二外语,这不能不说是文言文教学的
- 明史原文:杨慎,字用修,新都人,少师廷和子也。年二十四,举正德六年殿试第一,授翰林修撰。丁继母忧,服阕起故官。十二年八月,武宗微行,始出居庸
- 初中语文文言文复习课听评课反思周三在七(4)听了徐老师的.一节文言文复习课,发觉徐老师的课改理念转变非常快,整堂课体现了孙祖中学的课堂教学模
-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分享句子翻译是文言文考查的重点,翻译时要落实到字词和句式上。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分享,希望对你有帮
- 《明史·陈登云传》文言文原文与翻译原文: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进士,出鄢陵知县,征授御史,出接辽东,疏陈安攘十册,又请速首功之赏,
- 《韩非子·难一》寓言故事原文:楚人有鬻矛与盾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
- 初中文言文阅读:旧唐书程务挺传程务挺,洺州平恩人也。父名振大业末仕窦建德为普乐令甚有能名诸贼不敢犯其境后历晋蒲二州刺史龙朔二年卒赠右卫大将军
- 高中文言文阅读题目及答案译文详解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和凝,字成绩,郓州须昌人也。其九世祖逢尧为唐监察御史,其后世遂不复宦学。凝父矩
- 史记原文:周勃卒,文帝感其功,诏择其子最贤者,人举亚夫,遂荫亚夫条侯为续。后元六年,匈奴大入边,亚夫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细柳,先驱至,不得
- 让诵读成为文言文高效教学的引擎少教多学的思想自古就有,《论语》中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论述,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
- 苏辙原文: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溢,蔑南市,登北岸,败刺史府门。盐酒税治舍,俯江之漘①,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
- 不识自家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是一种练习,同学们,我们看看下面的不识自家文言文翻译吧!不识自家文言文翻译曩有愚者,常于户外县履为志。一日出户,
评论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