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虚词乃的用法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10-14 10:04:35
高中文言文虚词乃的用法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文言文虚词乃的用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出处(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出处(司马光《赤壁之战》)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出处(司马迁《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出处(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出处(陶渊明《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出处(韩愈《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出处(苏轼《石钟山记》)
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出处(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出处(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出处(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出处(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出处(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出处(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出处(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出处(《勾践灭吴》)
②无乃尔是过与?---出处(《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出处(司马迁《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出处(《孔雀东南飞》)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刻舟求剑文言文的翻译刻舟求剑意思是i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刻舟求剑文言文的翻译,欢迎来参考!刻舟求剑楚(周
- 晋书李密传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是我们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各位,我们看看下面的晋书李密传文言文翻译吧!晋书李密传文言文翻译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
- 马援字文渊文言文阅读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作题。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
- 活板文言文翻译沈括活板是沈括的作品之一,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活板文言文翻译吧!活板文言文翻译沈括原文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
- 元史原文:刘肃,字才卿,威州洺水人。金兴定二年词赋进士。尝为尚书省令史。时有盗内藏官罗及珠,盗不时得,逮系货珠牙侩及藏吏,诬服者十一人。刑部
- 郑覃,郑州荥泽人,故相珣瑜之子,以父荫补弘文校书郎,擢累谏议大夫。穆宗立,不恤国事,数荒昵。吐蕃方强。覃与崔郾等廷对曰:“陛下新即位,宜侧身
- 曾巩原文:赠司徒鲁郡颜公,讳真卿,事唐为太子太师,与其从父兄杲卿,皆有大节以死。至今虽小夫妇人,皆知公之为烈也。初,公以忤杨国忠斥为平原太守
- 《辨奸论》苏洵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①,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
- 甘罗传译文 原文:甘罗者,甘茂孙也。茂既死后,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 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于燕,三年而燕王喜使
- 商鞅立信【原文】商鞅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也,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之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
- 治国犹栽树 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
- 岳阳楼记的文言文翻译《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为重修岳阳楼写的。下面是
- 《项羽本纪》文言文翻译史记·项羽本纪是西汉时期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第七卷,是关于楚霸王项羽的本纪,它记录了秦末项羽光辉壮烈的一生。《项羽本纪
- 邴原泣学阅读答案及翻译邴原泣学讲述邴原贫不丧志、刻苦学习的故事。小编整理了邴原泣学阅读答案及翻译,欢迎欣赏与借鉴。邴原泣学《初潭集》【原文】
- 王显字德明文言文翻译文言文,我们学习过不少,也经常在阅读中出现。那么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是王显字德明文言文翻译,请看看:王显字德明文言文翻译原
- 邵伯温原文:田昼者字承君,阳程人。其人物雄伟,议论慷慨,俱有前辈(注)之风。邹浩志完者,教授颖,与承君游相乐也。浩性性,因得承君,故遇事辄自
- 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九龄幼聪敏,善属文。年十三,以书干广州刺史王方庆,大嗟赏之,曰:"此子必能致远。"
- 岳飞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①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②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
- 高考文言文偏义复词知识点总结文言实词绝大多部分具有多义性,有些实词古今意义已发生变化,古字通假,与现代汉语最大的不同是现代汉语双音词占优势,
- 陈子昂原文:东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7,彩丽竞繁8,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