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一棵大树教学设计
语文 课文 发布时间:2022-09-15 16:22:23
课文《演一棵大树》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教材简说】
《演一棵大树》写的是阿海在表演“小红帽”的故事时,把主角“大灰狼”让给阳阳演,自己只演一棵作为布景的大树,而且演得十分认真。全文一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个自然段简单介绍了老师让同学们表演“小红帽”这件事;第二段到第四段写了在表演“小红帽”的故事时,阿海知道“我”不想演大树,便主动提出他来演。这个故事说明阿海考虑的是节目表演的整体需要而不是自己的兴趣和体面;还表现出事无巨细,他都能认真对待,力求做得最好。因此他的表演,受到大家的称赞。
【学习目标】
1.认识“让、帽、海、狼、穿、颜、服、左、右、布、景、认、束”13个生字;会写“左、右、布、直、真、认、让、还”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认识阿海真诚善良的心灵,学习阿海对待事情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
【教学方案一】
(一)课前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二)识字写字
1.生字的呈现
(1)出示课题。
(2)结合对课文的朗读和感悟,相机出示“小红帽”“大灰狼”“衣服”“左右”“布景”“认真”“直立”“动作”“很好”“还要”“结束”等词语,引导学生认读“海、帽、让、狼、穿、颜、服、左、右、布、景、认、束”等生字。
2.生字的识记
(1)本课生字中要注意读准平舌音“左”,后鼻音“景、狼”。
(2)引导学生从以前学过的字中发现认字的规律,学会认记新的生字。如形声记忆法(巾+冒=帽),部首比较法(浪——狼),部首归类法(左——右——布)等。
3.生字的巩固
(1)利用认读生字卡片的方式,来巩固识记生字。
(2)用给生字找朋友的游戏方式,巩固识记生字。
(3)利用课后“词语花篮”,可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词语补充在“词语花篮”内,引导学生自主积累词语,丰富语言。
4.写字指导
本课中要求会认且会写的生字有5个:“左、右、布、认、让”这5个字笔画较简单,笔顺也不容易出错,重点是要指导学生掌握好字的间架结构。“左”字的第一画横稍短,“右、布”的第一画横稍长;“直”和“真”可以进行比较,注意“真”的最后一画点不要写得太长,也不要写成捺。“认、让、还”均为会写的字,要指导学生写好它们的部首。“认”字中,“言字旁”的第二笔是横折提;“还”共有七画,笔顺应由内到外,先写“不”,再写“走之儿”,“走之儿”的第二画是横折撇,第三画捺角度很平,要指导学生写好。
(三)朗读指导
1.引导和鼓励学生借助拼音把课文自读两遍以上,做到读通顺,读准确。
2.对于文中句式较长且含义深刻的句子,老师要有重点地进行范读、领读或引读。如领读:(1)“老师,我来演大树,让阳阳演大灰狼,行吗?”
(2)“大树只是一种背景,阿海却演得那么认真,我真服了他。”……
引读:(师引)在演“小红帽”的故事时,阿海知道“我”不想演大树,他是怎么做的呢?(生读课文中相关语句)
(师引)表演那天,阿海是怎样演一棵大树的?(生读课文中相关语句)
(四)感悟、理解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阿海真诚善良的心灵,学习阿海对待事情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课文中阿海的美好心灵是从他的语言中得到体现的。当他知道“我”不想演大树的时候,便主动提出来,说:“老师,我来演大树,让阳阳演大灰狼,行吗?”而阿海对待事情一丝不苟的态度,则是从他的行动进一步体现。老师要抓住文中“直直地站”“手中举着”“轻轻地摇摆”等写阿海动作的词语引导学生体会:大树只是一种布景,在表演的时候,观众一般不会太在意,而阿海却演得那么认真,演得那么好,所以才得到了大家的称赞。所以,不管做什么事,只要能认真对待,就能取得成功,得到大家的肯定。
【教学方案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A、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学习11个新部首“走之儿”;B、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借助拼音阅读课文的能力;B、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C、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情感目标:A、认识阿海真诚善良的心灵;B、学习阿海对待事情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
二、内容分析:
《演一棵大树》是语文出版社S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主体课文。它讲了是阿海在表演“小红帽”的故事时,把主角“大灰狼”让给阳阳演,自己只演一棵作为布景的大树,而且演得十分认真。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要引导学生体会:做任何事都要服从整体需要,不可单纯追求个人兴趣;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你认真对待,就能得到别人的肯定。
三、学生分析:
通过上册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能借助拼音进行阅读课文了,认字能力和阅读能力也相对提高了,但在交流和评价能力等方面上还有待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还须多锻炼。
四、设计思路: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特点,将本课设计如下:
(一)课前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
(二)识字写字
1.生字的呈现(结合对课文的朗读和感悟,相机出示“小红帽”等词语卡片,并引导学生进行认读。)
2.生字的识记(注意引导学生从以前学过的字中发现认字的规律,学会认记新的生字。)
3.生字的巩固(利用“开火车”和给生字找朋友的游戏方式来巩固识记生字)
4.写字指导
(三)朗读指导
1.引导和鼓励学生借助拼音把课文自读两遍以上,做到读通顺,读准确。
2.对于文中旬式较长且含义深刻的句子,老师要有重点地进行范读、领读或引读。
(四)感悟、理解
这是本课的重点,因此老师要抓住文中“赢直地站”“手举着”“轻轻地摇摆”等写阿海动作的词语,引导学生体会阿海真诚善良的心灵,学习阿海对待事情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
(五)实践活动
老师可组织学生排练“小红帽”的故事,同时,司以评一评,比一比,看哪个角色演得最好?并说说为什么?
【教学方案三】
一、谈话引题,导入新课
1.师:喜欢童话故事的小朋友听说过“小红帽”的故事吗?(生齐:听说过)你们还记得故事中都有哪些角色吗?
生:有小红帽、大灰狼、奶奶……
师:看来大家都有去读这些课外书,真棒!
2.现在,有几个小朋友正在排练“小红帽”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去瞧瞧吧!(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并认读生字“演”。
二、自由读文,初步感知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找出本课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学习,并在小组内说说你是如何识记这些生字的(如:读半边“帽”、部首比较法“浪~狼”等)。
3.开展“开火车”和给生字找朋友的游戏,巩固生字。
4.利用课后“词语花篮”,可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词语补充在“词语花篮”内,引导学生自主积累词语,丰富语言。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自由地读课文,根据你的理解完成填空。
阿海演一棵大树,演得很()。
先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词语填空,再引导用课文的语句来说明。在此过程中,老师相机指导朗读(范读、领读或引读)。
生1:可填“认真”,我是从阿海表演时的动作中知道的。
生2:我认为要填“精彩”,可以从大家对阿海的夸赞中看出来。
师:说的真好!这说明大家也和阿海一样认真!
2.引导学生思考:阿海表演的大树只是布最,为什么大家都说他演得好呢?
生1:因为表演那天,他穿着绿颜色的衣服,看上去很像一棵大树,说明他很认真。
生2:他在表演时是直直地站在台上,而手中举着带叶的树枝,还轻轻的左右摇摆着,说明他对表演很关心。
师:是啊,我们平时在做什么事时,也应该向阿海那样认真对待。
4.小组讨论交流:如果班里表演“小红帽”的故事,你愿意演一棵大树吗?为什么?
(在小组内说说,并派一位代表上能汇报。)
生1:我愿意演,而且我也要向阿海那样演。
生2:我不愿意演,因为那只是一个布景而已。
生3:我要演一棵大树,也要很认真地去演,让大家看一看我这棵大树的作用。
生4:我也要演这棵大树。
五、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排练“小红帽”的故事,同时,可以评一评,比一比,看哪个角色演得最好?为什么?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课文《邮票齿孔的故事》出自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1840年,英国首次正式发行邮票。最早的邮票根现在的邮票不一样。每枚邮票的四
- 课文《江河湖海起波浪》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学会8个生字。认读7个字。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能按部件记字形
- 课文《我家住在大海边》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爱大海、爱家乡的思想感情。2、会用“
- 课文《给家乡孩子的信》出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亲爱的同学们:谢谢你们写信给我,一大堆信!我数了数,一共40封,好像你
- 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出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一八七○年三月十七日夜晚,哈尔威船长照例走着从南安普敦到格西恩岛这条航
- 课文《客人到我家》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叔叔到我家,我开门迎接他。阿姨到我家,我马上去泡茶。丁丁到我家,我把水果拿
- 课文《山爷爷和孩子的对话》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简说】《山爷爷和孩子的对话》这首儿童诗通过孩子与大山的对话,说明人离
- 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出自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门前。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天
- 课文《丰收的画》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秋风吹着口哨,从田野上跑来了。它敲着小朋友的门,说:“秋天到了,快去看丰收的
- 课文《蜜蜂引路》出自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1922年,列宁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当地有个养蜂的人,列宁常常派人去请他谈
- 课文《海滩上》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简说】《海滩上》这篇课文,是冀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所在的单元主题为:
- 课文《做完功课以后》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教学方案一】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仔细观察,我们的好朋友龙龙和文文为大家准备
- 课文《文成公主进西藏》出自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唐朝的时候,青藏高原上有一个地方叫吐蕃,在今天的西藏一带。吐蕃有个年轻的首
- 课文《宿新市徐公店》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教材简
- 课文《除三害》出自三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古时候,有个人叫周处。周处年轻时,性格暴烈,仗着自己力气大、武气强,横行霸道,欺侮百
- 课文《因为有了电》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自从1831年法拉第发明了发电机,电就开始真正地为人类服务了。后来又有了电
- 课文《国旗》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升起在金色的朝霞里,升起在雄壮的歌声里,升起在我们的目光里。飘扬在晴朗的蓝天里,
- 课文《啄木鸟和大树》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简说】《啄木鸟和大树》是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写大树自以为年轻力壮拒绝啄木鸟为
- 课文《六个孩子的故事》出自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这天,有六个孩子来到了煤栈的围墙旁边,他们平常总是聚在这儿玩耍,或者闲谈一
- 课文《两只青蛙》出自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老井里住着两只青蛙,一只大,一只小。每天,他俩唱着一首老歌,眯着眼睛,欣赏着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