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反经·忠疑》“夫毁誉是非不可定矣”阅读答案及翻译

《反经·忠疑》“夫毁誉是非不可定矣”阅读答案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2-05 13:40:53 

标签:

夫毁誉是非不可定矣。以汉高之略而陈平之谋,毁之则疏,誉之则亲。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绳之以法则为罪,施之以德则为功。知世之听者多有所尤。多有所尤,所听必悖矣。何以知其然耶?
《吕氏春秋》云:邾①之故,为甲裳以帛,公息忌谓邾之君曰:“不若以组。”邾君曰:“善!”下令,令官为甲必以组。公息忌因令其家皆为组。人有伤之者曰:“公息忌所以欲用组者,其家为甲裳多以组也。”邾君不悦,于是乎止,无以组。邾君有所尤也。邾之故为甲以组而便也,公息忌虽多为组何伤?以组不便,公息忌虽无以为组亦何益?为组与不为组,不足以累公息忌之说也。凡听言不可不察。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尽啜之。文侯曰:“乐羊以我故,食其子之肉。”堵师赞曰:“其子且食之,其谁不食?”乐羊罢中山,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
事之情一也,所以观者异耳。从城上视牛如羊,视羊如豚,所居高也。窥面于盘水则圆,于杯则亏,面形不变,其故有所圆有所亏者,所自窥之异也。今吾虽欲正身而待物,庸讵知世之所自窥我者乎?是知天下是非无所定也。世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今吾欲择是而居之,择非而去之,不知世之所是非者,孰是孰非哉?
夫忘家殉国,则以为“不怀其亲,安能爱君?”卫公子开方、吴起、乐羊三人是也。若私其亲,则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桴鼓则忘其身”。穰苴杀庄贾是也。故《传》曰:“欲加之罪,能无辞乎?”审是非者,则事情得也。                             
(节选自《反经·忠疑》)
【注】①邾,古国名。
8.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毁之则疏,誉之则亲        毁:破坏
B.多有所尤,所听必悖矣      悖:谬误
C.人有伤之者曰              伤:中伤
D.不足以累公息忌之说也      累:妨碍
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何以知其然耶            其谁不食
B.为甲裳以帛              乐羊以我故
C.不若以组                若私其亲
D.于杯则亏                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
10.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令官为甲必以组      (邾君)命有关的官吏制作甲裳一定要用丝带连缀
B.窥面于盘水则圆       在盘子里放上水,看自己的面影,(面部)就是圆形完整的
C.所自窥之异也         自己能看出水中面影的区别罢了
D.临军约束则忘其亲     指挥军队时就该忘掉自己的父母
11.下列诗句阐释的哲理和作者的观点“事之情一也,所以观者异耳”接近的一项是(3分)
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B.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①绳之以法则为罪,施之以德则为功。  ②世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
13.本文对“听言”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文本,选择其中的一点谈谈给你的启示。(6分)
参考答案
8.(3分) A   
9.(3分)D   
10.(3分) C  
11.(3分) A
12.(6分)
①当魏尚被绳之以法时,(他)便成为罪人;当(魏尚)被法外施恩时,(他)又成了功臣。
②世上的人(都各有自己的是非标准),符合自己标准的就认为是对的,不符合自己标准的就认为是不对的。
【评分参考】每句各3分。第①句“为罪”“施之以德”“为功”为赋分要点(“绳之以法”可不译);第②句“是其所是”“非其所非”为赋分要点,译出一点给2分,两点给3分。
13.(6分)
   【答案示例】作者认为“听言不可不察”,听别人讲的话,要仔细思考辨别。邾国国君听了别人中伤公息忌的一番话,不去思考公息忌的建议对国家是否有利,就下令废止,这样盲目的“听言”只会让自己做出错误的判断,于事无补。所以我们在聆听别人意见时一定要冷静分析,认真思考,汲取其中正确的、有益的部分,不要受其中错误的部分影响
【评分参考】本题6分。本文对“听言”的看法2分,“启示”2分,结合文本分析2分。对“听言”的看法,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即可。
参考译文
毁谤和赞誉,肯定与否定,不可能有一个固定标准。以汉高祖刘邦那样雄才大略,汉丞相陈平那样足智多谋,当有人毁谤陈平时,汉高祖就疏远了陈平;而当有人赞誉陈平时,汉高祖则又(重新)亲近了陈平。以汉文帝那样的英明,魏尚那样的忠诚,当魏尚被绳之以法时,(他)便成为罪人;当(魏尚)被法外施恩时,(他)又成了功臣。由此可知,听别人汇报情况,往往会判断失误;判断多有失误,结论必然违背常理。怎么能明白这一道理呢?
《吕氏春秋》中说:邾国的习俗,制作铠甲,使用丝帛连缀。公息忌对邾国国君说:“不如改用丝带连缀。”国君说:“好!”于是下令,制作铠甲必须使用丝带连缀。公息忌因此下令让自己家人都去织丝带。有人在国君面前中伤他说:“公息忌之所以建议用丝带,是因为他家编织丝带。”邾国国君听了很不高兴,于是就下令禁止,不再用丝带连缀铠甲。邾国国君的判断是有错误的。如果邾国过去制作铠甲用丝带连缀很方便,公息忌家即使编织再多丝带又有什么妨碍呢?如果邾国用丝带制作铠甲不方便,公息忌家即使不编织丝带又有什么好处呢?公息忌家编织丝带还是不编织丝带,都不足以妨碍对公息忌所提出的建议的评价。所以凡是听别人的话,不能不仔细思考辨别。
乐羊被任命为魏国大将,率军攻打中山国。而他的儿子在中山国。中山国君把他儿子煮了做成羹汤送给乐羊,乐羊一口气把羹汤全喝光了。魏文侯(知道后)说:“乐羊为了我的缘故,吃自己儿子的肉。”堵师赞却说:“连自己儿子都吃的人,又有谁的肉他不敢吃呢?”乐羊灭掉中山国后,魏文侯虽然奖赏了他,却(从此)怀疑他心肠残忍。
事情是一样的,站在不同的角度,就会得出不同的看法。从城上往城下看,往往把牛看成是羊,把羊看成是猪。这是由于所站的太高的缘故。在盘子里放上水,看自己的面影,面部就是圆形完整的;拿一杯水当镜子照自己的脸,看到的脸可能就是不完整的。脸形并没有变化,但照出来有时圆,有时又不完整的缘故,是照的工具不同。如今,我想要端正自身来接人待物,可怎么能知道世上的人是站在什么角度来看待我的呢?由此可知,天下的是与非本来就没有固定的标准。世上的人都各有自己的是非标准,符合自己标准的就认为是对的,不符合自己标准的就认为是不对的。如今我想要选择正确的一面来立身行事,摒弃错误的一面,可是不知道世人的是非标准和我的是非标准,到底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
如果忘记小家而不惜一切为国家,那么就会被认为“不能关心自己的亲人,还怎么能爱国君呢?”卫国的公子开方、吴起和乐羊这三个人都有这种经历。假如不愿离开亲人,那么又会有人说:“大将从接受任命那天起,就应该忘记自己的亲人;从到军中担负指挥责任那一天起,就该忘记自己的父母;从拿起鼓槌,敲响战鼓那一天起,就要舍生忘死投入战斗。司马穰苴就是以这个理由杀掉庄贾的。所以《左传》称:“如果想要治罪,还怕找不到合适的罪名吗?”要判断是与非,看看上面的这些事例就全明白了。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马仁瑀,大名夏津人。十余岁时,其父令就学,辄逃归。又遣于乡校习《孝经》,旬余不识一字。博士笞之,仁瑀夜中独往焚学堂,博士仅以身免。常集里中群
  • 《郑庄公戒饬守臣》文言文赏析郑庄公是个成功的政治家,文治武功都很有一套,在纷争多变的国际争斗中,郑庄公通谋略,精权变,善外交,将郑国经营的显
  • 三国志原文: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人也。兄笃,于乡里合部曲数百人。笃卒,荆州牧刘表令峻摄其众。表卒,峻率众归先主,先主以峻为中郎将。先主自葭萌
  • 祖莹夜读文言文翻译祖莹夜读是记叙了祖莹自幼夜以继日勤奋苦读的事迹,说明了只要勤奋好学,就能学有所成。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祖莹夜读文言文翻译,
  • 《本经阴符七术实意法腾蛇》文言文阅读《本经阴符七术?实意法腾蛇》作者:鬼谷子(王诩)实意者,气之虑也。心欲安静,虑欲深远;心安静则神策生,虑
  • 古代文言文经典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
  • 《郁离子》序徐一夔《郁离子》者,诚意伯刘公在元季时所著之书也。公学足以探三才之奥,识足以达万物之情,气足以夺三军之帅,以是自许,卓然立于天地
  • 清史稿原文:郝浴,字雪海,直隶定州人。少有志操,负气节。顺治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时张献忠将孙可望、李定国等降明,据川南为寇,师讨之。郡县吏
  • 文言文学习的方法文言文学习方法指导:学生会上的发言?曾有学生戏言: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作人。那为什么文言文的学习会成为大多数同学语
  • 王昶字文舒,太原晋阳人也。少与同郡王凌俱知名。文帝在东宫,昶为太子文学,迁中庶子。文帝践阼,徙散骑侍郎,为洛阳典农。时都畿树木成林,昶斫开荒
  • 文言文《大道之行也》参考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
  • 皮龙荣字起霖,一字季远,潭州醴陵人。淳祐四年进士。历官主管吏部架阁文字,授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兼资善堂直讲。入对请‚以改过之实,易运化之名,一过
  • 范仲淹原文:一日,命役徒芟①而辟之,中获废井。即呼工出其泥滓,观其好恶,曰:“嘉泉也”。乃扃②而澄之,三日而后汲视。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
  • 《白侯之贤》出自明代宋濂的《书白衢州》,白侯指白景亮,字明甫,时任衢州路总管。白侯贤能之处体现于三点:定科繇,律己,驭吏。三衢沈君持正,盛称
  • 唐顺之《信陵君救赵论》论者以窃符为信陵君之罪,余以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夫强秦之暴亟矣,今悉兵以临赵,赵必亡。赵,魏之障也。赵亡,则魏且为之后
  • 杨继盛传文言文全文翻译杨继盛担任狄道典史时,他的创书院、置学田,开煤山、肃褐市以及疏园圃、核户籍等举措,开拓了狄道吏治和教育事业的新局面。接
  • 文言文《叶公好龙》原文及译文《叶公好龙》告诉我们,自称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甚至是惧怕、反感。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文言文《叶公好龙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及答案解析:陈涉世家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10分)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 宋史原文:马默,字处厚,单州成武人。家贫,徒步诣徂徕从石介学。诸生时以百数,一旦出其上。登进士第,调临濮尉,知须城县。县为郓治所,郓吏犯法不
  • 《湖心亭看雪》原文及欣赏《湖心亭看雪》原文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