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与陈给事书》的鉴赏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10-26 17:13:33
文言文《与陈给事书》的鉴赏
【作品介绍】
《与陈给事书》通篇围绕着一个“见”字,历敷了与陈给事的见面情况:上半篇从见说到不见,下半篇从不见说到要见。好像通幽曲径,峰回路转;如柳暗花明,若断若续。正如《古文观止》原评所说:“一路顿挫跌宕,波澜层叠,姿态横生,笔笔入妙。”信中处处自贬自责,表现了韩愈诚惶诚恐的心态;同时在字里行间,又微微透露出其不甘低眉伏首的慷慨情态。韩氏论文素以整饬、谨严、生动形象著称于世。此篇《与陈给事书》,乃是一般的书信,但出自他的笔下,却委婉动情,不同凡响。
【原文】
与陈给事书(1)
作者:韩愈
愈再拜。愈之获见于阁下有年矣(2),始者亦尝辱一言之誉。贫贱也,衣食于奔走(3),不得朝夕继见。其后阁下位益尊,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夫位益尊,则贱者日隔;何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则爱博而情不专(4)。愈也道不加修,面文日益有名。夫道不加修,则贤者不与;文日益有名,则同进者忌(5)。始之以日隔之疏,加之以不专之望(6),以不与者之心(7),而听忌者之说,由是阁下之庭无愈之迹矣。
去年春,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8)。温乎其容,若加其新也(9);属乎其言,若闵其穷也(10)。退而喜也,以告于人。其后如东京取妻子,又不得朝夕继见。及其还也,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邈乎其容,若不察其愚也(ll);悄乎其言,若不接其情也(12)。退而惧也,不敢复进。
今则释然悟、翻然悔曰(13):其邈也,乃所以怒其来之不继也;其悄也,乃所以示其意也。不敏之诛,无所逃避(14)。不敢遂进,辄自疏其所以(15),并献近所为《复志赋》以下十首为一卷,卷有标轴(16)。《送孟郊序》一首,生纸写(17),不加装饰,皆有揩字、注字处(18),急于自解而谢,竢不能更写(19),阁下取其意,而略其礼可也。愈恐惧再拜。
【注释】
(1)贞元十九年(803)作。陈给事:陈京,字庆复,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大历元年(821)进士,任太子正字、咸阳尉、太常博士、左补阙、膳部员外郎等职,贞元十九年自考功员外迁给事中。给事,给事中,官名,正五品上,掌读署奏抄,驳正违失,又与御史、中书舍人审理天下冤滞。
(2)阁下:古代本为对尊显者的敬称,后泛用作对人的敬称。唐赵璘《因话录·徵》:“古者三公开阁,郡守比古之侯伯,亦有阁,所以世之书题有阁下之称。……今又布衣相呼,亦曰阁下。”此是对给事中陈京的敬称。
(3)“衣食”句:谓为了衣食而奔走忙碌。
(4)“夫位”四句:此就陈给事方面而言。日隔,日益有隔阂。
(5)“夫道”四句:此就韩愈自己方面而言。与,此指交往。
(6)不专之望:指对方对自己的期望不能专一。
(7)不与者之心:指自己有着不屑与人交往的心态。]
(8)左右:对对方的敬称。不直称对方,而称其左右的执事者,以表尊敬。
(9)“温乎”二句:谓您表情温和,好像接待新交的朋友。
(10)“属乎”二句:谓您说话连续不断,好像同情我的失意。属,连续不断。
(11)“邈乎”二句:谓您表情冷淡,好像不体察我的心思。邈,疏远,冷淡。愚,谦称自己之所虑。
(12)“悄乎”二句:谓您沉默无语好像不领会我的情意。悄,无声,无语。
(13)释然:领悟貌。翻然:迅速变动貌。
(14)“不敏”二句:谓对我生性愚钝不明的责怪,我无处逃避。不敏,不明达,不敏捷。
(15)自疏其所以:呈上此信说明情由。疏,通。
(16)标轴:上面作有标记的卷轴。古代把用纸或帛写的书做成卷子,中心安轴,一卷即为一轴。
(17)生纸:未经煮捶或涂蜡的纸。唐代书写纸有生纸、熟纸两种,生纸一般用于草稿或丧事中。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二十八:“唐人有熟纸,有生纸。熟纸谓妍妙辉光者,其法不一。生纸非丧故不用。”
(18)揩字:涂改字。揩,抹,擦拭。注字:添注字。
(19)“急于"二句:谓因为急于表白自己的心迹并向您谢罪所以来不及重新誉写清楚。
【译文】
韩愈再次敬礼。我得以拜见阁下已有好多年了,开始也曾经蒙得您的.赞誉,因为贫贱。为了衣食而奔走四方,不能够经常不断地拜望您。这以后阁下的地位越来越高,依附奉承您的人越来越多,地位日益尊贵,贫贱的人便日益隔膜;依附奉承您的人日益增多,您所爱重的人多了而感情也就不专注了。我呢,在道义的修养上没有什么进步,而文章越来越有名。道义没有进步,贤德的人不愿和我交往;文章日益有名,同类的人就要嫉妒。于是开头因为日益隔膜疏远,后来又加上您的期望不能专注,以您不屑于与我交往的心思,而听信那嫉妒人的谏言,由此阁下的门庭之中,就再也不见我的踪迹了。
去年春天,我也曾去拜访过您一次。您面色温和,好像接待初次见面的朋友,言语殷切热情,象是同情我落魄失意的处境。从您那儿出来,心里很高兴,并把这种情形告诉他人。那以后,我便到洛阳去搬取家眷了,又不能天天不断拜访您。等到从洛阳回来,也曾经又去拜见阁下一次。您的态度冷淡,好像不体察我的心思,默默无言,好像不理解我的衷情。我回去之后心中不安。不敢再去拜望您了。
【解析】
大凡君子交友,往往有着这样一种怪象,越是心地善良,越是珍视友情的人,常常是因为自己对朋友是真心诚意,而思想负担过重、患得患失,可朋友却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最终和自己疏远了。为了怕失去自己的朋友,有时侯把自己搞得真的是很辛苦。
《与陈给事书》中韩文公遇到的就是这样的情形。
陈给事,本名陈京,给事是其官名给事中的简称。韩文公早年与陈有旧,从文中韩文公与其的牵挂上看,他们过去的友情是不错的。可后来,韩文公被贬去广东阳山县当县令,而陈京却因精通礼仪,在一次朝廷仪式安排上的得体表现而得到了皇帝的欣赏,给事中虽不是宰辅级的大官,但绝对是皇帝日常视线所及的人了。于是乎早年的深交,怎比得上后来的腾达与失落之变。这样,陈京有了自己新的交际圈子,而韩文公唯有到阳山令那么个偏僻的小天地独自苦修去了。
之后,我们不得不感念韩文公心地纯厚,经“落实政策”“平反昭雪”后,韩文公又回到京师自己昔日的故旧面前,可这时的陈京却表现出相当的冷漠和寡言,这让极为在乎朋友感受的韩文公一时摸不着头脑。过度相信朋友,韩文公陷入迷惘的境地,他竟一厢情愿地产生了错觉,认为陈京是念旧情的,他对自己的漠然完全是对自己不勤于登门的抱怨。
真是旁观者清而当局者迷啊!读了韩文公的大作,后代学人无一不是为韩文公鸣冤和不平啊!当了大官,就可以轻慢自己的旧友吗?当了大官,就可以无视朋友对自己的一番情谊吗?当了大官,就可以自以为是,让朋友诚惶诚恐不知所措吗?朋友是“成双成对”的,有多少个无理傲慢的陈京之辈,就有多少为眷顾旧情,而反为其所伤所累的韩文公。陈京之多多是世间的恶态,而韩文公的众众却是古今挥之不去的悲情。
从韩文公给陈京的礼物上,我们看了《送孟郊序》的文章赫然在列,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有里程碑之誉的名文。说明这时的韩文公坐镇国子监,已是名声大振的“古文运动”的领袖了,像孟郊,贾岛、李贺等一大批顶级文士都已紧密地团结在了他的周围。以文坛巨匠之尊,不计个人身份,为了挽回旧时的友情,而平白地为小人蒙羞。这到底是值还是不值呢?
韩文公熟读太史公的文章,自然明了“同明相照,同类相求”的道理。欧阳修是为韩文公思想学风一脉相承的追随者,在他的《朋党论》中有过“君子以同道为朋”的论述。而作为古文运动的开山鼻祖、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文公岂会不知这样的道理?
也许越是追求完美人格的大人,越是绝对地律己严格的圣贤之人,越是舍不下至交之间的这种情份。也许对自己心仪的女子都可断然舍去,而对于自己深交的朋友却是万万不能。
学了这篇文章,我们又能学会些什么呢?我们又何尝没有过为朋友的取舍而患得患失呢?但愿我们能从中悟出一份必要的洒脱,像陈京这样的朋友还是尽早尽快地放弃了吧!快点抛弃感情的重负,一抬头就能看到温暖明媚的阳光。
【点评】
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关中地区大旱,年成歉收,民间饥馑,韩愈上书奏请减免徭役租赋,因此得罪了权贵,由监察御史贬为阳山县令。陈给事却在这年得到了升迁。此年皇家准备举行祭祀大典,陈给事奏请祭祀必尊太祖,而且祖宗灵位的排列,以及参加祭祀人员的排列,都要分出尊卑长幼的先后次序,必须讲究礼仪。他因此得到皇帝的赞赏,自考功员外郎迁给事中,可谓宦海扬帆,春风得意。而韩愈却因爱民而被贬,极为苦闷,茫然若失。但他对仕途仍充满了幻想,希望能有人荐举,重返朝廷做官。所以他对这位备受皇帝欣赏的新迁给事中陈京,还抱有很大的希望。其实此信中并没有实质的内容,只是要同陈给事联络个人感情而已。然而文章的通篇围绕着一个“见”字,历敷了与陈给事的见面情况:上半篇从见说到不见,下半篇从不见说到要见。好像通幽曲径,峰回路转;如柳暗花明,若断若续。正如《古文观止》原评所说:“一路顿挫跌宕,波澜层叠,姿态横生,笔笔入妙。”信中处处自贬自责,表现了韩愈诚惶诚恐的心态;同时在字里行间,又微微透露出其不甘低眉伏首的慷慨情态。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文言文练习:《药议》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2分)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辨识耳,在药则未
- 黄雀衔环文言文翻译黄雀衔环指黄雀衔着银环以报答恩人。指报恩。出自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下面是关于黄雀衔环文言文翻译的内容,欢迎阅读!原
- 林兴祖,字宗起,福州罗源人。至正二年,登进士第;授承事郎,同知黄岩州事,三迁而知铅山州。铅山素多造 * 者,豪民吴友文为之魁,远至江淮、燕蓟,
- 廉耻[清]顾炎武《五代史·冯道传·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 * ;廉耻,立人之大节;盖
- 一轴鼠画文言文翻译引导语:学好文言文,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要学会翻译,那么有关《一轴鼠画》的文言文翻译哪里有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
- 南史原文:徐孝嗣字始昌,东海郯人也。八岁袭爵枝江县公,见宋孝武,升阶流涕,迄于就席。帝甚爱之,尚康乐公主,拜驸马都尉。孝嗣姑适东莞刘舍,舍兄
- 樊重树木的文言文翻译樊重,字君云。他家世世代代都很擅长耕种庄稼,并且喜欢做生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樊重树木的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樊重树木
- 《论语》的文言现象导语:《论语》集中了孔子的主要思想,是孔子弟子收集整理而成的著作。下面是《论语十则》的文言文知识点,欢迎参考!论语十则原文
- 海市蜃楼【原文】尝读《汉书·天文志》,载“海旁蜃气像楼台①”,初未之信。庚寅②季春,余避寇海滨。一日饭午,家僮走报怪事,曰:“海中忽涌数山,
- 青锁高议文言文训练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20分)韩魏公在大名①日,有人送玉盏二只,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无纤瑕,世宝也。”公以百金
- 文言文阅读赏析训练题郑覃,郑州荥泽人,故相珣瑜之子,以父荫补弘文校书郎,擢累谏议大夫。穆宗立,不恤国事,数荒昵。吐蕃方强。覃与崔郾等廷对曰:
- 祖逖文言文翻译祖家为北地大族,世代都有两千石的高官。祖逖少年时生性豁荡,不拘小节,轻财重义,慷慨有志节,常周济贫困,深受乡党宗族敬重。他成年
- 燕将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谗之燕,燕将惧诛,因保守聊城,不敢归。齐田单攻聊城岁余,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鲁连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书曰:
-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重点概括《赤壁赋》(一)通假字1、举酒属客举匏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3、
- 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文言文翻译,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一语文必修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高一
- 指导好学生背诵文言文的方案新编人教版语文教材,对现代文和文言文的比例做了调整,文言文占到了三个单元,尤其与以往不同的是,篇篇文言文都需要背诵
- 中考文言文中定语后置的考点定语后置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
- 文言文朗读的指导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文言课文要“能顺畅的朗读”。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加强文言文朗读的指导与测试,是
-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与先主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
- 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也。年十三,能诵诗,受业长安。时光武亦游学京师,禹年虽幼,而见光武知非常人,遂相亲附。数年归家。及汉兵起,更始立①,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