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侃惜谷》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6-02 08:39:26
陶侃惜谷
【原文】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括号的词的含义。
(1)陶侃(尝)出游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聊)取之耳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执而(鞭)之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汝既不(田)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句中加括号的字与“执而鞭之”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蔽林间窥(之)B.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D.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3.翻译下列句子。
(1)用此何为?
(2)是以百姓勤于农植。
4.作者对陶侃的态度如何?本文表现了陶侃的什么特点?
5.下列各句中加粗的字与“汝既不田”中的“田”用法相同的是(C)
A.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C.醉翁之意不在酒D.去国怀乡
参考答案
1.(1)曾经(2)随便(3)名词活用为动词,用鞭子打(4)名词活用为动词,种田
2.A(A和例句皆为代词;B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没有实在意义;C同B;D在句中调节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3.(1)拿这些东西干什么?(
2)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
4.赞扬。本文表现了陶侃重视农耕、爱护农业生产和对农民有较深的感情的特点。
【译文】
陶侃曾经到郊外去游览,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未熟的稻穗,陶侃问:“拿这些东西干什么?”那人说:“走在路上我看见它,随便拔一把罢了。”陶侃大怒说:“你既然不种田,竟然还糟蹋人家的稻子!”就把那人抓起来,抽了一顿鞭子。陶侃爱护庄稼而执法严,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注释
⑴尝:曾经。
(1)出:外出。
⑵持:拿着。
⑶何为:即“为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指干什么。
⑷云:说。
⑸聊:姑且。
⑹耳:罢了。
⑺汝:你.
⑻不田:不种田。田:名词作动词,种田。
哲理
这个故事体现了陶侃爱民如子,珍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正直、重视农耕,爱护农业生产,保护农民利益的品质。
节俭是中华名族的优良传统。珍惜劳动果实,则是农民辛勤劳动的尊重。陶侃用他的实际行动传承了这一美德,并因此换来了一方百姓的丰衣足食。作为青少年,我们更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应该珍惜粮食。
作者对陶侃态度是赞扬,表现了陶侃爱民如子,珍惜粮食和人民的劳动成果,正直的特点。
本文表现了陶侃怎样的思想品格?
答:本文表现了陶侃重视农耕,爱护农业生产,关心爱护农民的思想品格。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赈灾(节选)钱泳(清)嘉庆十有九年,江南大旱,地势视无锡为高,被灾尤剧。邑侯齐彦槐尝以事赴乡,窃见赤地数千里,民间无米炊,爨(cuān)无薪
- 高中文言文阅读的试题训练武帝时,齐人有东方生名朔,以好古传书,爱经术,多所博观外家之语。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
- 伯夷颂的语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不顾人之是非,皆豪杰之士,信道笃而自知明者也。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寡矣;至于一国一
- 文言文阅读训练之太史公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太史公曰: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奉职
- (1)广厦阔屋,连闼通房。人之所安也,鸟入之而忧;高山险阻,深林丛薄,虎豹之所乐也,人入之而畏;川谷通原,积水重泉,鼋鼍之所便也,人入之而死
- 河豚发怒文言文翻译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
- 鱼我所欲也文言文阅读答案导语:语文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
- 姚崇尝有子丧,谒告十余日,政事委积,卢怀慎不能决,惶恐入谢于上。上曰:“朕以天下事委姚崇,以卿坐镇雅俗耳。”崇既出,须臾,裁决俱尽,颇有得色
- 江渊,字世用,江津人。宣德五年庶吉士,授编修。郕王监国,徐有贞倡议南迁,太监金英叱出之,踉跄过左掖门。渊适入,迎问之。有贞曰:“以吾议南迁不
- 原文: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姆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邱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
- 文言文阅读试题训练:昼锦堂记附答案我辈作文,必几经删润①,而后文成。闻欧阳文忠作《昼锦堂记》,原稿首两句是:仕宦②至将相,富贵归故乡。再四改
- 塞上听吹笛(唐) 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①间。借问梅花何处落②?风吹一夜满关山。【注释】①戍(shù)楼:军营城楼。 ②梅花何处落
-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题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题(一)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①,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②.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
- 迹府公孙龙,六国时辩士也。疾名实之散乱,假物取譬,谓白马为非马也。孔穿,孔子之裔也。穿与龙会。穿谓龙曰:“臣居鲁侧闻下风高先生之智说先生之行
- 韩愈原文:愈白进士刘君足下:辱笺,教以所不及,既荷厚赐,且愧其诚然,幸甚幸甚!凡举进士者,于先进之门,何所不往?先进之于后辈,苟见其至,宁可
- 中考文言文阅读经验中考必考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必考翻译,这是考生最为头疼的一个题目。满篇的"之乎者也",实在不知道如何
- 卜天璋,字君璋,洛阳人。幼颖悟,长负直气。读书史,识大体。至元中,为南京府史。时河北饥民数万人,集黄河上欲南徙。有诏,令民复业,勿渡,众汹汹
- 名句默写和文学常识17. (2016届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李商隐《锦瑟》中“
- 清史稿原文:缪遜,字雯曜,江苏江阴人。贡生,入赀为知县。康熙十七年,授山东沂水县。时山左饥,朝使发赈,将购米济南。遥以路远往返需日,且运费多
- 原文: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俊良。占小善者率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