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海市蜃楼七年级文言文教学案例

海市蜃楼七年级文言文教学案例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6-01 21:07:46 

标签:

海市蜃楼七年级文言文教学案例

【我想解决的问题】


因为工作关系,我常到农村学校听语文课,发现目前农村语文课堂存在两种极端现象。一种是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节课教几个生字,念一遍课文,慢慢悠悠,哪儿黑哪儿宿,铃声一响,就算完成。另一种是为了突出"人文性",热衷于情感分析,对于文章的字词、语段、写作知识、不理解的内容,教师要么不知道讲要么不敢讲。有的为了活跃课堂气氛,盲目追求教学情境和学习形式的变化,忽视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基础能力的培养,连念一遍课文的时间都不舍得给学生,语文课没有了语文味儿,似乎更像品德课了。我认为,这都不是真正的语文课,这样的教学是缺乏"底气"的。长此以往,汉语的"根"很难扎在学生的心中!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汉语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珍贵的`软件保存,如同流在中国人血液里的一滴宝贵的文化血液,传承这种文化,小学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在农村,小学教师大都身兼数科,并非专职语文教师,工作任务之多压力之大,难以想象!如果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做有效的事,那么语文教学就更容易旁落了。

所以,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和忧虑:语文课究竟应该"教什么"?小学语文教学的"底线"是什么?众所周知,在语文教学中,"教什么"不算是一个问题,因为语文知识和思维过程、训练素材在教材中显而易见。而在语文教学中,"教什么"却是一个难题,其原因就在教材本身!语文课上教和学的是一篇篇课文,而课文并不是教和学的内容本身,它是教和学的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则隐藏在课文之中,需要教师去寻找、挖掘。于是,面对五花八门的新课改的语文课,我们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迷惘了。

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以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海市蜃楼》为例进行了一次小学语文"底线课堂"的研究与尝试。虽然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但作为一种研究,也为小学语文教学"教什么"提供了一些基本素材,感觉内心里稍稍踏实了一点。在此与大家切磋。

【我的教材分析】

《海市蜃楼》这篇文章按照"概括--具体--总结"的顺序描写了海市蜃楼这种虚幻神秘的景象。本课要求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在表达上,怎样让读者通过文字描述,感受到海市蜃楼的奇幻与迷人,是这类"幻景"文章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成功运用以下写作手法,表现了这种幻景的神奇幻化。

一、以实景衬幻景。文章在第一、二自然段以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了一幅实景画面,这是海市蜃楼即将出现的背景。烈日当空的夏日,茫茫的戈壁瀚海,黄沙大漠之中,热浪翻滚、热气蒸腾……上有炙阳、下有广漠,人们饥渴难忍,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渴望!在这个时候,海市蜃楼出现了。作者运用这样的实景描写做引子,过渡到对幻景的描绘,令读者觉得实与虚转接自然,没有突兀之感。

二、将读者置于景物之中。在面对面的交谈中,我们常常是直面对方,直呼其名,或是运用第二人称进行交流。在本文,作者也多处运用"你"字,用谈话式将读者直接带到所描绘的幻景之中。在第三自然段中,如"你经常可以看到……你还会看到……你还可以看到……你会觉得……"这样的文字,让读者感到很亲切,如同和老朋友谈话一般,仿佛亲身来到那里,亲眼看到了美丽的海市蜃楼。文章第四、五自然段写海市蜃楼神秘消失的部分,也多次运用了这种手法,使人和景达到了自然的和谐、和谐的自然,可谓人在景中,景在心中。

三、大量运用同类词语着力渲染。在描写幻景的时候,课文运用了一组四字词语,准确刻画了海市蜃楼虚幻的画面。如:隐隐约约、不可触摸、错落有致、若有若现、太虚幻境、如梦如幻、漂浮游移、浮想联翩、一闪而过……假如去掉这些词汇,那么,海市蜃楼朦胧和游移的特点,就表现得就不那么突出了。

教学时,根据农村小学中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设计并实施了这样的教学流程。

【我的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解题。

1、理解"海市蜃楼"词义(告诉学生百度百科)

【解释】 蜃shèn:海里的一种贝类动物。传说中,蜃能吐气形成楼台形状,实际上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由于大气密度不同,光线折射而形成的。也用来比喻虚无缥缈而不实际存在的事物,或不可企及的虚无的梦想。

【示例】 她知道他们不会拿~来哄骗她。--巴金《春》

【近义词】 空中楼阁、子虚乌有、虚无缥缈

【歇后语】 大戈壁做鬼脸 -- 海市蜃楼

【灯谜】 太平洋上一座城

2、读一读课后"我的资料夹",了解海市蜃楼的成因,注意其中的地点"山东蓬莱"。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严先生祠堂记》是北宋政治家范仲淹名作之一。 约写于范仲淹出任睦州太守时期。文章短小精悍,仅二百多字。主题明确,议论充分,节奏明快,感情充沛
  • 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登飞来峰》的内容《登飞来峰》作者: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翻译】译文一:
  • 愚人食盐文言文道理愚人食盐,佛家寓言。出自《百喻经》。下面是关于愚人食盐文言文道理的内容,欢迎阅读!愚人食盐作者:伽斯那昔有愚人,至于他家。
  • 中考古文必考题语文文言文得语文者得天下,2018中考古文必备科目很多,但是有些科目其实是常考的,考的比较多的。今天我们就来讲每个篇目考的比较
  • 口技原文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
  • 文言文实词1.逾(yú)动词。①翻越,越过。如: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石壕吏》)②超过,越过。如:逾时,楼渐进,可见其顶(《山市》)2.
  • 欧阳修原文:嘉祐二年,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吏部郎中梅公,出守于杭。于其行也,天子宠之以诗。于是始作有美之堂。盖取赐诗之首章而名之,以为杭人之荣
  • 南史原文:侯景字万景,魏之怀朔镇人也。少而不羁,为镇功曹史。魏末北方大乱,乃事边将尔朱荣,甚见器重。初学兵法于荣部将慕容绍宗未几绍宗每询问焉
  • 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于令仪诲人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于令仪诲人文言文,作者为宋代王辟之,讲述了于令仪通过自己的言行来教诲周围的人,并且用宽厚的心去感化了盗贼,使盗贼成
  •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需要在顺利翻译的基础上理解全文内容,体味古人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为增加同学们的文言文知识积累及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 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的赏析《陈太丘与友期》是一篇值得我们细细品读的文言文,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的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 文言文《魏学曾传 明史》阅读理解的答案文言文,完成4-7题。魏学曾字惟贯,泾阳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除户部主事,迁郎中。中官为商人请支刍粮银
  • 沛公至咸阳文言文阅读沛公至咸阳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
  • 周书原文:王士良,字君明,其先太原晋阳人也,后因晋乱,避地凉州。魏太武平沮渠氏,曾祖景仁归魏,为敦煌镇将。祖公礼,平城镇司马,因家于代。父延
  • 文言文《陈情表》译文及注释《陈情表》是高中生学的文言文,下面是文言文《陈情表》译文及注释,为大家提供参考。译文臣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很早
  •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文言文的翻译全文描绘了辋川的春色及冬色、月光下的夜色、隐约的城郭、沦涟的水波、落寞的寒山、明灭的灯火,以及深巷的寒犬、村墟的
  • 高中语文文言文中的通假问题解析文言文一直以来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难点,文言文对于高中生来说不仅字词难懂,而且常常有特殊句式阻碍同学们理解文章的中
  • 陶侃母教子文言文翻译陶侃是东晋的大将军,对国家来说,他是栋梁,对老百姓来说,如同父母,世人敬重他.本文为大家整理了陶侃母教子文言文翻译,仅供
  • 苏轼《稼说送张琥》原文及翻译导语: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苏轼《稼说送张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