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题载主簿德成尽得楼原文 诗词名句

题载主簿德成尽得楼

作者:曾丰 朝代:宋代

题载主簿德成尽得楼原文

楼与主人俱卓然,主人步更与楼迁。
面前加辟山河地,头上增高日月天。
指顾大千俄可度,拊循方寸浩无边。
校讎所得孰多寡,万物支离我混全。

诗词问答

问:题载主簿德成尽得楼的作者是谁?答:曾丰
问:题载主簿德成尽得楼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曾丰的名句有哪些?答:曾丰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主人

(1) 在社交或商业活动中接待客人或顾客的人

抵主人所。——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逆旅主人。——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财物的所有人

无罪于主人。——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3) 权力的所有人;有其他人为其工作或在他手下工作的人;狗、马等的所有者

国家的主人

主人与仆人

打狗也得看主人

(4) 接待宾客的人

主人下马客在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

主人忘归客不发。

卓然

卓越;突出

面前

跟前;面对着的地方

他来到国王面前

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很艰巨

山河

山岭和河流,指国家的疆土

锦锈山河

头上

(1).头的上方;头顶。 五代 齐己 《荆渚感怀寄僧达禅弟》诗之二:“春残相忆 荆江 岸,一隻杜鹃头上啼。” 许杰 《惨雾》下:“村上的妇人们……恐怕恶魔在他们的头上回旋着,正如强悍的老鹰一般,转瞬间把他们的生命如打小鸡一般的啄去。”

(2).指时候,时间的某一点。《初刻拍案惊奇》卷六:“ 巫娘子 取一块来喫,又輭又甜,况是飢饿头上,不觉一连喫了几块。”《红楼梦》第八十回:“ 香菱 説到热闹头上,忘了忌讳。” 高延昌 《我的朋友》一:“到第五天头上,老师就叫 靳秀兰 去看车。”

(3).先,前头。《 * 词话》第六九回:“説在头上,就是爹赏的这银子,小媳妇也不敢领去,寧可领了爹言语,对太太説就是了。”

(4).方位词。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我向这筵席头上整扮,做一箇缝了口的撮合山。” 王西彦 《一个小人物的愤怒》:“现在,同样神圣的义务轮到自己头上来了。” 汪曾祺 《七里茶坊》:“为什么找到我头上呢?说是以前去了两拨人,都闹了意见回来了。”

增高

(1) 在原有高度的基础上再加高

该楼房比设计略有增高

(2) 水平、数质、程度等比原来高

地温增高

月天

(1).见“ 月天子 ”。

(2).指月亮或月光。 唐 皮日休 《华山炼师所居》诗:“深夜寂寥存想歇,月天时下草堂来。” 宋 陆游 《山园杂咏》之一:“花径糝红供晚醉,月天生晕作春寒。”

指顾

(1).手指目视;指点顾盼。《汉书·律历志上》:“指顾取象,然后阴阳万物靡不条鬯该成。”《旧唐书·郑畋传》:“臣始仕从戎,爰承指顾,稟三令五申之戒,预一匡九合之谋。”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江右游日记》:“先躋峯攀磴里许,而至絶顶,则南瞰 西华 ,东瞰夹壁,西瞰南溪,北瞰城邑,皆在指顾。” 清 陈维崧 《喜迁莺·排闷》词:“凭高指顾,叹野水增波,故陵无树。”

(2).一指一瞥之间。形容时间的短暂、迅速。 汉 班固 《东都赋》:“指顾倏忽,获车已实。” 宋 苏轼 《乞诏边吏无进取及论鬼章事宜札子》:“边臣贾勇,争欲立功,以为 河 南之地,指顾可得。” 明 陆粲 《庚巳编·神丹》:“女每有所须,虽远方非时之物,一指顾间可致。” * 《攻克石门》诗:“ 石门 封锁 太行山 ,勇士掀开指顾间。”

(3).犹指挥。《新唐书·赵犫传》:“自号令指顾,羣儿无敢乱。” 元 郑光祖 《伊尹耕莘》第三折:“望贤士运神机,施妙策,指顾三军,保乾坤奠安。”参见“ 指挥 ”。

大千

“ 大千世界 ”的省称。 晋 道恒 《释驳论》:“故神暉一震,则感动大千。” 宋 苏轼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诗:“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赵朴初 《满庭芳·为人民大会堂作》词:“气吞大千, 天安门 外, 泰岱 壮严。”

拊循

(1).亦作“ 拊巡 ”。安抚;抚慰。《荀子·富国》:“垂事养民,拊循之,唲呕之。” 杨倞 注:“拊循,慰悦之也。”《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勾践 自 会稽 归七年,拊循其士民,士民欲用以报 吴 。” 南朝 宋 颜延之 《阳给事诔》:“勉慰痍伤,拊巡饿渴。” 宋 司马光 《横山札子》:“伏望陛下且以拊循百姓为先,以征伐四夷为后。” 明 归有光 《通政使司张公墓表》:“至则减损户徭,拊循流亡。”

(2).护养。《荀子·王制》:“兵革器械者,彼将日日暴露毁折之中原;我今将修饰之,拊循之,掩盖之於府库。” 宋 李纲 《与吕相公书》:“州县残破,民力凋弊,非假以岁月,拊循整葺,未易就绪。”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上》:“又上世习於战鬭钞暴,而拥众多者常胜,其遇外族亡命,常尉荐拊循之,以为己子。”

(3).训练;调度。《史记·淮阴侯列传》:“且 信 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 宋 陈亮 《酌古论·韩信》:“且 信 之精兵已诣 滎阳 ,而所存者皆非素拊循之兵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史条陈》:“查北洋所练第一、二、三、四、五、六镇,均係 袁世凯 旧部,拊循多年,将士用命。”

方寸

(1) 一寸的平方大小

方寸之地起波澜

(2) 一平方寸

(3) ∶心神。语出《三国志》:徐庶母亲被曹操抓去,徐指着胸口对刘备说:“方寸乱矣!”

无边

没有边际

无边界框

所得

指所获得的东西

所得无几

多寡

多少

自由民按他们财产的多寡分成若干等级

万物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万物生光辉。——《乐府诗集·长歌行》

善万物之得时。——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反侧于万物。——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万物莫不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支离

(1) 分散;残缺;没有条理

支离破碎

(2) 瘦弱;衰弱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危固,朝代:宋代
    覆船山色翠峨峨,栽石藏云不厌多。达理禅师超彼岸,莫疑身外有风波。
  • 作者:沈辽,朝代:宋代
    昔年持檄向朔方,九月踏冰渡河梁。夜入铜台天欲雪,北风惨淡沙尘黄。今年江南秋已半,出送车骑江之阳。江边宾从坐挥汗,赤日挂木鸣蜩螗。欲知朔南气候异,由来道路山川长。使君腰组上北道,一亭一堠遥相望。出近入劳岂知远,方舟结驷本不忙。往时尊公帅陜右,名姓久已威戎羌。想闻公子千骑出,北部应已逃名王。青榆白柳千里肃,谁敢牧马来边疆。当时公子面如月,尔来使君须带霜。明年朔方春雪冻,为忆江南梅萼芳。平居秋浦钓赪鲤,何如榆关封白羊。朝廷太平四方静,圣武神功由庙堂。三年瓜期当受代,指麾舍人催治装。疏公欲向九华老,野夫相望齐山旁。
  • 作者:任希夷,朝代:宋代
    温温和气袭龙斿,薄晚轻云忽便收。穆若清躬升午陛,烂然华月满圆丘。烛光不动风前影,星彩交辉冕上旒。拜贶益恭形圣语,卜年增永禄增遒。
  • 作者:苏辙,朝代:宋代
    老人平生,以书为累。夜灯照帷,未晓而起。百骸未病,两目告瘁。决明虽良,何补於是。
  • 作者:伍瑞隆,朝代:明代

    几回妆罢倚阑干,脉脉幽肠欲语难。

    乍挟鸾凰花里伴,因成云雨梦中欢。

    情深忍落他人后,兴剧难 * 晌单。

    柳叶弱垂鸳枕净,莲心惊簇指尖寒。

    金盘浪拍胭脂湿,玉麈风生雨露宽。

    同是有怀贪夜永,可能无事待春残。

    狂来巳拚花争笑,倦去何妨镜就看。

    他日青楼倘相忆,为言兹会未应阑。

  • 作者:佚名,朝代:唐代

    自从离别守空闺,遥闻征战赴云梯。夜夜思君辽海北,
    年年弃妾渭桥西。阳春白日照空暖,紫燕衔花向庭满。
    彩鸾琴里怨声多,飞鹊镜前妆梳断。谁家夫婿不从征,
    应是渔阳别有情。莫道红颜燕地少,家家还似洛阳城。
    旦逐新人殊未归,还令秋至夜霜飞。北斗星前横旅雁,
    南楼月下捣寒衣。夜深闻雁肠欲绝,独坐缝衣灯又灭。
    暗啼罗帐空自怜,梦度阳关向谁说。每怜容貌宛如神,
    如何薄命不如人。待君朝夕燕山至,好作明年杨柳春。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稚圭文孰移于赵,我此省方非隐沦。

    老尹却云看山似,忆其语亦忆其人。

  • 作者:韩淲,朝代:宋代
    山凹春生,探梅只道今年早。暗香迎晓。人与花能好。岁岁持杯,天地同难老。须吟啸。放开怀抱。更约寻瑶草。
  • 作者:袁甫,朝代:宋代
    本是尘中诗兴微,秋风偶折最高枝。诗坛方筑那言去,为我留连百首诗。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昨宵细霔达晨垂,京兆晓称二寸滋。

    继润固欣其有济,优沾益善我宁辞。

    自辰逮午仍霏洒,间密或疏艰霈施。

    慰与惜哉两难措,摛吟惟是寸心知。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