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语文文言文理解:单箭易折众箭难断

语文文言文理解:单箭易折众箭难断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9-11 16:03:00 

标签:

语文文言文理解:单箭易折众箭难断

夫人爪之利,不及虎豹;膂力之强,不及熊罴;奔走之疾,不及麋鹿;飞飏之高,不及燕雀。苟非群聚以御外患,则反为异类食矣。是故圣人教之以礼,使之知父子兄弟之亲。人知爱其父,则知爱其兄弟矣;爱其祖,则知爱其宗族矣。如枝叶之附于根干,手足之系于身首,不可离也。岂徒使其粲然条理以为荣观哉!乃实欲更相依庇,以捍外患也。


吐谷浑阿豺有子二十人,病且死,谓曰:“汝等各奉吾一支箭,将玩之。”俄而命母弟慕利延曰:“汝取一支箭折之。”慕利延折之。又曰:“汝取十九支箭折之。”慕利延不能折。阿豺曰:“汝曹知否?单者易折,众者难摧。戮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言终而死。彼戎狄也,犹知宗族相保以为强,况华夏乎?圣人知一族不足以独立也,故又为之甥舅、婚媾、姻娅以辅之。犹惧其未也,故又爱养百姓以卫之。故爱亲者,所以爱其身也;爱民者,所以爱其亲也。如是则其身安若泰山,寿如箕翼,他人安得而侮之哉!故自古圣贤,未有不先亲其九族,然后能施及他人者也。彼愚者则不然,弃其九族,远其兄弟,欲以专利其身。殊不知身既孤,人斯戕之矣,于利何有哉?昔周厉王弃其九族,诗人刺之曰:“怀德惟宁,宗子惟城;毋俾城坏,毋独斯畏;苟为独居,斯可畏矣。”

宋昭公将去群公子,乐豫曰:“不可。公族,公室之枝叶也。若去之则本根无所庇荫矣。葛藟犹能庇其根本,故君子以为比,况国君乎?

此谚所谓庇焉,而纵寻斧焉者也,必不可君。其图之,亲之以德,皆股肱也。谁敢携贰!若之何去之?”昭公不听,果及于乱。

华亥欲代其兄合比为右师,谮于平公而逐之。左师曰:“汝亥也,必亡。汝丧而宗室,于人何有?人亦于汝何有?”既而,华亥果亡。

(选自司马光《家范·治家》)

4、下面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苟非群聚以御外患,则反为异类食矣 苟:如果

B·是故圣人教之以礼,使之知父子兄弟之亲 之:代词,这里指代“人们”

C·乃实欲更相依庇,以捍外患也 捍:捍卫

D·犹惧其未也,故又爱养百姓以卫之 未:不够

5、下面不属于正面论述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

A·苟非群聚以御外患,则反为异类食矣。

B.彼戎狄也,犹知宗族相保以为强,况华夏乎?

C·圣人知一族不足以独立也,故又为之甥舅、婚媾、姻娅以辅之。

D·不可。公族,公室之枝叶也。

6、下面对文章内容及方法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门见山说人 若不抱成一团就会被异类吃掉,接着又用树木枝叶与根干的关系作比喻。

B·举吐谷浑阿豺的例子是要说明,连戎狄都知道保住自己祖业的重要性,何况我们是中原内地的人呢?

C·作者提到甥舅、婚媾、姻娅等关系,是说仅仅自己本宗族的人力量太单薄,所以又用这些关系来作为辅助

D·本文说理清楚,论据充分,言辞恳切,正 反阐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是故圣人教之以礼,使之知父子兄弟之亲。(3分)

译文:

(2)故爱亲者,所以爱其身也;爱民者,所以爱其亲也。(3分)

译文:

(3)彼愚者则不然,弃其九 族,远其兄弟,欲以专利其身。(4分)

译文:

参考答案:

4.C(捍:抵御)

5.A(这句话是假设,是从反面论述中心论点)

6.B(举 吐谷浑阿豺的例子是要说明,阿豺是戎狄之人,尚且知道宗族互相保护才能够强大的道理,何况我们是中原内地的人呢?)

7.(1)因此有贤德的人用礼法来教导人们,让人们知道父子兄弟应该相亲相爱。(“以礼”是状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到前面去(1分);“之”指代“人们”(1分);“亲”(1分))。

(2)所以说,爱护自己的亲戚,是用来爱护自己的;爱护天下的民众,是用来爱护自己的亲戚的。(“故”(1分);两个“所以”是表示“用来……的”(1分);“其身”(1分))。

(3)那些愚蠢的人就不是这样(1分,关键在“然”字),他们抛弃九族,疏远自己的兄弟(1分,关键在“远”字),想用这种方法来使自己独占利益(2分,“以”和“专利其身”各1分)。

参考译文】

古代的贤德之人知道仅仅自己本宗族的人力量太单薄,不能够独立,所以又用甥舅关系、婚姻关系来作为辅助。即便如此,仍担心它不够,所以又爱护和抚育百姓,让百姓来做自己的护卫。所以说,爱护自己的亲戚,是用来爱护自己的;爱护天下的民众,是用来爱护自己的亲戚的。如果能这样,那么自己就会安如泰山,永无危殆。别人怎么能够侵犯、侮辱你呢!所以,自古以来的圣贤之人,没有不先亲近自己的本族远亲,然后能够施加到他人身上。那些愚蠢的人就不是这样,他们抛弃九族,疏远自己的兄弟,想用这种方法来使自己独占利益。却不知道自己一旦孤立无援,别人就会来戕害你,最终能得到什么利益呢?从前,周厉王抛弃九族,当时的人们写诗来讽刺他:“君王广施仁德国家才会安宁啊,宗族子弟是王室的`坚强护卫。不要损坏自己的护卫啊,不要独任其力。如果什么事情都自己独断专行,这样实在是太可怕了!”

宋昭公将要去掉群公子,乐豫说:“不能这样做,整个公族好比是公室的枝叶,如果去掉这些枝叶,那么公室这个树根就没有庇护了。连葛藟这种植物都懂得去庇护它的根,所以君子都用葛藟来比喻做人的道理,况且是国君呢?这就是谚语所说的受到它的保护却任由别人用斧子砍掉它,这肯定不行,希望您好好考虑这件事。对待本家公族,应当用仁德来亲近他们,这样他们就都会成为你的强有力的辅佐。天下有谁敢对你有二心呢?为什么要去掉他们呢?”昭公不听乐豫的话,果然导致了国家的大乱。

华亥想取代他的兄长合比成为右师,便到平公那里去说合比的坏话,让平公把合比赶走。左师说:“你这个华亥呀,早晚必定要灭亡!你削弱你的同宗本族,对别人会怎么样呢?别人又会对你怎么样呢?”过了不久,华亥果然灭亡了。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张柬之传张柬之,字孟将,襄州襄阳人。(1)少涉经史,补太学生。祭酒令狐德棻异其才,而以王佐期之。中进士第,始调清源丞。永昌元年,以贤良召,时
  • 《马说》文言文原文和翻译韩愈《马说》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zhǐ)辱(rǔ)于奴隶人之手,
  • 虞溥传文言文翻译虞溥西晋教育家,强调学习与教育对人品形成作用。主张广立学校,认为学校乃是学子“大成之业,立德之基”。接下来小编搜集了虞溥传文
  • 中考文言文的复习技法中考文言文试题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文学常识、实词注解、语句翻译、名句默写、划分节奏、概括分析、写法探究、比较辨析、延伸拓展等
  • 中考语文文言文《逆旅主人无情》知识点京城之俗,多以逆旅为利。客至,授一室,公可榻,俯而出入。晓钟响,起为他事,遇夜始归息,舆濯水皆自为,然月
  • 《百家姓.金》文言文的历史来源《百家姓?金》作者:佚名历史来源「金」源出;一 ; 为匈奴王后裔。据《前秦录》及《广韵》所载,汉朝时匈奴休屠王
  • 清史稿原文:李光地,字晋卿,福建安溪人。幼颖异力学,慕古,康熙九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 十三年,耿精忠反,郑锦据泉州,光地奉
  •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
  • 百家姓上官的文言文《百家姓?上官》作者:佚名历史来源出自芈姓,春秋时楚国有上官大夫,其后以邑名为氏。春秋时,楚怀王封他的小儿子兰为上官邑(今
  • 《百家姓.莘》文言文的历史来源历史来源1、莘氏即是辛氏,因为他们的发音相近。2、出自姒姓,以封国名为氏。夏朝的初期,夏王启封高辛氏的儿子挚于
  • 初一文言文《共工怒触不周山》翻译《共工触怒不周山》(《淮南子。天文》。《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 涉及张佳胤令滑的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张佳胤令滑。巨盗任敬、高章伪称锦衣使来谒,直入堂阶,北向立。公心怪之,判案如故
  • 揠苗助长的意思 揠:拔起。把苗拔起,帮助其生长,后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也作“拔苗助长”。 原文宋人有闵
  • 王献之文言文翻译王献之自幼随父练习书法,以行书及草书闻名,但是在楷书和隶书上亦有深厚功底。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王献之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
  • 西湖七月半文言文习题及翻译西湖七月半是明代文学家张岱创作的一篇散文。作者先描绘了达官贵人、名娃闺秀、名妓闲僧、慵懒之徒四类看月之人。西湖七月
  • 旧唐书原文:魏元忠,本名真宰。初,为太学生,志气倜傥,不以举荐为意,累年不调。仪风中,吐蕃频犯塞,元忠赴洛阳上封事,言命将用兵之工拙,帝甚叹
  • 采草药文言文字词翻译导语:采草药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文言文单元的第一课,两篇短文中的一篇,是一篇阐说事理的说明文,从课文设置上看,是一课
  • 狼子野心的文言文翻译导语:说到文言文翻译,从小学就开始学习了。但是还是有很多的学生觉得很难。其实只要多看、多记、多理解,渐渐地就不那么难了。
  • 孔子过而不式荆伐陈,陈西门坏,因其降民使修之,孔子过而不式。子贡执辔而问曰:“礼,过三人则下,二人则式。今陈之修门者众矣,夫子不为式,何也?
  • 赵玭,澶州人。家富于财。晋天福中,以纳粟助边用,补集贤小史,调濮州司户参军。刺史白重进以其年少,欲试以事,因以滞狱授之。玭为平决,悉能中理。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