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判断句高中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1-03 23:43:51
文言文判断句高中
文言文判断句高中
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
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判断。但在古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很少把它当作判断词用。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
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
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这种判断句式,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即者式。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如:柳敬亭者,扬州之泰州人,本性曹。
3.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者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4.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也式。这种判断句式中也同样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谓之间加是。如: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
5.者也都不用,即,式。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需在主谓语之间加是。如:刘备,天下枭雄。
6.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即为式。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司马迁《鸿门宴》)
7.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8.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但出现较晚并且少见。如:巨是凡人,偏在远郡。(司马光《赤壁之战》)
附:中考语文文言文判断句详解
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 …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1)“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中蛾冠儿多髯者为东坡。
(2)“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例: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例:吟鞭东指即天涯。
(4)“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 例:斯是陋室,惟吾德 闻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6)“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 非天质之卑 兵革非不坚利也。
(7)“……,……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8)“……者,……也”。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9)“……者,……" 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0)“……,……也" 例: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夫战,勇气也。
(11)“……也”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梅曾亮〔清〕梅曾亮原文:余为董文恪公作行状,尽览其奏议。其任安徽巡抚,奏准棚民开山事甚力,大旨言与棚民相告讦者,皆溺于龙脉风水之说,至有以数
- 苏洵原文:先子讳序,字仲先,生于开宝六年,而殁于庆历七年。娶史氏夫人,生子三人,长曰澹,次曰涣,季则洵也。先子少孤,喜为善而不好读书。晚乃为
- 《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节》文言文原文及翻译解析作者:孟子及其弟子孟子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注释昭:《诗&qu
- 曾子杀猪文言文翻译及原文导语:曾子杀猪这个故事,几千在中国流传,经久不衰,引人深思。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曾子杀猪文言文翻译及原文,欢迎借鉴
- 蒙入江陵,释于禁之囚,得关羽及将士家属,皆抚慰之,约令军中:“不得干历人家,有所求取。”蒙麾下士,与蒙同郡人,取民家一笠以覆官铠 ;官铠虽公
- 欧阳修《王尧臣墓志铭》原文及翻译导语:欧阳修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欧阳修《
- 文言文教学要改变的观念分析从许多谈文言文教学的文章看,人们普遍反对用串讲的方式进行文言文教学,认为这种教学方式激发不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 语文一模试卷文言文赏析部分题目及答案[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
- 预浩造塔文言文原文及翻译预浩造塔指的是都料匠喻皓所造也很不错。预浩造塔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我们来看看。【原文】开宝寺塔,在
- 文言文《傅显迂缓》试题和答案傅显迂缓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亦稍知医药,性情迂缓,望之如偃蹇老儒。一日,雅①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
- 贾黯,字直孺,邓州穰人。擢进士第一,起家将作临丞、通判襄州。还为秘书省著作佐郎、直集贤院,迁左正言、判三司开拆司。黯自以年少遭遇,备位谏官,
- 文言文实词用法1、人不知而不愠(怨恨)《论语十则》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迷惑)(疑惑)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导)4、择其善者而
- 源贺,西平乐都人。贺伟容貌,善风仪。太武素闻其名。及见,器其机辩,赐爵 西平侯。谓曰:“卿与朕同源,因事分姓,今可为源氏。”从击叛胡白龙,又
- 王羲之训练门生文言文的练习以及答案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棐几①滑净,因书之,真草②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③见一老姥
- 如何用白话翻译文言文文言文白话文言翻译的原则,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下面是如何用白话翻译文言文,欢迎查阅!所谓直译,就是严
- 《游之日风日清和》文言文阅读及答案《游之日风日清和》文言文阅读及答案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3—15题。(6分)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
- 文言文高效复习的途径从教材复习入手,注意语言积累与知识迁移。虽然目前高考不使用课本中的语言材料命题,但是对教材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语文高
- 《旧五代史康福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原文:康福,蔚州人,世为本州军校。祖嗣,蕃汉都知兵马使,累赠太子太师。父公政,历职至平塞军使,累赠太傅。福
- 中考语文文言文常用的词语释义31.与皇帝有关的;上、帝、祚、践祚、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诏、召、诰、(驾)幸、膳、对策、轮对、奏、表
- 于归庄原文:凡作事专心志,竭计虑,穷日夜而为之者,曰不遗余力,曰惟日不足,若余之寻花是也。忆辛丑年,自昆山而太仓,而嘉定,而南翔,看牡丹三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