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躬之信文言文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5-16 19:27:20
标签:
直躬之信文言文翻译
导语|:《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以下是小编整理直躬之信文言文翻译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原文
楚有直躬者,其父窃羊而谒之上,上执而将诛之。直躬请代之。将诛矣,告吏曰:“父窃羊而谒之,不亦信乎?父诛而代之,不亦孝乎?信且孝而诛之,国将有不诛者乎?”荆王闻之,乃不诛也。孔子闻之曰:“异哉!直躬之为信也,一父而载取名焉”故直躬之信,不如无信。(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
①谒:告发 。 ②上:长官,这里指楚国令伊[1] 。③直躬者:正直坦率的人(直躬非人名)。 ④执:这是指抓获。⑤ 诛:杀。⑥.之:直躬者的父亲。 ⑦信:诚实 ⑧【若】 在有的版本里为【如】⑨且:既。⑩吏:执法的官员
译文
楚国有一个名叫直躬的人,他的父亲偷了别人的羊,直躬将这件事报告荆王,荆王派人捉拿直躬的`父亲并打算杀了他。直躬请求代替父亲受刑。直躬将要被杀的时候,他对执法官员说:“我父亲偷了别人的羊,我将此事报告给大王,这不也是诚实不欺吗?父亲要被处死,我代他受刑,这不也是孝吗?像我这样既诚实又有孝德的人都要被处死,我们国家还有谁不该被处死呢?”荆王听到这一番话,于是不杀他。孔子听了后说:"直躬这样的诚实奇怪了!一个父亲而一再为他取得名声。”所以直躬的诚实,还不如不诚实。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沈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人也。祖林子,宋征虏将军。父璞,淮南太守。璞元嘉末被诛,约幼潜窜,会赦免。既而流寓孤贫,笃志好学,昼夜不倦。母恐其以劳生
- 孔文仲,字经父,临江新喻人。性狷直,寡言笑,少刻苦问学,号博洽。举进士,南省考官吕夏卿,称其词赋赡丽,策论深博,文势似荀卿、杨雄,白主司,擢
- 文言文翻译的技巧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这三个字的意思分别是:要准确表达文章的意思,翻译出来的文章要明白通畅,文采要好。而
- 文言文《陈涉世家》课后练习题第一课时 【课前思考】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闾左( ) 適戍( ) 罾( ) 徇(
- 马啮盗髻文言文翻译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马啮盗髻文言文翻
- 彭城王浟转都督、定州刺史。有老妇姓王,种菜三亩,数被偷。浟乃令人密往菜叶上书字。明日市中,见菜叶有字者,捕讯之,果为贼。后境内无盗。&nbs
- 顾炎武原文:炎武之先家海上,世为儒。自先高祖为给事中,当正德之末。其时天下惟王府、官司及建宁书坊乃有刻板,其流布于人间者,不过《四书》、《五
- 西江月(阻风三峰下)张孝祥 原文: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
- 刘基原文:学校以教民明人伦,见于书传,肇自虞夏,以逮于今,莫不以先代圣人为师。圣人,人伦之至也。自太皞迄于孔子,圣人迭出,莫不以道德被于民物
- 《桃花源记》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
- 三人成虎 【出 处】 《战国策·魏策二》《韩非子·内储说左上》【比喻义】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释 义】三个人都说街市上有老虎,别人
- 宋史原文: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悉焚常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
- 吕诲,字献可,开封人。祖端,相太宗、真宗。诲性纯厚,家居力学,不妄与人交。进士登第,由屯田员外郎为殿中侍御史。时廷臣多上章讦人罪,诲言:“谏
- 西湖七月半文言文习题及翻译西湖七月半是明代文学家张岱创作的一篇散文。作者先描绘了达官贵人、名娃闺秀、名妓闲僧、慵懒之徒四类看月之人。西湖七月
-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论文初中语文课本中的课文以我国现代作品为主,但古代作品也占一定比例。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学好
- 王猛为京兆尹文言文专练王猛为京兆尹秦王坚自河东还,以骁骑将军邓羌为御史中丞。八月,以咸阳内史王猛为侍中、中书令①,领京兆尹②。特进、光禄大夫
- 课文文言文陈元方候袁公陈元方候袁公,在《世说新语》里,直接介绍陈元方言行的至少有九条,分布在《德行》《言语》《政事》《方正》《规箴》《夙慧》
- 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人也。时帝密有灭吴之计,而朝议多违,唯预、羊祜、张华与帝意合。祜病,举预自代,因以本官假节行平东将军,领征南军司。预既至
-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
-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
评论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