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戴名世《自订时文全集序》阅读答案及句子翻译

戴名世《自订时文全集序》阅读答案及句子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5-29 08:24:44 

标签:

自订时文全集序
戴名世①
余少而多病,家又贫,未尝从塾师学为时文也。稍长,病有间,困穷六经之旨,稍见端倪,而旁及于周、秦、汉以来诸家之史,好论其成败得失,间尝作为古文以发抒其意。将欲闭户著书,以自见于后世,而余多幽忧之思,性又不耽世荣,遂欲弃尘离俗,为逸民以终老。
当是时,先君子授徒他方。而余自六岁从塾师受学,凡五年而《四书》《五经》读已毕。余以疾且偷惰,遂废弃不知自力于学,比读书稍有得,年已二十矣。先君子束脩之入不足以给饔飧,余亦谋授徒以养亲,而生徒来学惟时文之是师,余乃学为时文。而见近日所雕刻流传习熟人口者,卑弱不振,私窃叹之,因以其平日所窥探于经史及诸子者,条贯融释,自辟一径而行。里中有潘木崖先生,博雅君子也,家多藏书,余往往从借观,因师事之。而县司教为王君我建,两人皆奇余曰:“此文章风气之所系,其在韩公伯仲间乎?”韩公者,即故大宗伯②幕庐先生,是时以雄骏古雅之文登高第。居久之,乃得入县学。又数年,贡于太学。而余自入太学,居京师及游四方,与诸君子讨论文事,多能辅余所不逮。宗伯韩公折行辈与余交,而深惜余之不遇。
余本多忧,而性疏放,尤不好时文,既以此教授,则不当以苟且之术贻误生徒。而世所雕刻流传习熟人口者,诸生以余教诫故不学,而余不得已,间尝自有所作,示诸生以为之式。故余生平之文甚多,然皆出于勉强。海内学者,翕然信之,不以为非,转相购买,几于家有其书矣。今年秋,一二门人来谒曰:“往者所刘板敝不可印,盍再刊之?”余乃悉取旧本更定,删去若干篇,复增入未刻诸作而以授之。
呜呼,余非时文之徒也,不幸家贫,无他业可治,乃以时文自见。失足落人间究无救于贫困而人世得失荣辱之境其为幻妄夫何足道虚名虽盛而馋谤亦随之。余年已垂五十矣,抱区区无用之书,手持而食,杂于市人村竖之间,拥褐高吟,与二三子论文讲艺于尘嚣之地,不亦愚且感之甚乎?行且举手谢时人以去,而此集也,视之已不啻遗迹,亦何所用其喋喋为?而特书其为时文之本末,以告海内学者,庶几其悲余之志也。
【注】①戴名世(1653~1713),字田有,一字褐夫,号药身,别号忧庵,晚号栲栳,晚年号称南山先生。因“南山集案”被捕下狱,后为朝廷所杀。②大宗伯:宗伯,中国古代官名,西周置,后世以大宗伯为礼部尚书的别称。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性又不耽世荣           耽:沉溺,爱好。
B.卑弱不振               振:奋起,振作。  
C.因师事之               师:以……为师。
D.多能辅余所不逮         逮:及,达到。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余以疾且偷惰               ②斧斤以时入山林
B.①其在韩公伯仲间乎           ②其孰能讥之乎
C.①而深惜余之不遇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①复增入未刻诸作而以授之     ②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失足落人间/究无救于贫困/而人世得失荣辱之境/其为幻妄夫/何足道/虚名虽盛/而馋谤亦随之
B.失足落人间/究无救于贫困/而人世得失荣辱之境/其为幻妄/夫何足道/虚名虽盛/而馋谤亦随之 
C.失足落人间/究无救于贫困/而人世得失/荣辱之境其为/幻妄夫何足道/虚名虽盛而馋/谤亦随之
D.失足落人间/究无救于贫困/而人世得失/荣辱之境/其为幻妄夫/何足道/虚名虽盛而馋/谤亦随之
l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年少时对六经的学习有了心得,之后又涉猎了诸家之史,常作古文抒发心中的感慨,曾有远离尘世、隐居终老的想法。
B.作者为文独辟蹊径,将自己对经史及诸子著作的学习研究融会贯通后加入自己的理解,很受当时潘木崖等人的赞赏。
C.作者自幼读私塾,授徒之后很久才进了县学,过了几年被推荐进了太学,此后又多与有才能的人交往学习,获益匪浅。  
D.本文介绍了作者写作时文的起因、过程及重新选编刊印时文集的缘由,其目的是为了让天下的读书人了解自己怀才不遇的悲伤。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先君子束脩之入不足以给饔飧,余亦谋授徒以养亲,而生徒来学惟时文之是师,余乃学为时文。  (5分)
(2)而世所雕刻流传习熟人口者,诸生以余教诫故不学,而余不得已,间尝自有所作,示诸生以为之式。(5分)
参考答案
9.C(师:名词作状语,以对待老师的礼节。)
10.C(均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A①介词,因;②介词,按照。B①副词,表揣测语气;②副词,表反问语气。D①连词,表承接;②连词,表转折。)
11.B
12.D(对本文的写作目的理解有误。)
13.(10分)
⑴(5分)先父教学收入不够供给(全家)餐食,我也想通过教授学生来供养父母,可学生们来求学只为学习时文,我才学习写作时文。(重点注意“束脩”“给”“亲”“惟……是……”“师”的翻译。)
⑵(5分)而世上雕版印刷流传、人人口中所熟习的(时文),学生们因为我的教导告诫所以(或者“的缘故”)不学,而我不得已,曾间或写作时文,给学生看,用它来当范文。(重点注意“雕刻”“故”“间尝”“示”“式”的翻译。)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李流芳原文:①二十七日,雨初霁,与伯美约为焦山之游。孟阳、鲁生适自瓜州来会,亟呼小艇共载。到山,访湛公于松寥山房,不遇。步至山后,观海门二石
  • 新课标文言文通假字蝉则千转不穷 “转”(zhuǎn) 通“啭” 《与朱元思书》窥谷忘反 “反”(fǎn) 通“返” 《与朱元思书》食马者不知
  • 宋书原文:刘粹,字道冲,沛郡萧人也。粹家在京口,少有志干,初为州从事。高祖①克京城,参建武军事。从平京邑,转参镇军事,寻加建武将军、沛郡太守
  •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译文]  我不能改变志向,去顺从世俗啊,当然难免愁苦终身不得志。&
  • 王浚,字士治,弘农湖人也。家世二千石。浚博涉坟典,美姿貌,不修名行,不为乡曲所称。晚乃变节,疏通亮达,恢廓有大志。尝起宅,开门前路广数十步。
  • 程务挺,洺州平恩人也。父名振大业末仕窦建德为普乐令甚有能名诸贼不敢犯其境后历晋蒲二州刺史龙朔二年卒赠右卫大将军谥曰烈。务挺少随父征讨,以勇力
  •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
  • 《鹦鹉灭火》文言文的原文及译文《鹦鹉灭火》原文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爱重。鹦鹉自念虽乐,不可久也,便去。后数月,山中大火。鹦鹉遥见,便
  • 彭端淑原文: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
  • 记毗陵驿马(清)刘可毅客有以善相马者言予曰:“毗陵驿当孔道,羽檄急,则云阳、锡山南北三百里,吾驿枢其中,蹄声、铎声、箠声,午交衢,昼夜不绝。
  • 袁崇焕,字元素,东莞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邵武知县。为人慷慨负胆略,好谈兵。遇老校退卒,辄与论塞上事,晓其阨塞情形,以边才自许。天启二年正
  • 晋书原文:陶回,丹杨人也。祖基,吴交州刺史。父抗,太子中庶子。回辟司空府中军、主簿,并不就。大将军王敦命为参军,转州别驾。敦死,司徒王导引为
  • 中考语文的文言文读解理论一是翻译类。此类题解答思路是:(1)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2)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并逐字对应翻译,做好
  • 侯方域原文:余友贾生开宗,年逾五十,老矣。负奇,好大言,嗜酒,不拘绳墨。常自许得为宰相,当一年平寇,三年可尽撤诸塞上兵。里人大笑,以为病狂。
  • 给季弟书文言文阅读训练习题及答案魏 禧辛卯月日,客粤二旬。每念吾弟介然不苟,颇以远大相期,圣人所谓刚毅木讷,庶几近之;但刚为美德,吾弟却于此
  • 文言文成绩提高的关键是精练善思比如有的同学“病句判断”部分常常出错,这时就要把自己近期训练中的有关试题汇总分析,看看自己对六种常见的病句类型
  • 后汉书原文:庞参字仲达,河南缑氏人也。初仕郡,未知名,河南尹庞奋见而奇之,举为孝廉,拜左校今。御史中丞樊准上疏荐参,邓太后纳其言,即擢参,召
  • 文言文练习题王武恭公德用善抚士王武恭公德用①善抚士,虽里儿巷妇,外至夷狄,皆知其名氏。御史中丞孔道辅等,因事以为言②,乃罢枢密③,出镇④。又
  • 柳子厚墓志铭的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其后以博学宏词,授
  • 无用之辩文言文翻译文言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下面是无用之辩文言文翻译,为大家提供参考。【原文】好利者逸出于道义之外,其害显而浅;好名者窜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