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桑辑要文言文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3-18 19:06:50
农桑辑要文言文翻译
引导语:《农桑辑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在它之前唐代有武则天删订的《兆人本业》和宋代的《真宗授时要录》,但这两部均已失传。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农桑辑要·耕垦·耕地》的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耕垦·耕地
《齐民要术》:春耕寻手劳郎到反,古曰:“耰”,今曰“劳”。《说文》曰:“耰,摩田器。”今人亦名“劳”曰“摩”。秋耕待白背劳。春既多风,若不寻劳,地必虚燥。秋田塌实,湿劳令地硬。谚曰:“耕而不劳,不如作暴。”盖言泽难遇,喜天时故也。桓宽《盐铁论》曰:“茂木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踏,直辄反,田实也。暴,音曝,耗也。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浅;犂欲廉,劳欲再。犂廉耕细,牛复不疲;再劳地熟,旱亦保泽也。秋耕埯同埯青者为上。比至冬月,青草复生者,其美与小豆同。初耕欲深,转地不深,地不熟;转不浅,动生土也。菅茅之地,宜纵牛羊践之;践则根浮。七月耕之,则死。非七月复生矣。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悉皆五、六月中冀美懿反;漫种也。种;七月、八月,犂埯杀之,为春谷田,则亩收十石;一石大约今二斗七升;十石,今二石七斗有余也。后《齐民要术》中“石”、“斗”仿此。其美与蚕矢、熟粪同。
《氾胜之书》曰: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春冻解,地气始通,土一和解;夏至,天气始暑,阴气始盛,土复解;夏至后九十日昼夜分,天地气和;以此时耕田,一而当五,名曰“膏泽”;皆得时功。春,地气通,可耕坚硬强地黑垆土,辄平摩其块以生草;草生,复耕之;天有小雨,复耕和之,勿令有块,以待时;所谓强土而弱之。春候地气始通,土块散,陈根可拔。此时二十日以后,和气去,即土冈。以时耕,一而当四;和气去耕,四不当一。杏始华荣,辄耕轻土、弱土。望杏花落,复耕;耕辄劳之。草生,有雨泽,耕,重劳之。土甚轻者,以牛羊践之,如此则土强;此谓弱土而强之也。
《杂说》: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凡地有薄者,即须加粪粪之。其“踏粪”法:秋收治田后,场上所有谷穰等,并须收贮一处。每日布牛脚下,三寸厚;古一尺,大约今一尺三寸有余。后《齐民要术》“尺”、“寸”仿此。每平旦,收聚堆积之;还依前布之,经宿即堆聚。至十二月、正月之间,即载粪粪地。
《种莳直说》:古农法,犁一棍六。今人只知犁深为功,不知棍细为全功。棍功不到,土粗不实。下种后,虽见苗,立根在粗土,根土不相着,不耐旱;有悬死、虫咬等诸病。棍功到,土细又实,立根在细实土中;又碾过,根土相着,自耐旱,不生诸病。
《韩氏直说》:为农大纲,一则牛欺地,二则人欺苗。牛欺地则所种不失其时;人欺苗,则省力易办;反是,则徒劳无益矣。凡地,除种麦外,并宜秋耕。先以铁齿概纵横概之,然后插犂细耕,随耕随捞。至地大白背时,更橇两遍。至来春地气透时,待日高复棍四五遍。其地爽润,上有油土四指许;春虽无雨,时至便可下种。秋耕之地,荒草白少,极省锄工。如牛力不及,不能尽秋耕者,除种粟地外,其余黍、豆等地,春耕亦可。大抵秋耕,宜早,春耕宜迟。秋耕宜早者,乘天气未寒,将阳和之气。掩在地中,其苗易荣。过秋,天气寒冷,有霜时,必待日高,方可耕地,恐掩寒气在内,令地薄,不收子粒。春耕宜迟者,亦待春气和暖,日高时,依前耕耙。
农桑辑要文言文翻译
《齐民要术》:春天耕过的地,应随时摩劳郎到反,古时称“耰”,今称为“劳”。《说文》将“耰”解释为“摩田的器具”,今人亦将“劳”称为“摩”。秋天耕过的地,须待白背时劳摩。春天多风,耕后若不随时摩劳,地土空虚,必容易干燥;秋天田土塌实,耕后随即趁湿摩劳,便会使地土结成硬块。农谚说:“只耕不劳,不如听任泽水自行跑掉。”农谚是说:喜天降时雨,应即行耕劳保墒。桓宽《盐铁论》说:“茂密的林木下面,不会有丰美的青草;大个的土块中间,不会有良好的.禾苗。”塌,直辄反,田土湿实之意。暴,音曝,损耗。秋耕,要耕深些;春耕、夏耕,要耕浅一些;犁起土的宽幅要廉仄,要耕一遍劳两遍。犁廉,既可耕得细,牛也不疲劳。劳两遍,使地熟,土壤无块,天旱亦可以保墒。秋耕,以能埯同掩青为最好。等到冬初,将新长出的嫩草压青,其美好与用小豆压青相同。第一遍耕要深,转地要浅。初耕不深,不能使地熟;转耕不浅,容易翻动生土。生长着菅茅的地方,宜将牛羊放入田中去践踏,经过牛羊践踏,草根浮动。七月间翻耕过后,便会死掉。不是七月翻耕的,耕过仍将复生。使地力肥壮的方法,用绿豆压青为最好,小豆和胡麻稍次。皆宜在五六月间冀美懿反,是一种撒播漫种法。种,七八月,翻犁入土,埯杀压青,来年种春谷,一亩可收十石;一石大约折合今二斗七升,十石约当元制二石七斗多。后面凡是《齐民要术》书中的“石”和“斗”,均照此比率折算。这样的肥田方法,同使用蚕屎或腐熟的人粪尿一样好。
《氾胜之书》说:农业生产的根本,在于赶上农时,使土壤强弱适中,讲求施肥、保墒,锄苗要早,收获要早。立春后,土地解冻,地气开始通达,是为土壤首次和解;夏至后,天气开始暑热,阴气兴起于下,土壤再一次和解;夏至后九十日,昼夜的时间长短相等,天气和地气相和。在以上所说的时间耕地,耕一遍相当平时耕五遍,名为“膏泽”,这皆是“赶上农时”的功效。立春后,地气开始通达,可耕坚硬的强地黑垆土,翻耕过随即将土块摩平摩碎,使萌生杂草;草长出来,再耕一遍;遇天有小雨,再耕一遍,令土壤协和顺适,不要有土块,以等待时用。这就是常说的使强土变弱的方法。立春的物候是:地气开始通达,土块散开,土中的陈根可用手拔出。立春以后二十天,和气即行消失,土质变得刚强。趁和气在时耕,耕一遍顶上平时耕四遍;和气消失后耕,耕四遍顶不上耕一遍。杏花盛开时,即可耕土质松散的轻土、弱土;等杏花落时,再耕一次,要求随耕随劳。候田中的杂草生长起来,天降雨泽,再耕,并且要用重劳劳摩。如土质过于松散,可以将牛羊赶到地中去践踏。以上方法,可使土质变强,即所谓使弱土变强的方法。
《杂说》:凡是种田的人家,必须正确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宁可种少种好,切不可贪多种不好。凡发现有的土地瘠薄,便应即时加粪使肥。踏粪法:秋收秋播后,打谷场上的谷穰等物,应即行收集一处,贮藏保管。每天用它向圈中牛脚下撒三寸厚的一层。古一尺,约合今一尺三寸有余。凡《齐民要术》书中所说的“尺”、“寸”,均按这一比例计算。第二天清早,收取堆聚一处;复照上法铺上一层,经过一夜即行堆聚。至年终十二月或来年正月,即可将踏好的粪拉去上地。
《种莳直说》:古时农作的经验,是犂一遍,要耙六遍。今人只知晓以犁深为胜,而不知晓尚须耙细方为全功。耙地的功夫不精到,土有粗块,地中空不实,下种后,虽可出苗,但苗根着生在粗土,根和土不能紧密地相附着,不耐旱,而且常有悬死、虫咬等许多毛病。耙地的功夫到了,土壤既细柔又紧实,苗根着生在细柔、紧实的土壤之中,而且播种时又经过碾压,根和土紧紧地相附着,自然会耐旱,不发生各种毛病。
《韩氏直说》:务农的要旨,一是牛功要胜过土地,二是人功要胜过苗稼。牛功胜过土地,则播种不致耽误农时;人功胜过苗稼,便会不太费力地将庄稼种好;反之,便会白费力气,而不会得到好的收获。所有的耕地,除种冬麦的以外,都应当进行秋耕。先用铁齿耙纵横耙过,然后再用犂细细地翻耕,耕毕随时摩劳。等到地面呈现大白背时,再耙两遍。到来年春天,地气通达时,趁太阳升高后再耙四五遍。这样的土地,土质爽疏而湿润,表层有四指厚的油土即便春季不降雨,只要农时一到,便可照常下种。另外,经过秋耕的土地,杂草自然要减少,亦可极大地节省耘锄工。如若牛力不足,不能全部进行秋耕,除种粟的土地非耕不可外,其余种黍、豆等地,亦可考虑采用春耕。一般说来,秋耕应早,春耕宜迟。秋耕要早,是为了趁着天气尚未寒冷,将阳和之气掩埋在地中,将来苗稼容易生长茂盛。过了秋季,天气寒冷,遇降霜日,必须等候太阳升起后方可耕地,怕的是将寒气掩盖土中,使地力变得瘠薄,收不到粮食。春耕要迟,也是为了等候春天阳和的暖气,太阳升高后,依照前法耕耙。
注释
①耰:注文中的两“耰”字,《齐民要术》作“耰”。按,《说文》作“耰,摩田器也,从木,忧声”。关中称为“耱”。校元本作“耰”,据改。
②塌实:即“结实”,谓秋天多雨,土地含水量大而且结实。塌:今本《齐民要术》作长劫反,今读jié。“塌”与“结”为一音之转。
③桓宽:汉宣帝时人。引文见《盐铁论·轻重第十四》。
④廉:窄仄之意。“廉仄”与宽广为反义。
⑤埯青:指将青草或绿肥作物,犁翻掩埋土中,即今天所谓“压青”。“埯”同掩。
⑥菅茅:草名,有时单称“菅”或“茅”,按《说文》“菅”和“茅”互训,盖一物而二名。“菅茅”,一名苞子草,茎细长可作绳织履,亦可覆盖屋顶,是田间杂草中害稼最甚而难清除者之一。
⑦此系《齐民要术·耕田》篇,所引用的《氾胜之书》文。
⑧立春正月节,按照《礼记·月令》的说法,“东风解冻”、“阳气渐升”、“阳气达”皆为立春节后的重要物候。地气:指阳气。
⑨夏至后九十日:夏至后九十日为秋分八月节。至此时阴阳适中,当秋之半。
⑩以此时:指三次“土壤和解”之时,为立春、立夏、秋分。
黑垆土:《说文》:“垆,黑刚土也。”是一种黏性极强的土壤。这种土壤过湿过干都不易耕,故宜于土壤和解的时候耕,土块方易分解破碎。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卜式,以田畜为事。有少弟,弟壮,式出,独取畜羊百余,田宅财物尽与弟。入山牧,十余年,羊致千余头,买田宅。而弟尽破其产,辄复分与弟者数矣。&n
- 精卫填海文言文解析精卫填海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那大家会怎么解析精卫填海这篇文言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精卫填海文言文解析,欢迎
- 文言文伤仲永的教学方案【教材分析】本文两部分,第一部分依次写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作者详写第一个阶段,力陈方仲永才
-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自 戒 郑思肖有行,至贫至贱可以进之;无行,至富至贵不可亲之。何也
- 《阮籍传 晋书》的文言文阅读附答案文言文,完成4~7题。阮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
- 智囊·语智部·总序文言文的原文及翻译语智部·总序作者:冯梦龙【原文】冯子曰:智非语也,语智非智也,喋喋者必穷,期期者有庸,丈夫者何必有口哉!
- 文言文致谢词丹桂飘香,硕果累于枝头时。回首来路,筚路蓝缕,思绪万千,感激良多。求学期间,适逢学院事务压身,每日案牍劳形,汲汲忙忙,唯恐学业不
- 如何高效完成文言文教学论文文言文教学之我见[ 摘 要 ] 文言文的教学不仅要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而且要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在教学过
- 论民本文言文翻译大家还记得论民本这篇文言文吗?下面小编整理了论民本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学习!论民本文言文翻译原文:孟子曰:“民为贵,社稷
- 苏洵原文:风俗之变,圣人为之也。圣人因风俗之变而用其权。圣人之权用于当世,而风俗之变益甚,以至于不可复反。京而又有圣人焉,承其后而维之,则天
- 孟母三迁文言文译文孟母三迁,即孟轲(孟子)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孟母三迁原文翻译,一起来看看吧!孟母三迁
- 纲鉴易知录文言文阅读原文附答案《纲鉴易知录》是一部记载从传说时代至明末历史的纲目体通史。清代学者吴乘权编辑的简明中国通史读本,初刻于康熙五十
-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①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
- 尚节亭记文言文翻译导语:尚节亭记是是中学语文文言文阅读的常见材料。下面小编将为大家整理分享关于这篇文言文的翻译以及阅读试题。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 裴胄,字胤叔,其先河东闻喜人,今代葬河南。胄明经及第,解褐补太仆寺主簿。属二京陷覆,沦避他州。贼平,授秘书省正字,累转秘书郎。陈少游陈郑节度
- 宋史原文:曹辅字载德,南剑州人。第进士。政和二年,以通仕郎中词学兼茂科,历秘书省正字。自政和后,帝多微行,乘小轿子,数内臣导从。置行幸局,局
- 苏轼原文:①生姓江,名瑶柱,字子美,其先南海人。十四代祖媚川,避合浦之乱,徙家闽越。闽越素多士人,闻媚川之来,甚喜,朝夕相与探讨。媚川深自晦
- 新唐书原文:路隋,字南式,其先出阳平。父泌,字安期,通五经,端亮寡言,以孝悌闻。建中末,为长安尉。德宗出奉天①,弃妻子奔行在,扈狩梁州,排乱
- 张公讳英字敦复,康熙六年进士,选庶吉士。累迁侍读学士。十六年,上始选儒臣置左右。设南书房,命公入值,赐第西安门内。当是时,三番扰乱。凡战陈兵
- (26)《望岳》(杜甫)1.杜甫在《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2.杜甫在《望岳》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