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专题复习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10-25 05:23:24
文言文专题复习
【为】
(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⑤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⑥今日嬴之为(帮助)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⑦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过秦论》)⑧为(治理)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论语》)
2).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3).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③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⑤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①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庄暴见孟子》)③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庄暴见孟子》)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臣请为王言乐。(《庄暴见孟子》)
4).对,向。
①为之奈何?(《鸿门宴》)②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巩固练习]
1、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2、竟为秦所灭。3、为仲卿母所遣。4、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5、夫子何命焉为?6、何辞为?7、秦则无礼,何施之为?8、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9、且在邦域之中,何以伐为?1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11、慎勿为妇死。12、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13、今为宫室之美为之。14、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15、为击破沛公军。16、谁为大王为此计者?17、公为我献之。18、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之事,聊资一欢。19、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20、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21、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22、君为我呼入。23、为君翻作《琵琶行》。24、臣请为王言乐。25、为长者折技。26、为之奈何?27、不足为外人道也。28、为天下唱,宜多应者。29、如姬为公子泣。30、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31、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32、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33、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而行。
答案:1-4介词“被”。5-9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10指心理活动。11-13为了。14--25给,替。26-29对,向。30-32因为。33在,当
【因】
(一)介词。
1).依照,根据。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②变法者因时而化。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2).依靠,凭借。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③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
3).趁着,趁此。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②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4).通过,经由。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5).因为,由于。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二)副词。
1).于是,就;因而。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2).原因,缘由,机缘。①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三)动词
1.根据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2).沿袭,继续。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巩固练习]
1、因取刃杀之。2、因屏人曰。3、因拔刀斫前奏案。4、因左手把秦王之袖。5、因谗之曰。6、变法者因时而化。7、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8、因其固然。9、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我欲因之梦吴越。10、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11、伺者因此觉知。12、因河为池。13、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14、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15、不如因而厚遇之。16、因击沛公于坐。17、因入京师观太学。18、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19、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20、后因伐木,始见此山。21、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22、于今无会因。23、因遗策。
答案:1-5于是,就。6-8依照,根据。9-14依靠,凭借。15-17趁着,趁此。18通过,经由。19-21因为。22缘由,机缘。23沿袭。
【若】
(一)动词,像,好像。
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③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二)用作代词。
1).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③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②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3).至,至于。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①指挥若定。(《赤壁之战》)
【若何】怎么样。①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①车后若干递送夫。
[巩固练习]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2、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3、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允等之慢,以彰其咎。4、若有所教,仆固愿闻也。5、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7、形若土狗。呆若木鸡。8、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9、若无罪而就死地。10、其若是,孰有御之。11、若毒之乎?12、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13、若何为生我家?14、若入前为寿。1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16、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答案:1-4如果,假如。5-10像,好像。11-15你(的),你们(的)。16此,如此,这样。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艺成而大旱,盖无所用,乃弃而学为秸槔。又三年艺成而大雨,桔槔又无所用,则又还为盖焉。未几而盗起,民尽改戎服,鲜有用盖者。
- 陈实与“梁上君子”陈实,东汉人也,为人仁爱,时岁饥民馁,有盗夜入其室,栖于梁上。实阴见之,乃起整衣,呼儿孙起,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
- 高中语文文言文常用通假字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罢:通“疲”;疲劳。形容词。“罢夫赢老易于而咬
- 重庆市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族1、家族;同姓的亲属。2、类。(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3、灭族。(族秦者秦也)4、丛聚、集结之处。(虽然,每
- 宋史原文:赵方,字彦直,衡山人。淳熙八年举进士,调蒲圻尉,疑狱多所委决。授大宁监教授,俗陋甚,方择可教者亲训诱之,人皆感励,自是始有进士。知
- 张佐治遇蛙原文:金华郡守张佐治至一处,见蛙无数,夹道鸣噪,皆昂首若有诉。佐治异之,下车步视,而蛙皆蹦跳为前导。至田间,三尸叠焉。公有力,手挈
- 何为饱而知人之饥文言文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
- 幽默有趣的文言文“乡野之书已罄稔,罗氏遂遍寻奇书佚志,终得‘知音’‘故事会’二篇,手不释卷,反复把玩,引为经典。”朋友传来一段古文,并神秘告
- 张觷(xué),字柔直,福州人。举进士,为小官,不与世诡随。时蔡京当国,求善训子弟者,觷适到部,京族子应之以觷荐。觷再三辞,不获,遂即馆,京
- 匡衡的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要求准确达意,必须遵循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不可以随意地更换,下面小编整理了于匡衡的
- 梁孝王武者,孝文皇帝子也,而与孝景帝同母。初,武为淮阳王十年,而梁王胜卒。其明年,徙淮阳王武为梁王。梁王二十五年复入朝,是时上未置太子也,上
- 送秦中诸人引金·元好问关中风土完厚,人质直而尚义,风声习气,歌谣慷慨,且有秦、汉之旧。至于山川之胜,游观之富,天下莫与为比。故有四方之志者,
- 《公输》文言文语段练习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
- 义騟传的文言文原文及译文原文:义騟者,九江戍校王成之铠骑也。开禧间,成以卒从戎四方山,屡战有功,稍迁将候骑。成徇地至花靥,见病騟焉,疥而瘠,
- 盗牛文言文翻译同学们有读过盗牛这篇文言文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盗牛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盗牛》原文有盗牛而
- 陈鹏年,字沧洲,湖广湘潭人。康熙三十年进士。授浙江西安知县,当兵后,户口流亡,豪强率占田自殖。鹏年履亩按验,复业者数千户。烈妇徐冤死十年,鹏
- 后汉书原文:张霸,字伯饶,蜀郡成都人也。年数岁而知孝让,虽出入饮食,自然合礼,乡人号为“张曾子。”七岁通《春秋》,复欲进余经,父母曰“汝小未
- 新唐?列传文言文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杜让能,字群懿,擢进士第。让能思精敏,凡号令行下,处事值机,无所遗算,帝倚重之。李
- 原文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奕之
- 《司马光传》文言文翻译导语: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世称涑水先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司马光传》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