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会稽潘夫人有宠于吴主,生少子亮”阅读答案及句子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6-04 17:39:50
初,会稽潘夫人有宠于吴主,生少子亮,吴主爱之。全公主既与太子和有隙,欲预自结,数称亮美,以其夫之兄女妻之。吴主以鲁王霸结朋党以害其兄,心亦恶之,谓侍中孙峻曰:“子弟不睦,臣下分部,为天下笑。”遂有废和立亮之意,然犹沉吟者历年。
秋,吴主遂幽太子和。将军朱据谏曰:“太子,国之本根。加□雅性仁孝,天下归心。臣窃惧太子不堪其忧,虽立思子之宫①,无所复及矣!”吴主不听。群司坐谏诛放者以十数。遂废太子和为庶人,徙故鄣,立子亮为太子。
中郎将陆抗屯柴桑,诣建业治病。病瘥,当还,吴主涕泣与别,谓曰:“吾前听用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以此负汝。”是时,吴主颇寤太子和之无罪。冬,吴主祀南郊还,得风疾,欲召和还;全公主及侍中孙峻固争之,□止。
吴主以太子亮幼少,议所付托,孙峻荐大将军诸葛恪可付大事。吴主嫌恪刚愎自用,峻曰:“当今朝臣之才,无及恪者。”乃召恪于武昌。恪将行,上大将军吕岱戒之曰:“世方多难子每事必十思恪曰昔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夫子曰再思可矣今君令恪十思明恪之劣也!”岱无以答,时成谓之失言。
虞喜论曰:夫托以天下,至重也;以人臣行主威,至难也。兼二至而管万机,能胜之者鲜矣。吕侯,国之元耆,志度经远,甫以十思戒之,而便以示劣见拒;此元逊②之疏,机神不俱者也! □因十思之义,广咨当世之务,闻善速于雷动,从谏急于风移,岂得殒首殿堂,死于凶竖之刃!时人奇其英辩,而哂吕侯无对为陋,不思安危终始之虑,是乐春藻之繁华,而忘秋实之甘口也。昔魏人伐蜀,蜀人御之,精严垂发,而费祎③方与来敏对棋,意无厌倦。敏以为必能办贼,言其明略内定,貌无忧色也。况长宁以为君子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蜀为蕞尔之国,而方向大敌,所规所图,唯守与战,何可矜己有余,晏然无戚!斯乃祎性之宽简,不防细微,卒为降人郭循所害,岂非兆见于彼而祸成于此哉!往闻长宁之甄文伟,今睹元逊之逆吕侯,二事体同,皆足以为世鉴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魏纪七》,有删改)
【注】①思子之宫:官室名。汉武帝时,戾太子因蛊惑事被迫zi6*杀后,武帝知其冤,于是作思zi6*宫。②元逊:诸葛恪的表字。③费祎:字文伟。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群司坐谏诛放者以十数坐:因……犯罪
B.而哂吕侯无对为陋哂:讥笑
C.何可矜己有余,晏然无戚 矜:矜持
D.往闻长宁之甄文伟甄:鉴别
10.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加□雅性仁孝,天下归心
②全公主及侍中孙峻固争之,□止
③□因十思之义,广咨当世之务
A.①以②乃③若 B.①则②且③何
C.①则②乃③若 D.①以②且③何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世方多难子/每事必十思/恪曰/昔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夫子曰/再思可矣/今君令恪十思/明恪之劣也
B.世方多难子/每事必十思恪/曰昔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夫子曰再思/可矣/今君令恪十思/明恪之劣也
C.世方多难/子每事必十思恪/曰昔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夫子曰再思/可矣/今君令恪十思/明恪之劣也
D.世方多难/子每事必十思/恪曰/昔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夫子曰/再思可矣/今君令恪十思/明恪之劣也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全公主与鲁王孙霸从中作梗,吴主最终有了废掉孙和另立孙亮为太子的想法。
B.吴主听信谗言,先幽禁孙和,最终流放孙和;他在与陆抗泣别之时,坦陈自己的错误,决定召孙和回来。
C.诸葛恪面对接受治理天下大事的托付,没有接受吕岱的告诫;时人欣赏他的机智善辩,而认为吕岱失言。
D.魏人伐蜀之时,费祎正与人下棋,毫无畏惧之意。文章认为他与拒绝吕侯的诸葛恪一样,都无忧患意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全公主既与太子和有隙,欲预自结,数称亮美,以其夫之兄女妻之。 (5分)
(2)斯乃祎性之宽简,不防细微,卒为降人郭循所害,岂非兆见于彼而祸成于此哉! (5分)
参考答案
9.C
10.A
11.D
12.B
13.(10分)①全公主已经与太子孙和有嫌怨(矛盾),就想预先奉承结交孙亮,于是多次称赞孙亮之美,并把她丈夫的哥哥的女儿嫁与孙亮为妻。
评分标准:重点词“隙”“结”“数”“以”“妻”,译错一处扣1分。
②这就是费祎的性情宽厚简单,不提防细微之处,所以终究被投降之人郭循杀害。这难道不是凶兆在那里显现而灾祸在这里形成吗?(6分)
评分标准:5分,重点词“乃”“细微”、被动句、“岂非……哉”“兆”;译错一处扣1分。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左传•子鱼论战原文:《左传• 僖公二十二年》有一段记宋楚泓之战的文字(今选本皆作《子鱼论战》,摘录如下:“冬,十一月,己巳,朔,宋
- 国语原文:鲁饥。臧文仲①言于庄公曰:“夫为四邻之援,结诸候之信,重之以婚烟,申之以盟誓,固国之艰急是为。铸名器;藏宝财,固民之殄病是待。今国
- 文言文阅读题练习及答案:薛奎识范镇范镇①字景仁,成都华阳人。薛奎守蜀,一见爱之,绾②于府舍,俾与子弟讲学。镇益自谦退,每行步趋府门,逾年,人
- 精卫填海的文言文精卫填海是《山海经》记叙的一则故事,说的是中国上古时期一种叫精卫的鸟努力填平大海。根据《山海经》记述这种叫精卫的鸟,原来是炎
- 细柳营文言文阅读练习细柳营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 邹智,字汝愚,合州人。年十二能文。家贫,读书焚木叶继晷者三年。举成化二十二年乡试第一。时帝益倦于政,而万安、刘吉、尹直居政府,智愤之。道出三
- 史记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史记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 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
- 赵襄子饮酒文言文翻译《赵襄子饮酒》这则故事讽刺赵襄子的'不思进取,原本应该感到羞耻的东西却感到很自豪。下面大家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相关
- 文言文理解题文言文理解题1文言文阅读【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字词。(4分)①春和景明 景: ②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是:③屋舍俨然
- 《隋书·李士谦传》文言文翻译导语:对于文言文《隋书·李士谦传》,各位可以试着翻译一下哦。以下是小编带来的《隋书·李士谦传》文言文翻译,供各位
- 初中学生必背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初中学生必背文言文(80篇之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 当前中学文言文教学论争误区辨析论文摘要:当前文言文教学的相关论争中存在着文言文价值的错位、文言文教学价值认知主体的缺失两类误区。对此,在以文
- 语文文言文必背常识归纳1.《诗经》:又名“诗三百”,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这时候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为“风”、“雅”、“颂”
- 李廷机,字尔张,晋江人。万历十一年,以进土第二授编修。累迁祭酒。故事,祭酒每视事则二生共举一牌诣前大书整齐严肃四字盖高皇帝所制以警师儒者廷机
- 张克戬,字德祥,侍中耆曾孙也。第进士,历河间令,知吴县。吴为浙剧邑,民喜争,大姓怙势持官府。为令者踵故抑首,务为不生事,幸得去而已。克戬一裁
- 方庆,雍州咸阳人也,周少司空石泉公褒之曾孙也。其先自琅邪南度,居于丹阳,为江左冠族。褒北徙入关,始家咸阳焉。父弘直,为汉王元昌友,畋猎无度,
- 汤琵琶传文言文翻译汤琵琶传的文言文及其翻译就在下面,各位,我们大家一起看看下面的文章吧!汤琵琶传文言文翻译汤琵琶传王猷定汤应曾,邳州人,善弹
- 知人者智文言文翻译知人者智文言文翻译1《知人者智》是春秋时期老子写的一篇古文,主要讲述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以
- 宋史陈禾传节选文言文及答案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累迁辟雍①博士。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
- 文言文《大道之行也》参考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