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第一轮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5-12 09:10:06
高考语文第一轮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做为一个中国人,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更是代表中国,所以学好自己的母语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所必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知识点,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小编一直陪伴您。
第一,古今异义
文言文词汇与现代汉语最大的'不同是,文言文词汇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文词汇以双音词为主。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中的智力是智谋和力量的意思。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中的妻子是妻和子的意思。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中的卑鄙,卑指地位低下,鄙指见识浅陋。智力妻子卑鄙都是两个词的临时组合。一般都是单独使用的。
学过的文言文中,这样的词汇比比皆是,同学们要善于搜集和整理。如,中国、江河、亲戚、非常、绝境、无论、无日、殷勤、更衣、豪杰、往往、何苦、鱼肉、肉食、不过、其实、春秋、垄断、美人、左右、约束、大风、一切、烈士、牺牲、交通、宣言、扶老、秋天、留意、举手、老子、鞠躬、小生、一毛、怠慢、口舌、丈人、痛心、不好、风流、操持、学者、开张、妖怪、有意、地方、山东、人情、把握、致意、从容、便宜、无赖、慷慨、故事、南面、老大、可怜、小子、逢迎、斗争、同志、活人、束手、知道、指示、行为、祖父、会计、作文、晓畅、具体、前进、即使、或者、作息等等。
以上列举的词汇,可以分类记忆,也可笼统记忆。分类共有6种:1.两个单音词组合,如智力、妻子2.词义扩大,如中国、江河3.词义缩小,如亲戚4.词义转移,如婚姻5.词义弱化,如痛心6.偏义复词,如作息。无论采用哪一种记忆,最好的方法是用例句形式。同学们将带有这些词汇的句子抄录下来,并注明其古义,记在脑海里,久而久之,便形成能力。
第二,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是汉语词汇中的普遍现象,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更多,也是较难掌握的一项。如何掌握一词多义呢?
一要因文定义。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阅读古今文章的准则。比如,次:1.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书:1.乃丹书帛曰(书写);2.得鱼腹中书(字条)盛: 1.西湖最盛(华美)2.今春雪甚盛(多)。等:1.公等遇雨(各位);2.等死,死国可乎(同样)。或: 1.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有的人);2.一食或尽黍一石(有时)。苟:1.苟富贵,无相忘(假如,如果);2.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只要)。易: 1.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 (改变 );2. 天下事有难易乎(容易 )。3.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交换 )。谢:1.为我谢曰(致意 );2.长跪而谢之曰 (道歉 )。
二要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如,负、亡、见、从、令、让、权、夷、迁、多、伐、行、休、观、寻、序、极、事、奉、被、齿、服、图、尚、使、货、备、经、审、将、居、顾、封、修、信、适、复、拜、度、除、绝、贾、乘、称、造、资、案、疾、朔、唱、售、断、旋、率、属、绳、朝、策、善、靡、微、引等等。
第三,假借义
假借,六书之一。音同而义异的借音字。许慎《说文解字》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就是说语言中某些词有音无字,借用已有的同音字来表示。中学语文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把假借与通假等同起来,不再细化。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前者本无其字,后者本有其字。这里我们姑且统一使用教材的提法。
教材中的这种情况很多。如,1.不通否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2.禽通擒。将军禽操,宜在今日。(《赤壁之战》) 3.蚤通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4.反通返。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史记屈原列传》) 5.见通现。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6.具通俱。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7.要通邀。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 8.受通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9.属通嘱。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10.生通性。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11.菁通精。吾党菁华,付之一炬。(《〈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12.逝通誓。逝将去女,适彼乐土。(《硕鼠》)等。
再说虚词。虚词是同实词相对的一些词。它在汉语语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对于实词,主要辨别它的意义;对于虚词,则要辨别它的用法。文言虚词有几百个,使用频率很高。常见的文言单音虚词有(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耳、故、或、既、然、遂、已、矣、安、但),这里所列举的虚词比《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多10个(斜线后)。
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知识点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旧唐书原文:屈突通,雍州长安人。(隋)文帝遣通往陇西检覆群牧,得隐藏马二万余匹。文帝盛怒,将斩太仆卿慕容悉达及诸监官千五百人,通谏曰:“人命
- 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难点1、之:故时有物外之趣:结构助词,的。2、以:徐喷以烟:介词,用。昂首观之:代词,它,指夏蚊。以丛草为林:介词,
- 本草纲目果部蜀椒的文言文释名巴椒、汉椒、川椒、南椒、点椒。气味椒红:辛、温、有毒。椒目:苦、寒、无毒。主治椒目:水气肿满。用椒目炒捣成膏,每
- 苻子原文:郑人有逃暑①于孤林之下者② ,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及至暮反④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⑤。
- 涉及张佳胤令滑的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张佳胤令滑。巨盗任敬、高章伪称锦衣使来谒,直入堂阶,北向立。公心怪之,判案如故
- 有北宋赠大司徒富文忠公彦国行状司马光①富公为人,温良宽厚,泛与人语,若无所异同者。及其临大节,正色慷慨,莫之能屈。智识深远,过人远甚,而事无
- 《补唐书张议潮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原文:天宝末,安禄山犯阙。肃宗在灵武,尽诏西河戍卒,收复两京。吐蕃乘虚,凉陇诸州次第陷没,惟沙州至大历中尚
- 浅谈在新课改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效果文言文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载体,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有着丰富的精神资源。它能够陶冶人的心灵,熔铸人的精
- 祁奚请免叔向文言文翻译《祁奚请免叔向》选自《左传》。本文记载了祁奚为国家社稷而说服宣子,救了叔向,无所谓个人恩典。叔向因自己才能而获救,无所
- 试析中学的文言文教学论文关键词:文言文 教学 方 * 文摘要:中学文言文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
- 郦道元,字善长,初袭爵永宁侯,例降为伯。御史中尉李彪以道元执法清刻,自太傅掾引为书侍御史。彪为仆射李冲所奏,道元以属官坐免。景明中,为冀州镇
- 课外文言文阅读解题4步骤中考文言文阅读必然会考到课外语言材料。面对从未读过的语段或文章,又无工具书可查,怎么办?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很多同学感
- 綦崇礼字叔厚,高密人,后徙潍之北海。祖及父皆中明经进士科。崇礼幼颖迈,十岁能作邑人墓铭,父见大惊曰:“吾家积善之报,其在兹乎!”初入太学,诸
- 南垣善谕【原文】国朝尚书刘南垣公,告老家居。有直指使者,以饮食苛求属吏,郡县患之。 公曰:“此吾门生,当开谕之。”俟其来款之,曰:“老夫欲设
- 高中语文文言文常见倒装句句式倒装句现代汉语的语序一般以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状语在前,动词在后;谓语在前,宾语在后。如果
- 《君子济》文言文赏析皇魏桓帝十一年,西幸①榆中,东行代地。洛阳大贾②,赍金③货随帝后行。夜迷失道,往投津长④,曰:子封送之。渡河,贾人卒死,
- 族字在文言文里的不同用法①名词,家族,指同姓的亲属宫之奇以其族行。《宫之奇谏假道》 译文:宫之奇带领他的.家族出走②名词,种族,民族我黄帝子
- 〔一〕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
- 文言文若夫淫雨霏霏解答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3分)〔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
- 兽面人心文言文注释赏析文言文漕宪①施公②,貌奇③丑,人号④为“缺不全”。初仕⑤县尹,⑥谒上官,上官或⑦掩口而笑,公正⑧色⑨曰:“公以某貌丑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