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李汝华,字茂夫,睢州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李汝华,字茂夫,睢州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10-22 10:33:17 

标签:

李汝华,字茂夫,睢州人。万历八年进士。授兖州推官。征授工科给事中,尝劾戎政尚书郑洛不职。及出阅甘肃边务,洛方经略西事,主和戎。汝华疏洛畏敌贻患,且劾诸将吏侵军资,复请尽垦甘肃闲田。还朝,历吏科都给事中,多所纠擿。巡抚赣。诏四方税务尽领于有司,以其半输税监,进内府,半输户部。独江西潘相勒有司悉由己输。汝华极论相违诏。
汝华在赣十四年,威惠甚著,召拜户部左侍郎,掌部事。福王庄田四万顷,诏旨屡趣,不能及额。汝华数偕廷臣执争,仅减四之一。及王既之国,诏许自遣使督租,所在驿骚。内使阎时诣汝州,杖二人死。汝华请遵祖制隶有司,尽撤还使者,不纳。畿辅、山东大饥,因汝华言,出仓米平粜,且发银以振。汝华复奏行救荒数事,两地赖之。先是山东饥蠲岁赋七十万是年尽蠲又百七十余万汝华以边饷不继请天下税课未入内藏者暂留一半补其缺辅臣亦助为言疏三上不报
摄吏部事。畿辅、陕西大饥,汝华请振,皆不报。辽东兵事兴,骤增饷三百万。汝华累请发内帑不得,则借支南京部帑,括天下库藏余积。当是时,内帑山积,廷臣请发,率不应。计臣无如何,遂为一切苟且之计,苛敛百姓。而枢臣征兵,乃远及蛮方,致奢崇明、安邦彦相继反,用师连年。又割四川、云南等所加之赋以饷之,而辽饷仍不充,天下已不可支矣。
汝华练达勤敏,立朝无党阿。官户部久,于国计赢缩,边储虚实,与盐漕屯牧诸大政,皆殚心裁剂。岁比不登,意常主宽恤,独加赋之议不能力持,致万方虚耗,内外交讧。得疾乞休,加太子太保致仕。卒,谥恭敏。
(选自《明史·李汝华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是/山东饥/蠲岁赋七十万是年尽蠲/又百七十余万/汝华以边饷不继请天下税课/未入内藏者/暂留一半补其缺/辅臣亦助为言/疏三上/不报
B.先是/山东饥/蠲岁赋七十万/是年尽蠲又百七十余万/汝华以边饷不继请天下税课/未入内藏者/暂留一半补其缺/辅臣亦助为言/疏三上/不报
C.先是/山东饥/蠲岁赋七十万是年尽蠲/又百七十余万/汝华以边饷不继/请天下税课未人内藏者/暂留一半补其缺/辅臣亦助为言/疏三上/不报
D.先是/山东饥/蠲岁赋七十万/是年尽蠲又百七十余万/汝华以边饷不继/请天下税课未入内藏者/暂留一半补其缺/辅臣亦助为言/疏三上/不报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可以称为“有司”。
B.拜:文中指授予官职。其他可以表示授予官职的词语有“辟”“除”“征”等。
C.户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土地、户口、税收、科举等,长官为户部尚书。
D.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恭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汝华正直敢言。他弹劾郑洛不称职、怕敌人而留祸害,以及将领侵占军需物质;他上奏议论江西潘相不遵守朝廷命令。
B.李汝华反对弊政。他反对福王不当做法;有使者到处骚扰,有官员致人死亡,他请求惩处,朝廷没有接纳他的意见。
C.李汝华关心边防。辽东发生战事,他请求发放军饷,并积极筹措钱财,但是有些官员施政不当,战事不断,导致辽东军饷无法解决。
D.李汝华为政务实。他勤奋、机敏,在朝中没有秘党;他长期在户部任职,对国家财政、边防储备,以及盐业、漕运等都尽心尽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福王庄田四万顷,诏旨屡趣,不能及额。(5分)
(2)计臣无如何,遂为一切苟且之计,苛敛百姓。(5分)
参考答案
10.D(原文标点:先是,山东饥,蠲岁赋七十万,是年尽蠲又百七十余万。汝华以边饷不继,请天下税课未入内藏者,暂留一半补其缺,辅臣亦助为言。疏三上,不报)
11.C(“科举”不是由户部掌管)
12.B(“他请求惩处”与原文不符)
13.(1)福王要庄田四万顷,皇帝下诏书多次催促,不能达到定额。(得分点:屡、趣、及,各1分,句意2分)
  (2)管财政的大臣没有办法,就采取了所有小遵守礼法的办法,苛刻地向百姓搜刮。(得分点:如何、苟且、苛敛,各1分,句意2分)
   
参考泽文:
    李汝华,字茂夫,睢州人。万历八年考中进士。授任兖州推官。调任工科给事中,曾经弹劾兵部尚书郑洛不称职。到李汝华出京检查甘肃的边防事务,郑洛正在经营西部的事情,主张军事上议和。李汝华上奏疏说郑洛怕敌人,留下祸患,并且弹劾各将吏侵吞军用物资,又请求尽数开垦甘肃闲置的田地。回到朝廷,历任吏科都给事中,纠举揭发了很多事。任江西巡抚。皇帝下诏各地税务全部由有关官员统领,把其中的一半交给税监,进入内府,一半交给户部。只有江西潘相命令有关官员全部由自己交送。李汝华极力论述潘相违背皇帝命令。
李汝华在江西十四年,威望、恩德都很显著,召回朝廷被任命为户部左侍郎,掌管户部的事务。福王要庄田四万顷,皇帝下诏书多次催促,不能达到定额。李汝华多次和朝廷大臣一起谏诤,只减去四分之一。等到福王到了封地后,皇帝下诏允许福王自己派使者督催租税,所到之处受到骚扰。内使阎时到汝州,打死了两个人。李汝华请求遵照祖先的制度将这些事归属有关官员,全部撤hui6*派出去的使者,朝廷没有采纳。京城周围、山东地区发生大饥荒,由于李汝华的进言,朝廷拿出仓库的粮食平价出售,并拿出银子来救济百姓。李汝华又上奏实行救荒几项事,两地依靠这些得以度过灾荒。在这之前,山东饥荒,免除一年税七十万,这年又全部免除(税)一百七十多万。李汝华又以边防军饷赶不上为由,建议全国各地税款还没有送到内库的,暂留一半补充不足,宰相也帮助他进言。奏疏三次递上,皇帝没有批复。
    李汝华代理吏部事务。京城周围、陕西发生大饥荒,李汝华请求救济,都没有得到批复。辽东发生战事,突然增加军饷三百万。李汝华多次请求拿出内库的钱粮没有成功,就借用了南京库藏的钱粮,搜寻全国各地仓库多余的积蓄。当时,内库中的钱粮堆积得像山一样,朝廷大臣请求拨出一些,朝廷都没有答应。管财政的大臣没有办法,就采取了所有不遵守礼法的办法,苛刻地向百姓搜刮。而掌权大臣征兵,竟然远达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导致奢崇明、安邦彦相继带头zao6*反,连年用兵作战。又分出四川、云南等地所增收的赋税做军饷,而辽东的军饷仍不充裕,全国已经不能够再支出了。
    李汝华通晓事理,勤勉机敏,在朝中不结党不勾结偏袒。在户部做官很久,对于国家财政的盈亏,边防储备的虚实,以及盐业、漕运、屯田、牧业各方面大政方针,都竭尽心力裁度调剂。年成连年歉收,常常主张宽缓怜悯,唯独增加赋税的意见不能尽力坚持,使各方白白耗费,造成内外交相骚扰作乱的局面。李汝华生病请求退休,被加封为太子太保退休。去世,谥号恭敏。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王翦将兵    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    &n
  • 原文: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 怨。人 * ,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哀哉可怜。
  • 战国策原文: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
  • 文言文教学思考有人问我:中考语文开卷,学生养成了懒得背诵的习惯,但上了高中以后又要求学生背诵大量的文言文,孩子们的确力不从心,这该如何是好?
  • 鸿门宴原文文言文翻译鸿门宴这篇文言文大家应该都学习过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鸿门宴原文文言文翻译,快一起来看看吧!鸿门宴原文沛公军霸上,未
  • 三人成虎文言文原文翻译三人成虎 【出 处】 《战国策·魏策二》《韩非子·内储说左上》【比喻义】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释 义】三个人都说街
  • 作者EMAIL:ljzl9872@sina.com《指喻》原文及翻译: 原文:浦阳郑君仲辨,左手之拇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
  • 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少颖敏绝伦。十五为诸生,巡抚顾璘奇其文曰:“国器也!”未几,居正举于乡,璘解犀带以赠,且曰:“君异日当腰玉,犀不足溷
  • 不见长安文言文翻译不见长安出自《世说新语·夙惠第十二》。以下是不见长安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①。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
  • 不鞭书生文言文翻译王安期不鞭书生改写自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以下是小编带来不鞭书生文言文翻译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不鞭书生原
  • 孟门山文言文及翻译导语:孟门山是出处有《水经注·河水》的散文类的郦道元著文言文,作者是郦道元。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关于孟门山的文言文及翻译。欢
  • 汉书原文:戾太子据,卫皇后生。元狩元年立为皇太子,年七岁矣。初,上年二十九乃得太子,甚喜,为立禖,使东方朔、枚皋作禖祝。少壮,诏受《公羊春秋
  • 沈阳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高阳应造屋【原文】高阳应将为室家①,匠②对曰:“未可也,木尚生③,加涂其上④,必将挠⑤。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
  • 《忍小忿而就大谋》文言文翻译原文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迎。庄王曰:“其主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
  • 淮南子原文:古者民泽处复穴,冬日则不胜霜雪雾露,夏日则不胜暑热蚊䖟,圣人乃作,为之筑土构木,以为宫室,上栋下宇,以蔽风雨,以避寒暑,而百姓安
  • 陈遗贮煮饭文言文翻译陈遗贮煮饭是流传很久的经典故事,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陈遗贮煮饭文言文翻译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
  • 晋书原文:桓彝,字茂伦,谯国龙亢人。彝少孤贫,虽箪瓢,处之晏如。性通朗,早获盛名。有人伦识鉴,拔才取士,或出于无闻,或得之孩抱,时人方之许、
  • 游山西村文言文翻译《游山西村》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以下是“游山西村文言文翻译”,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游山西村宋代:陆游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试题介绍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原文呈现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 韦曜字弘嗣,吴郡云阳人也。少好学,能属文,从丞相掾,迁太子中庶子。时蔡颖亦在东宫,性好博弈,太子和以为无益,命曜论之。和废后,为黄门侍郎。孙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