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倒装句之状语后置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4-03 08:40:29
标签: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倒装句之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例如:
《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可以不负戴于道路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举所佩玉抉以示之者三。 《鸿门宴》《史记》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虽董之以严刑,振(震)之以威怒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孰与君少长?——与君孰少长? 《鸿门宴》《史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荀子》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荀子》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韩愈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涉世家》《史记》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邶风?静女》《诗经》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赤壁赋》苏轼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苏轼
柱以白壁,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晶。 《柳毅传》李朝威
命坐于灵虚之下。 《柳毅传》李朝威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荆轲刺秦王》文言文及翻译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小编整理了《荆轲刺秦王》文言文及翻译,欢迎欣赏与借鉴。荆轲刺秦王西汉 刘向秦
- 吕诲文言文阅读翻译吕诲北宋官吏。下面小编整理了吕诲文言文阅读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吕诲文言文阅读翻译吕诲,字献可,开封人。祖端,相太宗、真宗。
- 陶元淳字子师文言文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陶元淳,字子师,江苏常熟人。康熙中举博学鸿词,以疾不与试。二
- 程易田诗序文言文原文及译文原文:余性顓愚,知志乎古,而不知宜于时;常思以泽及斯民为任。凡世所谓巧取而捷得者,全管丕知其径术,以故与经纳之士相
- 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与长子受之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①,不待远离膝下②,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
- 战国策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庄辛谓楚襄王曰: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专淫逸侈靡,不顾国政,郢都必危矣。襄
- 湖州长史苏君墓志铭故湖州长史苏君,有贤妻杜氏,自君之丧,布衣蔬食。居数岁,提君之孤子,敛其平生文章,走南京,号泣于其父曰:“吾夫屈于生,犹可
- 治国犹栽树 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
- 洞庭一湖文言文阅读题阅读下列文章,回答小题(8分)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
- 夏四月戊午,晋侯使吕相绝秦,曰:“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天祸晋国,文公如齐,惠公如秦。无禄,献公即世。穆公
- 燕喜亭记韩愈太原王弘中在连州,与学佛人景常、元慧游。异日,从二人者行于其居之后,丘荒之间,上高而望,得异处焉。斩茅而嘉树列,发石而清泉激,辇
- 学习九年级文言文的技巧学习文言文,最应该下功夫的是文言字、词、句式等方面的知识,只有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才可能顺利地阅读文言文。1.重视预
- 文言文王子猷逸事阅读题及翻译王子猷逸事主要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大家是否有印象的呢。文言文王子猷逸事阅读题及翻译,我们来看看下文。王子猷逸事
- 刘赞,魏州人也。父玭为县令,赞始就学,衣以青布衫襦,每食则玭自肉食,而别以蔬食食赞于床下,谓之曰:“肉食,君之禄也,尔欲之,则勤学问以干禄;
- 《农桑辑要》概述文言文《农桑辑要》概述中国元代初年司农司编纂的`综合性农书。成书于至元十年(1273)。其时元已灭金,尚未并宋。正值黄河流域
- 中考初中文言文阅读题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
- 文言文虚词用法必考题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
- 义猴之墓山隅有一老圃,早失偶,惟一女远适他乡。猎者怜其孤,赠以猴。老者爱如赤子,每出必从,不链不掣,而不离不逸。如是者五年。一日,老者暴卒,
- 《隋书张文诩传》文言文阅读与赏析张文诩,河东人也。文诩博览文籍,特精《三礼》,其《周易》《诗》《书》及《春秋三传》,并皆通习。高祖引致天下名
- 最新高中文言文常见文言实词1、哀①伤心,悲痛,哀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前赤壁赋》 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并序》 ②同情,怜悯
评论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