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现代人不该冷落文言文

现代人不该冷落文言文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10-05 18:23:54 

标签:

现代人不该冷落文言文

警句名言口中出 高尚品德文中来 现代人可别冷落文言文


日前,浙江大学用文言文写成的“120周年校庆第一号公告”发布后,引发社会广泛讨论。有人赞赏用文言文发公告“很厉害”,甚至开始盘点中小学课本中的经典文言文篇目;也有人直呼看不懂,“求白话文”;还有文言文爱好者指出文中存在“十二大知识性错误”。一时间褒贬不一。文言文作为我国古代的主要文体形式,虽然在当今社会的沟通交流中不再占据主导地位,但其作用和意义仍然值得重视。

文言文的表达优势

文言文由古人创造、使用并发展,自然也就带有古人的习惯特征,与白话文在语言表述上有很大不同。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苗笑武认为:相较于白话文,文言文在表达和沟通上更加精炼简洁,同时也更加雅致,富有文气和传统汉语的美感,特别适合一些庄重的书面场合与文化场合。比如,浙大此次用文言文撰写校庆公告,就显示出120周年校庆这一事件的庄重、严肃,也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对传统国学的重视以及浙大作为百年老校的文化底蕴。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冉启斌说:“文言文在意境、形式、音韵等方面具有特殊的美感,例如《诗经·秦风·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江淹《别赋》中的‘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钱起《湘灵鼓瑟》中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等。这些名句精炼简洁,音韵和谐,对仗工整,内容丰富,如果翻译成白话文,则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两相比较,白话文在通俗易懂的同时,往往在韵律上缺少节奏感,篇幅冗长。而文言文能用寥寥数语传达出深层或多层意思,其凝练之美、韵律之美和意境之美是白话文无可比拟的。

文言文的现实意义

文言文作为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着古人的智慧。现代人特别是青少年学习文言文,不仅能提高自身文学素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还能从古人的故事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以史为鉴,培养高尚品格。

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李无未认为,从文言文入手,可以洞晓和体会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学习和把握文言文,可以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培养高洁气质,铸就高贵灵魂。作为一个中国人,这是必不可少的。

四川省棠中外语学校语文教师熊红结合教学实践说:“学习文言文的收获是多方面的,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大有裨益。通过它,一是了解古代文化,比如,《鸿门宴》中有关宴席座次的文化;《滕王阁序》中有关天文地理的知识;《张衡传》中有关古代官职及其变动的知识。二是体验丰富的情感,比如《祭十二郎文》中韩愈和韩老成的叔侄情深;《项脊轩志》中催人泪下的伉俪之情;《陈情表》中祖孙二人的相依为命;《出师表》、《离骚》中的拳拳爱国心等。三是涵养精神道统,不管是《论语》中的为人为学,《孟子》中的孝悌之义,还是《逍遥游》中庄周的人生境界,都会在青少年思想上打下烙印。”

甘肃省靖远县第五中学初二学生王志宝最喜欢的一篇文言文是《孟子》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他说:“这篇文章教会我在逆境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吃苦,不被眼前的困难打倒。”

文言文写作需要练习

白话文运动以后,文言文逐渐被白话文取代,除了语文课,大多数人平时很少接触文言文。没有了语境的支撑,要想学好、用好文言文,对当代人来说就比古人难多了。

“许多人没有接受过系统而科学的中国古代文体写作训练,不懂得文言文的修辞规律和古代文体的使用范围,又缺乏古代文化常识,所以在写作过程中常常混淆了古今词义的差别,语言运用也不合规范,往往画虎不成反类犬。”李无未如是说。撰写文言文如此,翻译文言文更是如此。熊红提到:“文言文翻译讲求?‘信达雅’,学生翻译时基本只要求做到‘信’,即便如此,依然会出现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比如,有学生总是将‘从弟’译成‘跟随的弟弟’,而不是?‘堂弟’,这实际上是不了解文言词汇的特征所致。”

要想在翻译和撰写文言文的过程中尽量避免知识性错误,就需要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增加文言文的比重,提高文言文的教学质量,为学生打下良好的文言文基础。据悉,今年秋季,全国400多万中小学生将开始使用语文出版社新修订的《语文》课本。在新版教材里,反映中华文化的课文至少占全部课文的30%,并且每册安排有两个单元的古诗文。李无未还介绍道,厦门大学中文系从今年9月开始,将为新生开设中国古代文体写作课,目的就是要改变当下中国古代文体写作人才极其匮乏的局面。此外,苗笑武呼吁,“应以宽容的态度来对待现代人所写的文言文,鼓励更多现代人拿起笔来。朋友间练习用文言文交流,既可怡情,也能提升中华文化素养,从不完美走向完美。不要因一时的苛责,压抑了本该升腾起来的文化热情。”

文言文这一宝贵历史遗产,凝聚了古人的智慧,承载了厚重的文化。在当代虽然不是主流文体,但同样值得现代人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以领略文言文的优雅精妙,了解文言文所承载的中国历史。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截冠雄鸡志李翱翱至零口①北,有畜鸡二十二者,七其雄十五其雌,且啄且饮而又狎乎人。翱甚乐之,遂掏粟投于地而呼之。有一雄鸡,人截其冠,貌若营群②
  • 《雪涛阁集》序[明]袁宏道 文之不能不古而今也,时使之也。妍媸之质,不逐目而逐时。是故草木之无情也,而鞓红鹤翎,不能不改观于左紫溪
  • 司徒北平王家,猫有生子同日者,其一母死焉。有二子饮于死母,其鸣甚哀。其一方乳其子,若闻之,起而听之,走而救之。衔其一置于其栖,又往如之,反而
  • 《唐太宗论弓矢》文言文练习附答案上①谓太子少师②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③,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
  • 卢坦字保衡,河南洛阳人。仕为河南尉,时杜黄裳为河南尹,召坦立堂下,曰:“某家子与恶人游,破产,盍察之?”坦曰:“凡居官廉,虽大臣无厚畜,其能
  • 陶元淳,字子师,江苏常熟人。康熙中举博学鸿词,以疾不与试。二十七年,成进士,廷对,论西北赋轻而役重,东南役均而赋重,愿减浮额之粮,罢无益之费
  • 史记原文: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
  • 王存字正仲,润州丹阳人。幼善读书,年十二,辞亲从师于江西,五年始归。时学者方尚雕篆,独为古文数十篇,乡老先生见之,自以为不及。庆历六年,登进
  • 谈谈两种文言文的教学模式的比较如果说让我回忆我小时候的语文学习的话,文言文学习可能是最记忆犹新的内容了。其实学习方式却异常简单,主要就是在上
  • 宋史原文:王柏,字会之,婺州金华人。大父从杨时受《易》、《论语》,既又从朱熹、吕祖谦游。父瀚,朝奉郎、主管建昌军仙都观,兄弟皆及熹、祖谦之门
  • 文言文语段练习题及答案阅读下边两个文言文语段,完成21—26题。(16分)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 石鼓寮游记文言文石鼓寮游记文言文石鼓寮位于永康之境,与东阳毗邻也,它以奇特的景致闻名遐迩。与其缘反复于此,鉴剧组多于此的偏爱,值此烙记。永康
  • 《三国志·魏书》文言文阅读及译文卫臻字公振,陈留襄邑人也。父兹,有大节,不应三公之辟。太祖之初至陈留,兹曰:“平天下者,必此人也。”太祖亦异
  • 太宗出征文言文阅读答案及参考译文太宗出征贞观十九年,太宗征高丽,次定州,有兵士到者,帝御州城北门楼抚慰之。有从卒一人病,不能进,诏至床前,问
  •  张南垣传    (清)吴伟业张南垣名涟,南垣其字,华亭人,徙秀州,又为秀州人。少学画,好写人像,兼
  • 五人墓碑记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整理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墓: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动词,修墓)且立石于其墓之门(名词,坟墓)2、徒:
  • 穿井得一人文言文翻译《穿井得一人》出于《吕氏春秋》,意思是打出一口水井后,可以得到一个人的人力,不用再派人去外面的井里打水;外人却理解错了意
  • 高考语文知识点讲解文言文中的省略句1. 省主语在一个复句之中,第一个分句出现了主语,如果后几个分句的主语与第一个分句相同,那么后几个分句的主
  • 曹植聪慧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
  • 春望文言文翻译《春望》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春望文言文翻译”,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春望唐代: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