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奉和御製中和节原文 诗词名句

奉和御製中和节

作者:夏竦 朝代:宋代

奉和御製中和节原文

中春遘初吉,嘉节著芳名。
习习微和扇,欣欣万物荣。
云融才化鹤,谷暖已迁莺。
朝野多欢日,风谣会颂声。

诗词问答

问:奉和御製中和节的作者是谁?答:夏竦
问:奉和御製中和节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夏竦的名句有哪些?答:夏竦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中春

指农历二月十五日。这天是春季的正中,故称。 唐 徐凝 《二月望日》诗:“长短一年相似夜,中秋未必胜中春。”

指春季的第二个月。《周礼·天官·内宰》:“中春,詔后帅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史记·秦始皇本纪》:“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张守节 正义:“中音仲。古者帝王巡狩,常以中月。” 唐 杜牧 《怀钟陵旧游》诗之二:“ 滕阁 中春綺席开,柘枝蛮鼓殷晴雷。” 林纾 《记水乐洞》:“中春草木敷緑,弥望蓬蓬。”

初吉

(1).初时吉利。《易·既济》:“初吉终乱。《彖》曰……‘初吉’,柔得中也。” 高亨 注:“封辞云‘初吉’者,因臣下在初时得正中之道,故吉也。”

(2).朔日,即阴历初一日。《诗·小雅·小明》:“二月初吉,载离寒暑。” 毛 传:“初吉,朔日也。”一说自朔日至上弦(初八日)为“初吉”。见 王国维 《观堂集林·生霸死霸考》。 唐 杜甫 《北征》诗:“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 浦起龙 心解:“初吉,朔日也。”

嘉节

美好的节日。 三国 魏 曹植 《冬至献袜颂表》:“千载昌期,一阳嘉节,四方交泰,万物昭苏。” 唐 韩愈 《荐士》诗:“霜风破佳菊,嘉节迫吹帽。” 清 周亮工 《除夕向芝麓借书守岁用七十老人朱静一韵》之一:“老友 定山 残衲子,嘉节念客不为欢。”

芳名

(1) 敬辞,称年轻女子的名字

(2) 美好的名声

芳名永垂

习习

(1).频频飞动貌。《楚辞·九辩》:“驂白霓之习习兮,歷群灵之丰丰。” 朱熹 集注:“习习,飞动貌。” 晋 左思 《咏史》之八:“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 唐 卢照邻 《释疾文·命曰》:“野有鹿兮其角兟兟,林有鸟兮其羽习习。”

(2).微风和煦貌。《诗·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毛 传:“习习,和舒貌。” 唐 吴筠 《游仙》诗之十六:“灵风生太漠,习习吹人襟。”《儒林外史》第三三回:“趁著这春光融融,和风习习,凭在栏杆上,留连痛饮。” 冰心 《寄小读者》七:“凉风习习,舟如冰上行。”

(3).盛多貌。 汉 蔡邕 《陈留太守胡公碑》:“祁祁我君,习习冠盖。”《文选·左思<魏都赋>》:“习习冠盖,莘莘蒸徒。” 张铣 注:“习习,盛也。”

(4).清雅和谐貌。 汉 傅毅 《舞赋》:“或有矜容爱仪,洋洋习习。”《文选·嵇康<琴赋>》:“洋洋习习,声烈遐布。” 李周翰 注:“洋洋习习,清雅貌。”

(5).形容辛辣、痛痒等感觉。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药议》:“细辛出 华山 ,极细而直,深紫色,味极辛,嚼之习习如﹝生﹞椒,其辛更甚於椒。”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武孝廉》:“ 石 觉森寒如浇氷水,喉中习习作痒。”

(6).象声词。 唐 陈润 《宿北乐馆》诗:“溪流潺潺雨习习,灯影山光满窗入。” 沉从文 《边城》十一:“草丛里绿色蚱蜢各处飞着,翅膀搏动空气时,习习作声。”

微和

(1).轻微的暖气。 晋 陶潜 《拟古》诗之七:“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 唐 方干 《闰春》诗:“羃羃復苍苍,微和傍早阳。” 清 黄遵宪 《春夜招乡人饮》诗:“春风漾微和,吹断帘前雪。”

(2).稍为暖和。 唐 元稹 《和乐天早春见寄》:“雨香云澹觉微和,谁送春声入棹歌。”

欣欣

(1) 高兴自得的样子

欣欣然有喜色。——《孟子·梁惠王下》

(2) 草木茂盛的样子

欣欣向荣

万物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万物生光辉。——《乐府诗集·长歌行》

善万物之得时。——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反侧于万物。——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万物莫不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化鹤

成仙;人死亡的隐语

丁令威学道,后化鹤归 辽。——《搜神后记》

迁莺

亦作“ 迁鸎 ”。 1.谓黄莺飞升移居高树。 南朝 陈 阳慎 《从驾祀麓山庙》诗:“櫩巢始入燕,轩树已迁鶯。” 唐 李商隐 《思归》诗:“旧居连上苑,时节正迁鶯。”

(2).指迁升飞翔的黄莺。 唐 王维 《白鹦鹉赋》:“深笼久闭,乔木长违,儻见借其羽翼,与迁鶯而共飞。” 宋 陈造 《闲居》诗之一:“红糝紫蕤今次第,迁鶯来燕费商量。”

(3).喻登第。 唐 李商隐 《喜舍弟羲叟及第上礼部魏公》诗:“朝满迁鶯侣,门多吐凤才。” 唐 韦绚 《刘宾客嘉话录》:“今谓进士登第为迁鸎者久矣,盖自《毛诗·伐木篇》。” 宋 王禹偁 《商州进士张齐说将赴春闱再赋一章用伸赠别》:“七牓御前搜俊造, 商州 终未识迁鶯。”

(4).喻升官。 唐 苏味道 《使岭南闻崔马二御史并拜台郎》诗:“振鷺齐飞日,迁鶯远听闻。” 唐 骆宾王 《同辛簿简仰酬思玄上人林泉》诗之三:“客有迁鸎处,人无结駟来。” 唐 李邃 《卢夫人崔氏墓志》:“﹝ 李邃 ﹞沉困名场垂二十载,无路迁鸎,终随退鶂。” 清 唐孙华 《同年杨昆涛侍御挽诗》之一:“近得迁鶯信,俄占止鵩凶。”

朝野

朝廷和民间,现指政府方面和非政府方面

风谣

古代指民谣或风俗歌谣。

颂声

歌颂赞美之声。《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什一行而颂声作矣。” 何休 注:“颂声者,太平歌颂之声。帝王之高致也。” 汉 扬雄 《法言·孝至》:“ 周康 之时,颂声作乎下。”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彷彿风尘,用垂颂声。”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释正觉,朝代:宋代
    且道是何面觜,刚地无风浪起。默默閒自照心,了了倚谁传髓。白鸥暮落烟沙秋,寒卧芦华明月里。
  • 作者:度正,朝代:宋代
    自洛而闽幸有传,更相私淑百馀年。面言犹及金为口,手墨何妨锦作笺。在昔见闻迷卓约,至今鑚仰叹高坚。分明太极图中意,更续源源付后贤。
  • 作者:释德洪,朝代:宋代

    萧萧暑雨过,空山成夜晴。

    月出东南峰,娟娟风露清。

    飞萤自开合,寒蝉亦悲鸣。

    兴来忽独往,听此落涧声。

    永怀西湖上,绝景玉壶明。

    松际翛然姿,振策自经行。

    即欲呼就语,忽隔千里程。

    何时径寻子,夜航过临平。

    呼猿何足道,摩云亦虚名。

    未若择法眼,能识廓然兄。

    应知像教末, * 欲攲倾。

    谈笑复一出,要使万世惊。

    灯火作朝夕,已有相似情。

    愿随人天会,仰看辩纵横。

  • 作者:王昌龄,朝代:唐代
    县职如长缨,终日检我身。平明趋郡府,不得展故人。故人念江湖,富贵如埃尘。迹在戎府掾,心游天台春。独立浦边鹤,白云长相亲。南风忽至吴,分散还入秦。寒夜天光白,海净月色真。对坐论岁暮,弦悲岂无因。平生驱驰分,非谓杯酒仁。出处两不合,忠贞何由伸。看君孤舟去,且欲歌垂纶。
  • 作者:贾岛,朝代:唐代
    环炉促席复持杯,松院双扉向月开。座上同声半先达,名山独入此心来。
  • 作者:周紫芝,朝代:宋代
    雾帐兰衾暖,薰炉宝篆浓。眼波犹带睡朦胧。卧听晓来双燕、语春风。螺浅欢馀黛,霞销枕处红。断云飞雨怕匆匆。欲去且留情绪、两冲冲。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雨叶玲珑晓日明,经旬风雨得初晴。欹眠歇尽人间念,时听幽禽一两声。
  • 作者:宋之问,朝代:唐代
    高岭逼星河,乘舆此日过。野含时雨润,山杂夏云多。睿藻光岩穴,宸襟洽薜萝。悠然小天下,归路满笙歌。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剑佩归朝矍铄翁,番巢单骑志何雄!功志淮蔡无惭李,翼奋渑池不独冯。早建奇勋能鼓勇,重颁上爵特褒忠。西南保障资猷略,前席敷陈每日中。
  • 作者:尤干臣,朝代:清代

    邹母仪方,班昭壸范;

    泰媖后福,罗郁大年。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