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的张家界教学设计
语文 课文 发布时间:2022-07-31 06:44:02
课文《迷人的张家界》出自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未到张家界,我就听人说,湖南的张家界地貌奇特,有着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变化、桂林之秀丽。这次来到张家界,我真正领略了这仙境般迷人的景色。
乘车出张家界市区向东北方向走了一个多小时,虽见群山连绵不断,但却平淡无奇。不料,车子刚转过一个山头,眼前的景色突变,就像顷刻间拉开了巨大的帷幕,托出了一个神奇的世界。重重叠叠的山峰拔地而起,高耸入云。它们是那么多,一座挨着一座,一座有一座的特点,一座有一座的姿态:有的像身背草篓的采药老人,有的像手捧鲜花的妙龄少女,有的像摩天大楼,有的像中世纪城堡;有的双峰插云,像两根尖尖的竹笋,有的一柱独峙,像一支长长的利剑……它们纷纷排列在你的面前,向你微笑,向你絮絮低语。每一座山峰,都像一幅美妙的画,一首优美的诗。
在张家界处处可见的峰林之中,最使人难以忘怀的要数金鞭岩。金鞭岩高出峰林之上,与其他山峰迥然不同,从山脚到山顶,像斧砍刀劈似的,只在它的顶上生长着几株苍翠的松树。夕阳映照下的金鞭岩,金光闪耀,有如一支怒举的金鞭,直指云霄。一座巨大的山峰紧靠着金鞭岩,巨峰酷似雄鹰,鹰首高昂,凌空展翅,一只翅膀有力地半抱着金鞭岩,气势磅礴,这就是有名的“神鹰护金鞭。
群峰中最高的要算黄狮寨了,寨顶有一片平地,四周天然形成十多处观景台。站在观景台上,放眼望去,张家界的美景尽收眼底。我们来到一处叫点将台的地方,朝下望是万丈深渊,台的对面齐刷刷地屹立着大小ba6*九座山峰,像一个个虎背熊腰的威武将军,在等待着出征的号令。
金鞭溪是天然形成的一条美丽的溪流,因金鞭岩而得名。溪水弯弯曲曲自西向东流去,即使久旱,也不会断流。走近金鞭溪,满目青翠,连衣服都映成了淡淡的绿色。流水潺潺,伴着声声鸟语,走着走着,忽然感到一阵清凉,才觉察有微风习习吹过,阵阵袭来的芬芳使你不由得驻足细细品味。清澈见底、纤尘不染的碧水中,鱼儿欢快地游动,红、绿、白各色卵石在水中闪亮。阳光透过林隙,在水面上洒落斑驳的影子,给人一种大自然安谧静美的享受。
因为有了这奇山秀水,张家界成了植物的宝库,动物的乐园。据统计,这里已发现的木本植物就有93科,517种,有活化石之称的珙桐、银杏、水杉比比皆是。野生动物达五百余种,属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的有金钱豹、娃娃鱼、红腹锦鸡、狝猴等。无论春夏秋冬,无论严寒酷暑,这里四季如春,景色怡人。那莽莽苍苍的绿色,奇异艳丽的花朵,使张家界永远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由于张家界举世无双的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张家界的武陵源于1992年12月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这里因此成为世界级的风景名胜,成为人类共同拥有和保护的宝贵财富。
迷人的张家界,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
【教材简说】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写的是湖南省张家界迷人的奇山秀水,表达了对张家界景色的热爱、赞美之情。
作者对张家界的介绍很有层次。由美丽的景色写到宝贵的资源,最后总结张家界是“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写景部分同样脉络清晰。先是“耳闻”张家界之奇特:“有着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变化、桂林之秀丽。”“耳闻”不如“目睹”,当作者真正置身于张家界时,不由感慨这真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对于张家界景色的描写,作者犹如一位高明的摄影师,首先拉出的是张家界的群峰,展示了群峰的不同丰姿。接着,镜头对准了几个最抢眼的景致:斧砍刀劈似的金鞭岩,群峰中最高的黄狮寨,满目青翠的金鞭溪。三处景物,可谓各有其美,各有其妙,各有其特。奇山秀水育宝藏,作者笔锋一转,又开始介绍张家界的令人称羡的动植物资源,不仅列举了珍稀动物的名称,还辅以具体数字做进一步说明,点出了张家界举世无双的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使张家界的武陵源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理由十分令人信服。最后,作者由衷赞道:“迷人的张家界,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课文到此戛然而止,却令人回味无穷。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使学生感受张家界自然景观之美,了解武陵源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原因;二是使学生领悟本文在写景方面的一些特点,并欣赏课文的语言美。本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张家界的迷人的。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了解新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张家界景色的优美及资源的丰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建议】
1.本课是略读课文。主要应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按阅读提示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①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张家界的迷人的?②把你最喜欢的部分找出来,想想为什么喜欢,再有感情地读一读。在独立阅读的基础上,同桌或小组合作交流,包括对问题答案的交流,再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同学听。
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张家界的迷人的?作者是从景色和资源两方面来写的。写景,重点写了山与水;写资源,重点写了动物资源和植物资源。
2.这篇课文语言生动,意境优美,适合学生朗读。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张家界的迷人,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课文中处处流露著作者对张家界风光的赞美和喜爱之情。朗读时,要指导学生把自己的心融进课文描绘的意境中去,仿佛自己走进张家界的群峰之中,正在欣赏它们的美丽景色,自己也像作者一样被张家界的美景所陶醉,发出“人间仙境”的由衷感慨。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有几个排比句,朗读时要注意并列的分句之间语调的变化,应有高有低,或缓或疾,不能读成一个调子。第五自然段描写了金鞭溪的美丽景色,朗读时,要气定神闲,语调放平,语速稍慢,读出“安谧静美”之感。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课文《井冈翠竹》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
- 课文《添口歌》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认识“未、味、吓、吐、泡、合、哈、叽、欠、吹、号、角”12个生字;会写
- 课文《口耳目》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1)出示生字,请学生找出已经认识的生字,并说说是怎么认识的。(2)圈出认识的字读一读
- 课文《开国大典》出自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参加开
- 课文《奇妙的克隆》出自八年级上册语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克隆是什么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
- 课文《秋天到了》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简说】《秋天到了》选自教科版课程标准教材第一册。《秋天到了》这篇课文抓住了秋天
- 课文《遨游汉字王国》出自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但是,你对汉字有更多的了解吗?
- 课文《母鸡》出自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我一向讨厌母鸡。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
- 课文《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出自四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国有一位著名的大夫叫华佗。由于他医术高超,被人们
- 课文《听听秋的声音》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听听,秋的声音,蟋蟀
- 课文《小兔还桃》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懂得捡到东西要归还失主。2、能说问话,学会使用“您、谢谢”等礼貌用语
- 课文《闪光的金子》出自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徐虎是上海市一个普通的水电修理工。1985年的一天,徐虎在不同的地段挂起了三
- 课文《水就是生命》出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如果你有50千克重,那么,水就占了40千克。水,在人体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课文《演一棵大树》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简说】《演一棵大树》写的是阿海在表演“小红帽”的故事时,把主角“大灰狼”让给
- 课文《少年聂耳》出自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聂耳是我国杰(jié)出的音乐家。他一生创(chuàng)作了许多革(gé)命歌曲
- 课文《红领巾真好》出自二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清晨,林中谁最快乐?是可爱的小鸟,叽叽喳喳,蹦蹦跳跳,一会儿唱歌,一会儿梳理蓬松
- 课文《升国旗》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wǔ xīnghóng qí五 星 红 旗,wǒmen deguó qí我 们
- 课文《尊严》出自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一个寒冷的冬天,南加州沃尔逊小镇上来了一群逃难的人,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善良而朴
- 课文《金色的脚印》出自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两三天前,家里的佣(yōng)人从山里捉来一只小狐狸。直到今天,不论喂什么,它
- 课文《难忘的泼水节》出自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今年,傣族人民特别高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