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成语整理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1-30 13:52:37
初中语文文言文成语整理
第一册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而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也指重温历史可以认识现在。(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一起行走的许多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十则》)
·讳疾忌医:有病不肯说,又怕见医生。比喻有了错误、缺点,生怕别人批评指出。
·病入膏肓:指病已危重到无法救治的地步或事情已发展到不可挽救的程度。《扁鹊见蔡桓公》
·柳暗花明:指环境或境界的骤然转变。多指由逆境转为充满希望的顺境。(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扑朔迷离:模糊不清,很难辨别是雄是雌。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诗》)
·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任重道远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见贤思齐: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语出《论语十则》: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第二册
世外桃源:原指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世界,现在用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桃花源记》)
·豁然开朗:一下子现出开阔明朗的境界。(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桃花源记》)
·无人问津:没有人来问渡口了,比喻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
·吴下阿蒙:比喻缺少学识,才干的人。(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士别当日,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
·庞然大物: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现在多用来形容外强中干的事物。(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已经用完。(《黔之驴》)
·老骥伏枥:老了的好马,伏在马房中却还想去跑千里的远路。比喻人虽然老了,但仍有雄心壮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龟虽寿》)
·源头活水:比喻生活气息浓厚,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愚公移山:比喻做事有毅力不怕困难。(《愚公移山》)
第三册
·明察秋毫:能清楚地看到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比喻目光敏锐,连极小的事物都看得清楚。(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闲情记趣》)
·挥汗成雨:大家用手抹汗,洒出去就像下雨一样。原来形容人多,后来也形容出汗多。
·比肩继踵:肩膀靠肩膀,脚尖碰脚跟。形容人多,拥挤。
·张袂成阴:张开衣服袖子就能遮住阳光,形容人多。(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晏子故事两篇》)
·不求甚解:原指读书时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个大概。现在多指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或了解情况不深入。(好读书,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
·犬牙交错:形容交界线很曲折,就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画蛇添足: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有害无益。(《寓言四则》)
·买椟还珠:取舍失当,舍本逐末,是极不可取的。(《寓言四则》)
·滥竽充数:没有本事的人混在有本事的'人中间凑数,终会露馅。(《寓言四则》)
·塞翁失马:在一定的条件下,好事可能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为好事。(《寓言四则》)
第四册
·鸿鹄之志:比喻远大的志向。(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披[被]坚执锐:身披坚硬的护甲,手上拿着锐利的兵器。比喻投身战斗。(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吴下阿蒙:比喻缺少学识,才干的人。(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士别当日,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
·闻鸡起舞:形容有志之士及时奋发,刻苦自立。(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祖逖北伐》4、世外桃源:原指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世界,现在用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桃花源记》)
·豁然开朗:一下子现出开阔明朗的境界。(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桃花源记》)
·无人问津:没有人来问渡口了,比喻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
·落英缤纷:花瓣纷纷飘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桃花源记》)
·百废俱兴:指任事振作有为,凡有荒废者,皆整理兴举起来。(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气象万千:谓景象宏伟绚丽,非常壮观。(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心旷神怡:心胸旷达,精神愉快。(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所图。(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水落石出《醉翁亭记》)7、见贤思齐:看见有道德,有才学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向他看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十则》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于别人。《论语十则》9、任重道远:担子重,路途远。比喻肩负的责任重大且经过长期艰苦努力。《论语十则》10、成人之美:成全别人的好事,或帮助别人做成好事。《论语十则》11、舍生取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
·无可奈何花落去:奈何:如何,怎么办。意为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办法。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后泛指无法挽留逝去的事物而感到惆怅。宋。晏殊《浣溪纱》
第五册
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所图。(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水落石出《醉翁亭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指站在正义方面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违背正义则必然陷于孤立。(《孟子二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愁患害能使人奋斗而获得生存,安逸快乐使人沉迷于享乐,反而容易导致死亡。(《孟子二章》)
·百废俱兴:指任事振作有为,凡有荒废者,皆整理兴举起来。(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气象万千:谓景象宏伟绚丽,非常壮观。(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心旷神怡:心胸旷达,精神愉快。(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第六册
·舍生取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
·箪食壶浆:(老百姓)用箪盛了饭,用壶装了汤来欢迎他们所拥护的军队。后来用以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隆中对》)
·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再衰三竭:形容士气低落,不能再振作(《曹刿论战》)
·辙乱旗靡:车迹错乱,军旗倒下。形容军队溃败《曹刿论战》
·三顾茅庐:东汉末,刘备三次往隆中(山名,在今湖北襄阳)聘请隐居于草庐的诸葛亮出来帮助打天下。后用来指诚心诚意再三邀请或访问。(《出师表》)
·妄自菲薄:不知自重,轻视自身价值。(《出师表》)
·见贤思齐:看见有道德,有才学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向他看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十则》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于别人。《论语十则》
·任重道远:担子重,路途远。比喻肩负的责任重大且经过长期艰苦努力。《论语十则》
·成人之美:成全别人的好事,或帮助别人做成好事。《论语十则》
·舍生取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
·无可奈何花落去:奈何:如何,怎么办。意为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办法。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后泛指无法挽留逝去的事物而感到惆怅。宋。晏殊《浣溪纱》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文言文练习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
- 魏书原文:李先,字容仁,中山卢奴人也。少好学后慕容永闻其名迎为谋主先劝永据长子城永遂称制以先为秘书监慕容垂灭永徒于中山。皇始初,先于井陉归顺
-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资料(一)介词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
- 资治通鉴原文:臣光言:先奉敕编集历代君臣事迹,汉奉圣旨赐名《资治通鉴》,今已了毕者。伏念臣性识愚鲁,学术荒疏,凡百事为,皆出人下,独于前史,
- 刘大櫆原文:马君湘灵与余居同里生同庚学同业其喜为诗同其嗜酒同饮洒既酣其狂言震于广座也同。余弃于时,而湘灵亦屡试不举,为同遇;余生三子皆夭,而
-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单元的即时练单元即时练一、积累与运用1.文学常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尽了五柳先
- 隋书.薛道衡传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18分)薛道衡字玄卿,河东汾阴人也。道衡六岁而孤,专精好学。年十三,讲《左
- 工之侨为琴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①。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②。使国工③视之,曰:“弗古
- 王阳明《象祠记》,本文为王守仁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时所作。象祠,为纪念虞舜的同父异母弟象而修建的祠堂。根据古代传说,象在其母怂恿下,曾多次谋害
- 浅论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论文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爱国主义教育 策略【论文摘要】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其中最重要的就是
- 董文炳,字彦明,俊之长子也。父殁时年始十六,率诸幼弟事母。母有贤行,治家严,笃于教子。文炳师侍其先生,警敏善记诵,自幼俨如成人。岁乙未,以父
- 黄福,字如锡,昌邑人。上书论国家大计。太祖奇之,超拜工部右侍郎。建文时,深见倚任。成祖列奸党二十九人,福与焉。成祖入京师,福迎附。李景隆指福
- 章谊,字宜叟,建州浦城人。登崇宁四年进士第,补怀州司法参军,历漳、台二州教授、杭州通判。建炎初,陈通寇钱塘,城闭,部使者檄谊聚杭州七县弓兵,
- 晋平公射鴳平公①射鴳②,不死,使竖③襄搏之,失。公怒,拘将杀之。叔向④闻之,夕,君告之。叔向曰:“君必杀之。昔吾先君唐叔⑤射兕⑥于徒林,殪⑦
- 新五代史原文:张居翰,昭宗时为范阳军监军,与节度使刘仁恭相善。天复中,大诛宦者,仁恭匿居翰大安山之北谿以免。其后,梁兵攻仁恭,仁恭遣居翰从晋
- 公绰字仲裕,荫补将作监丞、知陈留县。天圣中,为馆阁对读。召试,直集肾院,辞,改校理,迁太子中允。出知郑州,尝问民疾苦,父老曰:“官籍民产,第
- 文言文《鲍子都》的阅读题答案《鲍子都》是一篇文言文,在做这道题的时候你知道正确答案吗?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文言文《鲍子都》的阅读题目及其参考
- 《前赤壁赋》原文及翻译《前赤壁赋》通过月夜泛舟、饮酒赋诗引出主客对话的描写,既从客之口中说出了吊古伤今之情感,也从苏子所言中听到矢志不移之情
- 为人大须学问文言文翻译《为人大须学问》的原文、注释、翻译和相关的`文化常识已经为大家整理好了,我们看看下面吧!为人大须学问文言文翻译【原文】
- 文言文季梁往见王翻译季梁往见王,大家是否有学到的呢,季梁是春秋初期汉阳诸姬之首随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文言文季梁往见王翻译,欢迎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