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文言文《左传·宣公二年》阅读附答案及参考译文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1-30 08:11:48
节选文言文《左传·宣公二年》阅读附答案及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19分)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肜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腼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褒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衰不废矣。
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钮麂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麂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zei6*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初,宣予尝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
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太史董狐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
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盾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选自《左传·宣公二年》)
注:①胹(ér)熊蹯(fán):煮熊掌。②赵盾,史称赵宣子;士季,名会。③提弥明:赵盾的车右。④嗾(sǒu)夫獒:唤出猛犬。⑤赵穿:赵盾的堂兄弟。
1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寘:同置,放
B.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 赖:依靠
c.晋侯饮赵盾酒 饮:使饮酒
D.宣子尝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舍:放弃
17.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失其所与,不知
B.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C.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D.尚早,坐而假寐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及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开篇就以厚敛彤墙、弹射行人、杀害厨子三件事写出了晋灵公的贪婪、荒唐而又can6*暴,表明他的被杀完全是咎由自取。
B.在叙述士季和赵盾的进谏时,作者运用了繁简对比的手法,先用繁笔写士季对晋灵公进行和缓的进谏,再用简笔写赵盾的骤谏。
c.钮麂奉晋灵公之命来刺杀赵盾,当他看到赵盾已穿戴整齐准备上朝时,产生了强烈的心理矛盾,最终他选择了zi6*杀。
D.孔子认为,董狐是个好史官,赵盾是个好大夫。因此,董狐不应该因为史官记事的原则而使赵盾承受弑君的恶名。
19.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盾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20.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4分)
(2)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3分)
参考答案:
16、D(舍:住宿)
17、A(A都是所字用法。B连词,那么//连词,却。C代词,指灾难//助词,用在时间名词之后,无意。D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递进。)
18、D(董狐不应该因为史官记事的原则而使赵盾承受弑君的恶名错。)
19、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盾/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全对得3分,错断漏断1处扣0.5分)
20、(7分)参考译文:
⑴您进谏,如果国君不接受,那就没有谁能接着进谏了。请让我先去吧,没有采纳,您再继续劝说。
(4分,句意正确1分,而莫之继请各1分。)
⑵您是正卿,逃亡没有越过国境,回来后又不声讨叛贼,弑君的.不是您又是谁
(3分,句意正确1分,亡1分,非子而谁句式1分)
附:参考译文
晋灵公不行国君正道。加重赋税用来彩饰墙壁。他还从台上用弹弓射人,观看人们躲避弹丸来取乐。有一次厨子燉熊掌没有燉熟,灵公就杀死他,把尸体装在草筐里,命妇女用车装着尸体经过朝廷。赵盾和士季发现了厨子的手,追问厨子被杀的原因,并为这件事忧虑。赵盾准备进谏,土季说:您进谏,如果国君不接受,那就没有谁能接着进谏了。请让我先去吧,没有采纳,您再继续劝说。士季往前走了三次,伏地行礼三次,灵公假装没看见。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看了看他,说道:我知道所犯的错误了,准备改正它。士季叩头答道:哪个人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却能改正,没有什么善事能比这个更大的了。《诗经》上说:没有谁没有个好的开头,但很少能坚持到底。照这样说来,能够纠正错误的人是很少的。您能有始有终,那么国家就巩固了,哪里仅仅是臣子们有所依靠呢。《诗经》又说:天子有没尽职的地方,只有仲山甫来弥补。意思是说过失是能够弥补的,您能弥补自己的过失,君位就丢不了啦。
晋灵公仍旧不改。赵盾多次进谏。晋灵公很厌恶他,派鉏麑an6*杀他。鉏麑清早赶去,看到卧室的门已打开了。赵盾已穿戴整齐准备上朝,由于时间还早,端坐在那里打瞌睡。鉏麑退出来,感叹地说:不忘记恭敬,真是百姓的主啊。杀害百姓的主,就是不忠;不履行国君的使命,就是不守信用。在这两者之间只要有一种,都不如死了。便撞死在槐树上。
秋九月,晋灵公赐给赵盾酒喝,预先埋伏好身穿铠甲的武士,准备攻杀赵盾。赵盾的车右提弥明发现了情况,快步走上堂去,说:臣子侍奉国君饮酒,超过了三杯,不合乎礼仪。接着扶赵盾下堂。晋灵公唤出那条猛犬向赵盾扑去。提弥明徒手搏击猛犬,把它打死了。赵盾说:不用人而使唤狗,即使凶猛,又顶得了什么?一面搏斗,一面退出宫门。提弥明为赵盾殉难。
当初,赵盾在首阳山打猎,在翳桑住了一晚。看见灵辄饿倒在地,问他得了什么病,灵辄回答说:已经多日没有吃东西了。赵盾给他东西吃。灵辄留下一半食物不吃。问其原因,答道:我在外当奴仆已经多年了,不知道母亲还在不在。现在离家近了,请让我把这些东西送给她。赵盾要他吃光,并给他预备一筐饭和肉,放在袋子里送给他。不久灵辄做了晋灵公的甲士,却把戟掉过头来抵御灵公手下的人,使赵盾得免于难。赵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回答说:我就是您在翳桑救的饿汉呀。问名字和住处,他没有告诉就走了。接着赵盾也逃亡了。
九月二十六日,赵穿在桃园杀死了晋灵公。赵盾还没有逃出国境的山界就回来了。太史(董狐)记载说:赵盾弑其君。并且把这条记载拿到朝廷上公布。赵盾说:不是这样。太史回答说:您是正卿,逃亡没有越过国境,回来后又不声讨叛贼,弑君的不是您又是谁?赵盾说:唉!《诗经》说:由于我怀念祖国,反而自己找来了忧患。大概是说我吧!
孔子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据法直书不隐讳。赵盾,是古代的好大夫,为了记事的原则而承受恶名。可惜呀!要是逃出了国境就可以免掉罪名了。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石壕吏文言文翻译《石壕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以下是“石壕吏文言文及翻译”,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石壕吏唐代:杜甫暮投石
- 文言文《扁鹊见蔡桓公》学案设计扁鹊见蔡桓公学习目标1准确而流畅地朗读课文,通过学习进而背诵课文。2 积累文言词汇,了解文言文 * 殊的语言现象
- 三国志原文:毛玠字孝先,陈留平丘人也。少为县吏,以清公称。将避乱荆州,未至,闻刘表政令不明,遂往鲁阳。太祖临兖州,辟为治中从事。玠语太祖曰:
-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 文言文与朱元思书的原文及翻译《与朱元思书》是梁朝的吴均写的一篇写景小品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言文与朱元思书的原文及翻译,一起来看一下吧!与朱
- 高一语文文言文名句高中语文中,文言文一直都是一个重点,学好文言文有利于学生的文化修养的提升,也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好语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
- 宋史文言文原文与翻译原文:黄伯思,字长睿,其远祖自光州固始徙闽,为邵武人。祖履,资政殿大学士。父应求,饶州司录。伯思体弱,如不胜衣,风韵洒落
- 司马穰苴传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
- 刘词,字好谦,元城人。梁贞明中,事故邺帅杨师厚,以勇悍闻。 ②唐庄宗入魏,亦列于麾下,两河之战,无不预焉
- 《将苑》节选文言文《将苑卷一将刚》作者:诸葛亮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纯柔纯弱,其势必削;纯刚纯强,其势必亡;
- 精卫填海文言文解析精卫填海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那大家会怎么解析精卫填海这篇文言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精卫填海文言文解析,欢迎
- 高中语文文言文琵琶行高中语文文言文琵琶行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吧?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高中语文文言文琵琶行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高中语文文
- 中考课外文言文魏收改武学文魏收①年十五,颇已属文。及随父赴边,好习骑射,欲以武艺自达。荥阳②郑伯调③之日:“魏郎弄戟(jǐ)多少?”收惭,遂
- 景皇帝讳师文言文阅读附译文及答案景皇帝讳师,字子元,宣帝长子也。雅有风彩,沈毅多大略。少流美誉,与夏侯玄、何晏齐名。晏常称曰,惟几也能成天下
- 高二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复习方法由小编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知识(一)古今异义词以手抚膺坐长叹 (古义:徒,空。
- 苏辙原文:公讳修,字永叔,生四岁而孤。比成人,将举进士,为一时偶俪之文,已绝出伦辈。翰林学士胥公时在汉阳,见而奇之曰:“子必有名于世。”馆之
- 刘鸿训,字默承,长山人。父一相,由进士历南京吏科给事中。追论故相张居正事,执政忌之,出为陇右佥事。终陕西副使。万历四十一年,鸿训登第,由庶吉
- 贞观政要原文: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人言作天子则得自尊崇,无所畏惧,朕则以为正合自守谦恭,常怀畏惧。昔舜诫禹曰,‘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
- 幽王击鼓文言文练习题幽王击鼓周宅丰、镐,近戎。幽王与诸侯约:为高堡于大路,置鼓其上,远近相近,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尝
- 初三语文文言文复习指南中考文言文考什么?《北京市中考说明》中关于“文言文阅读”的考试的要求:(1)理解文章中文言词语的含义。(2)了解句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