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设计
语文 课文 发布时间:2022-12-18 11:45:05
课文《农业的变化真大》出自二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
【原文】
星期六,我兴致勃勃地来到展览馆,观看农业科技成就展。
袁隆平爷爷的贡献最引人注目。讲解员阿姨介绍说,他培育出的杂交水稻良种,大大提高了水稻产量。我们用世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袁爷爷立了大功。
我还看到一个大棚模型。这种大棚能准确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在寒冷的冬季也能让百花盛开,瓜果飘香。
彩色棉花的介绍引起了我的好奇。这种棉花在吐絮时就有红、黄、绿等不同颜色,棉纺厂可以直接用它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布。
无土栽培的技术也很了不起。科技人员把各种养分溶解在水里,不用泥土,植物靠着这样的水,也能长得十分茁壮。
回家的路上,我不禁想: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农业的变化真大!
【教材简说】
今天学习《农业变化真大》,我从包里拿出西红柿、黄瓜、茄子,有的学生问:老师您拿这些蔬菜做什么?我说:现在是什么季节?学生说是冬季。我接着又问:冬天为什么有这些新鲜蔬菜?学生争着说:是大棚里面的。我说:对,这就是农业的变化。接着我带领学生参观了蔬菜大棚,让学生亲自体验了农业的巨大变化。
生活是教学的源泉,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此课中,我直接将情景生活化,并将教学内容分成:认识农业、探究农业两个层次。我带着学生走进大棚里,认识相关词语,把一个个陌生的词语(温度、湿度、光照)变得熟悉、清楚。在这里不用我向学生讲解知识点,而是学生的独自探究“伟大”成果。学生们通过实践获得了认知。同时,语言也在认识和探究中得到了发展。
从这节课中,我仿佛看到了“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境界。在这里没有教师,而是生活给了他们知识,给了他们学习的情感。
【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3、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建议】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画面并配解说。(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无土的水中,栽培着茁半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地耕地却养活了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
(配图,拉近学生与课文内容之间的距离,激发兴趣。)
2、你们知道这令人惊叹的成就是怎样得来的吗?我们一起到《农业的变化真大》中找寻答案。(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感知课文。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顺。
三、识记生字。
1、语境认读,在文中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发挥想像,自主或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3、用水果形字卡做“摘水果”游戏,摘到水果的同学带领大家识记。
2、叫音出示字卡。(老师读生字,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四、对照插图,再读课文。
a) 学生再读课文。标出共有几个小节。
b) 分段指名读。
c) 出示挂图。学生观察。说说图上所画的内容是什么?分别对应了课文的哪些小节?再读一读课文,比较一下课文中哪些词比自己用得好。
(图文对照,便于理解课文内容。)
“兴致勃勃”是个成语,可以这样指导理解:(1)情境理解。让全体学生兴致勃勃地做一件事情,在他们做的时候告诉他们,这就叫“兴致勃勃”。(2)仿照文中例句说句子。如,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体育场,观看足球比赛。
其它词语,也可以采取上面的方法进行教学。
五、自由朗读,理解课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从哪看出农业的变化真大!
a)讨论、互助,解决难读的句子。
(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能力。突破教学重点。)
b)指名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并说一说通过读课文自己明白了什么。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不仅理解内容,而且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六、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老师依次出示后挂图,清学生给它们配上相应的文字,配得好的就选为“最佳讲解员”。
(循序渐进,设计有坡度,便于学生感悟。)
七、总结全文,激fa6*情感。
你觉得农业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我们该怎么做呢?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课文《桥那边》出自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村边的小河上有一座小木桥。咿呀咿呀,小木桥每天这样唱歌。大麦和小芹喜欢到会唱歌的
- 课文《小柳树和小枣树》出自二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院子里有一棵小柳树和一棵小枣树。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真好看。小柳树
- 课文《世纪宝鼎》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联合国在它成立50周年前夕,得到了一份珍贵的生日礼物——由中国人民赠送的巨型青铜
- 课文《水就是生命》出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如果你有50千克重,那么,水就占了40千克。水,在人体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课文《餐桌上的大学》出自四年级上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父亲常说:“人最不可宽恕的,是晚上睡觉时同早上一样无知。”他规定:我和弟弟
- 课文《小音乐家扬科》出自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2、感受扬科对音乐的热爱及杰出的音乐才能的能力
- 课文《楼兰之死》出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唐代
- 课文《鸡毛信》出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海娃14岁,是龙门村的儿童团团长。一天傍晚,海娃的爸爸交给他一封信,要他马上到
- 课文《火车汽车自行车来去》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认识笔画上(撇折),学会“火”“车”“自”“来”“去”5个
- 课文《社戏》出自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我们鲁镇的习惯,本来是凡有出嫁的女儿,倘自己还未当家,夏间便大抵回到母家去消夏。那时
- 课文《三字经》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炎黄帝,┇大熊猫,老祖先,┇国之宝,五千年,┇花鸟虫,已久远。┇不可少。黄河宽
- 课文《兔兄弟和老鹰》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简说】《兔兄弟和老鹰》是一篇科普童话故事。故事讲的是兔兄弟利用自己身体的颜
- 课文《数金鱼》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三、四、五、六、七”5个生字。2、能认读单韵
- 课文《第三个小板凳》出自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爱因斯坦上小学的时候,不爱说话,同学认为他笨,老师也不喜欢他。有一天早晨,
- 课文《我的房间》出自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其实,我很喜欢我的房间。那是一间有墙壁,有门窗,有小床和小枕头的屋子。妈妈常把房间
- 课文《风筝》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在芦塘里拔几根细苇,再找来几张
- 课文《美丽的小路》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鸭先生的小屋前有一条长长的小路,路上铺着花花绿绿的鹅卵石,路旁开着五颜六色
- 课文《不怕冷》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学习解放军,冬天不怕冷,养成按时起床。按时到校的习惯。2.学会7个生字
- 课文《我坐上了飞船》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学会7个生字,并能正确地书写。2.会认9个字。3.正确、流利地朗
- 课文《画鸡蛋》出自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四百多年以前,有个意大利人叫达·芬奇。他是个著名的画家。达·芬奇开始学画的时候,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