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迎步廊得句》
全文:
步者自为往,廊乎似有迎。
一往一迎间,适然佳趣成。
即如春光来,万物含熙呈。
吾因絜矩之,君人临兆氓。
望泽亦若斯,可不廑衷情。
参考注释
絜矩
絜,度量;矩,画方形的用具,引申为法度。儒家以絜矩来象征道德上的规范。《礼记·大学》:“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郑玄 注:“絜,犹结也,挈也;矩,法也。君子有挈法之道,谓当执而行之,动作不失之。” 朱熹 集注:“絜,度也。矩,所以为方也……君子必当因其所同,推以度物,使彼我之间,各得分愿,则上下四方,均齐方正,而天下平矣。” 唐 颜真卿 《河南府参军郭君神道碑铭》:“夫孝弟之至,絜矩之道。” 宋 叶适 《陈彦群墓志铭》:“至其他察性命以絜矩,奋豪杰以特兴,亦多微妙奇伟,非颖秀士亲承其旨趣,固莫能通。”《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他两个既有这番志嚮,又説的这等明白,你我如今竟把这桩事责成他两个办起来,才是个‘絜矩之道’。”
君人
(1).为人之君;统治人民。《左传·隐公三年》:“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 唐 元稹 《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朕观古之王者,授命君人,兢兢业业,承天顺地。”
(2).人君;国君。《战国策·燕策一》:“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周书·明帝纪》:“帝宽明仁厚,敦睦九族,有君人之量。” 宋 岳珂 《桯史·馆娃浯溪》:“夫沉湎以丧国,固君人之失道。”
乾隆名句,迎步廊得句名句
猜你喜欢:
- 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
- 愁烦中具潇洒襟怀,满抱皆春风和气;暗昧处见光明世界,此心即白日青天。王永彬《围炉夜话·第七八则》
-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 引之于山,兽不能走吹之于水,鱼不能游牛殳《琵琶行》
-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