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理解测试题目和答案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3-18 03:17:43
初中语文文言文理解测试题目和答案
家至孝,母好食铛①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值孙恩②贼出吴郡,袁府君③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④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选自《世说新语》)
①铛(chēng):一种平底锅。焦饭:锅巴。②孙恩:字灵秀。③袁府君:即袁山松。时为吴郡太守,被孙恩军队杀害。④未展:来不及。⑤沪渎:水名。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4分)
①值孙恩贼出吴郡 ②母好食铛底焦饭
③恒装一囊 ④逃走山泽
【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其中一项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2分)
A.归以遗母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以丛草为林
D.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小题3】翻译句子。(2分)
①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1分)
②遗独以焦饭得活。(1分)
【小题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答案
【小题1】①适逢、正赶上 ②吃 ③经常 ④跑
【小题1】B
【小题1】①每次煮饭,就把锅巴收集在口袋里,回家时把(它)送给母亲。②唯独陈遗因为有锅巴得以活了下来。
【小题1】围绕孝道谈,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值是多义词,另的一义价值,食也是多义词,有食物吃饲养的意义。走是古今异义词,古义中是跑,很少有行走的意思。
考点:考查学生阅读古文对常用字词的辨识能力。
点评:本题不难,易于辨识。初中学生阅读文言文,好以现代词义直接替代古文词义,望字生义,不了解古文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现象。虽然老师不一定讲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这些概念,但老师讲到或自己在课文注释中看到的古文字词,就要识记,注意一个词几个意思的区别和一些字词古今意义的不同,要举一反三。
【小题1】试题分析:意义指的是字词的意思,古文中有的字词意义有变化,这种变化就叫用法。B句中以是认为的意思,其它三项都是把的意思。
考点:考查学生对古文中一词多义的了解和掌握能力。
点评:本题不难,认真理解句子的意思便可得出答案。古文一词多义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在课堂上,教师都会重点讲到,学习时要注意识记。阅读古文时,要自觉得关注一词多义,学一知三,要善于把一个字词不同的意义做一归纳比较,加深印象。做此类选择题,可用排除法,把有相同字词意义的选项先行排除,减小判断的难度。
【小题1】试题分析:第一句中以字后省略了之,代焦饭,翻译时要补充出来。遗读wèi,意为送。两句中的两个遗意思是不同的.,两个以的意思也是不同的,第一句中以意为把,第二句中以意为因。
考点:考查学生古文阅读翻译句子的能力。
点评:本题不难,难解字词不多,句意易性。翻译文言句子,要了解句中每个字词的意思,注意从字词义到句中义的转变。要翻译准确,重要的字词不可遗漏。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要根据语境判断。译句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
【小题1】试题分析:此题要求简单明白,如答案中所示,围绕文章的中心孝道谈谈什么是孝道或如何尽孝道或宣传孝道对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
考点:考查学生阅读古文理解文意发表见解的能力。
点评:本题是主观题,并不难,短文内容清楚,意义明确。告诉我们道理与给我们什么启发谈谈你的感想都是相似的问题,首先要据文而谈,抓住所读文章的中心意思,如本文的孝道,但不拘泥文章,要有主观的认识,即所谈道理上有要拓展。只不过,本题要求简单,只要谈故事所反映的道理即可,如果要求是谈谈感想,那就要多联系实际来谈。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方银官原文: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这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
- 王亮字奉叔,琅邪临沂人,晋丞相导之六世孙也。亮以名家子,宋末选尚公主,拜驸马都尉。齐竟陵王子良开西邸,延才俊以为士林馆,使工图画其像,亮亦预
- 北史原文:李绘,字敬文。六岁便求入学,家人以偶年俗忌,不许,遂窃其姊笔牍用之,未逾晦朔,遂通《急就章》,内外以为非常儿。后敕撰五礼,绘与太原
- 孟子原文:公孙丑上·第一章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或问乎曾西曰:『
- 宋史原文: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凡民有忿争,颂喻以乡党宣相亲善,若以小忿而失欢心,一旦缓急,将何赖焉。调南京留守推官,留
- 《五代史·冯道传》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礼义,治人之 * ;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
- 语文文言文理解试题和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沈演之字台真,吴兴武康人也。演之年十一,尚书仆射刘柳见而知之,曰:此童终为令器。家
- 端午节诗选端 午(唐)文 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七律.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
- 唐休璟,京兆始平人也。休璟少以明经擢第。调露中,单于突厥背叛,诱扇奚、契丹侵掠州县,后奚、羯胡又与桑乾突厥同反。都督周道务遣休璟将兵击破之于
-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
- 赵广拒画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②。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③,久之遂善画④,尤工作马⑤,几能乱真⑥。建炎中陷贼⑦。贼闻其善画,使图所掳妇人
- 曹丕原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
- 一鸣惊人的文言文翻译一鸣惊人一词出自《史记滑稽列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鸣惊人的文言文翻译,欢迎参考阅读!原文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
- 原文: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
- 社会百态的文言文不愿而不为,不为即不能,不能即无能,无能之辈,众皆轻之。淡泊之人,不愿与世相争。视功名利禄如浮云,避蜗角之争如恶邪。不为人先
- 魏明帝畏臣与唐太宗斥臣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翻译【原文】魏明帝时,少府扬阜上疏,欲省宫人诸不见幸者,乃召御府吏问后宫人数。吏守旧令,对曰:“禁密
- 让诵读成为文言文高效教学的引擎少教多学的思想自古就有,《论语》中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论述,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
- 可楼记文言文翻译〔明〕高攀龙水居一室耳,高其左偏为楼。楼可方丈,窗疏四辟。其南则湖山,北则田舍,东则九陆,西则九龙峙焉。楼成,高子登而望之曰
- 文言文王祥事后母的原文及翻译原文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时风雨 忽至,祥抱树而泣。祥尝在别床眠,母自往暗斫之
- 陈书原文:吴明彻,字通昭,秦郡人也。明彻幼孤,性至孝,年十四,感坟茔未备,家贫无以取给,乃勤力耕种。秋而大获,足充葬用。起家梁东宫直后。及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