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小动物教学设计
语文 课文 发布时间:2023-01-23 10:47:36
课文《我喜欢小动物》出自三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
【课文】
儿童时代我很喜欢小动物,养过小鳄鱼、小白鼠、兔、斗鸡、山龟、斗鱼种种东西。
在逗弄小动物时,我做过一些有趣的事,也做过一些蠢事。
热带有一种鱼,叫做“过山鲫”(也叫做“巴摩鱼”)。这种鱼生命力很强,把它捞起来,离水半个小时也不会死。听说天旱的时候,它能够从干涸的地方,不断跃动,找到有水的地方,再度生活下去。“过山鲫”这个称号,就是由此而来的。
我在家里的大水缸中,养了几条“过山鲫”。每次洗澡的时候,我总是把它们捞出来,放在地面,看它们跃动,数着:“一,二,三,四!”想像着它们是在进行比赛,过了好一会儿才把它们放回水缸。
有一次,家里买回几只鳖来吃,我要求留下一只给我玩,大人不答应。我再三恳求,大概“哼”得久了,大人不胜其烦,只好答应,但是再三吩咐道:“要小心哪,不要给咬着,如果给咬了,还得打你一顿鞭子!”
我就躲着,悄悄地和这只鳖“玩”了起来!小时候有时真蠢哪!我竟设想这只鳖是不敢咬我的。我伸出一只手指去逗它,当它把脖子伸出来的时候,我迅速把手移开。经过多次逗弄,我都平安无事,胆子越发大了。最后一次,当我把手指伸到十分接近鳖的吻端的时候,它突然迅速伸颈一咬,唉,一下子就给咬住了!鳖咬的痛楚,是很难形容的。但我强忍着,不敢哭喊,生怕给大人们知道。我举起手来,企图甩脱它。但鳖悬在半空中,仍然不肯松口,我只好拼命用力甩,过了好一阵子,才把它甩脱,手指已经变得血淋淋了。
“愚蠢是要受报复的”。小愚蠢受小报复,大愚蠢受大报复。这事给了我很深的印象。
【前言】
《我喜欢小动物》是著名作家秦牧的文章。课文先介绍了作者在儿童时代很喜欢小动物,并列举了养过的小动物;接着总述在逗弄小动物时有过趣事,也有过蠢事。然后,分别用养“过山鲫”和“逗鳖”来表现。
本文作者以生动的事例,形象的语言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道理——愚蠢是要受报复的,小愚蠢受小报复,大愚蠢受大报复,告诉我们在亲近它们时善待它们,与这些小动物们和谐地相处。本课故事十分贴近学生生活,学生能在作者生动有趣的语言中体会作者的喜怒哀乐,大多数地方教师无须作过多的讲解,学生完全可以自己阅读进行理解,在小组的讨论学习中体验作者的情感。同时本课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总起分述的关系比较明显。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平安无事”、“逗弄”、“甩脱”等词语。积累“干涸”、“痛楚”、“实事求是”等词语。
3.初步学习阅读参考资料:能读懂课后的注释,懂得注释的作用。
4.熟读课文,了解第二节与后面四节的关系。
5.体会作者亲近动物、喜爱动物的感情。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读通全文
1.同学们,你们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能用几句话来说说吗?
2.今天,我们来学习秦牧的作品《我喜欢小动物》。
出示:
26.我喜欢小动物(齐读课题)
3.轻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阅读注释
1.同学们,我们以前是否接触过注释?请说说你的了解。
2.请学生到课文中去找找注释在哪里?(篇末)
师:注释有的在当页,有的在篇末。
3.用实物投影仪出示注释在当页的文章。
4.本文的注释有几个?标在哪里?
师:本课的注释只有一个,注释符号用数字加小圈标在题目的右上方。这个注释是对全文作说明。除此之外,还有对文章字、词、句的解释,我们以前接触过不少。
5.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本课的注释,交流一下你能从中读懂些什么?
6.学生自读、交流,教师概括:
从注释中我们能了解到文章作者、主要作品、改动情况。
7.请学生说说注释的作用。
8.除此之外,你对作者还有什么了解?你是用什么方法了解的?集体交流。
说明: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学会查找、阅读资料。这节课的训练包括两个要求:一、指导学生阅读文后注释,从而使他们明白注释能帮助自己理解课文,并了解一些有关注释的知识,这个要求是主要的,在上面的教学环节中是作为重点训练的。二、课前让学生们通过各种渠道(如书籍、报刊、上网、听家人讲述)去了解作家、作品。这个要求是次要的,可根据学生的情况作相应的调整。
三、学习字词
1.听课文录音进一步感知课文。用“△”将不理解的词语标出。
2.四人小组自学生字。
3.出示:
鳄鲫鳖
归类识字,三个生字都和鱼有关,书空。
“鳖”就是“甲鱼”。指导鳖字上半部的写法。
4.交流不理解的词语
吻端:指鳖的嘴。
逗弄:逗引……玩
甩脱:摆脱,文中指“我”不断地做甩手动作(可以做动作帮助学生理解),鳖终于松口了。
平安无事:文中指没被鳖咬到过。
不胜其烦:胜:承受。指大人不能承受我的多次请求,烦透了。
5.分节读课文。
四、学习课文,感情朗读
1.年幼时的秦牧是一个非常喜欢小动物的孩子。他与小动物们朝夕相处,将它们当作了玩伴。课文是这样写的:
出示:
在耍弄小动物的当中,我做过一些有趣的事,也做过一些蠢事。
个别读——齐读
2.想想文中哪些小节写的是我做的趣事,哪些写的是我做的蠢事呢?
趣事(3、4节)
蠢事(5、6节)或(5、6、7节)
课文3-6(7)节就是围绕第2节展开描写的。
3.再读3-6节,用概括的语言来说说两道填空题。
在耍弄小动物的当中,我做过的有趣的事情是:(将过山鲫从水缸里捞出来,放在地面上,看它们跃动。)
在耍弄小动物的当中,我做过的愚蠢的事情是:(用手指去逗弄鳖,以致于被它咬得血淋淋的。)
说明: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用概括、简练的语言回答这两题是有一定难度的。有可能学生会读出第4节或第6节中大段的语句。那么教师就应该耐住性子,给予学生一种宽松的环境,指导学生找到文中最关键的词语,表达上不求统一,意思正确,句子完整通顺即可。
4.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出“趣”字,哪些地方又体会出“蠢”字?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试着把它读好。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课文《送阳光》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苗苗4岁了。她的奶奶腿坏了,不能出屋,天天念叨着:“多想见到阳光啊!”清晨,苗
- 课文《三只白鹤》出自二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一天中午,三只白鹤在河里捉到了许多鱼。它们吃得饱饱的,把剩下的一条大鱼埋在地里,留
- 课文《鹅妈妈的故事》出自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识记本课8个会写的生字,15个会认的生字。2、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 课文《祖国多么广大》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简说】《祖国多么广大》介绍了祖国在同一时间内由南到北气候的不同和从西到东景
- 课文《会跑的黑板》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一百六十多年前,法国有个杰出的科学家叫安培。他研究问题全神贯注,常常达到入
- 课文《皎皎空中孤月轮》出自四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夜海是迷人的!时值盛夏,那深沉、苍茫的海,对于在海滨漫步的人来说,更有无
- 课文《威尼斯的小艇》出自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
- 课文《小英雄王二小》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简说】《小英雄王二小》记叙了在抗日战争时期,小英雄王二小勇敢机智、不怕牺牲
- 课文《海水为什么是蓝的》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1921年,碧波万顷的地中海。印度科学家拉曼(màn)在英国皇家学会上作
- 课文《桥那边》出自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村边的小河上有一座小木桥。咿呀咿呀,小木桥每天这样唱歌。大麦和小芹喜欢到会唱歌的
- 课文《梦圆飞天》出自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令全世界华夏儿女难忘的日子。深秋的戈壁大漠,寒风凛
- 课文《给奶奶送阳光》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奶奶的腿不好,不能出门晒太阳。有一天我去玩,金色的阳光洒满天地间。我赶紧
- 课文《称赞》出自二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清晨,小刺猬去森林里采果子。在小路边,他看见一只小獾在学做木工。小獾已经做成了三个小板
- 课文《俗世奇人》出自八年级下册语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天津卫本是水陆码头,居民五方杂处,性格迥然相异。然燕赵故地,血气刚烈;水咸土碱,风习
- 课文《精彩的马戏》出自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昨天,妈妈带我去看了一场精彩的马戏。先说猴子爬竿吧。猴子穿着衣服,打扮得像个小孩
- 课文《猪八戒吃西瓜》出自四年级上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一起到西天取经。正值6月天气,烈日当空,他们走得
- 课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出自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时间:1999年8月21日地点:北京大学季羡林家季羡林:苗苗,现在你是采
- 课文《走遍天下书为侣》出自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如果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哪一样
- 课文《三月桃花水》出自四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
- 课文《喂——出来》出自八年级下册语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一场台风过后,晴空万里。在离城市不远的近郊,有一个村庄遭到了台风的破坏。不过,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