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宋史·上官正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宋史·上官正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6-16 18:31:51 

标签:

《宋史·上官正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原文


上官正字常清,开封人。少举三传,后为鄜州摄官。雍熙中,召授殿前承旨,屡遣鞫狱,迁供奉官、閤门祗候、天雄监军。淳化中,转作坊副使、剑门都监。李顺之乱,分其党趋剑门,时疲兵数百人,正奋励士气以御之。会成都监军宿翰领兵投剑门,与正兵合,因迎击,大破贼数千众,斩馘殆尽。奏至,太宗嘉之,诏书奬饬,并赐袭衣、金带,超正为六宅使、剑州刺史、充剑门部署,翰自供奉官擢崇仪使、领昭州刺史。数月,正被疾,请寻医,至阙。疾愈,入对,上劳问久之,复遣还任所,赐以金丹、良药、衣带、白金千两、马三匹,授以方略,令招抚残孽,慰勉遣之。

初,川贼甚盛,朝议深以栈路为忧,正以孤军力战挫贼锋,自是阁道无壅,王师得以长驱而入。贼众三百馀,败归成都,顺怒其惊众,尽斩之,然自此沮气矣。后贼既诛,馀寇匿山谷,恃险结集,剽劫为患。王继恩百计召诱不至,正谕以朝廷恩信,皆相率出降。未几,加峯州团练使,与雷有终并为西川招安使,代王继恩。

正木彊好凌人,自谓平贼有劳,受人主知,无所顾忌。数面攻两川官吏之短而暴扬之,众积怨怒,多上章诉其不法者。太宗谓近臣曰:“人臣可任用者,朕常欲保全。正婞直而失于谦和,每谤书至,朕虽力与明辩,然众怒难犯,恐其不能自全。”乃赐手札戒谕曰:「言者,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不可不慎也。夫遇事辄发,悔不可及。傥自恃无瑕,而好面攻人之短,岂谓喜怒不形于色耶?当以和辑远民为念,斯尽善矣。」正上表谢。

真宗即位,改庄宅使。是秋,广武叛卒刘旴啸聚数千辈,逐都巡检使韩景祐,略汉蜀邛州、怀安永康军。正与钤辖马知节领兵趋新津,抵方井,击败之,斩旴,平其党。迁南作坊使,赐锦袍、金带。咸平初,召还,擢拜东上閤门使、勾当军头引见司,俄权户部使。二年,出知沧州,徙高阳关副都部署,真拜洺州团练使。车驾北巡,以为行营先锋钤辖。

寻知青州,未行,会王均叛蜀,命为峡路都钤辖,移知梓州。又历沧、瀛、镇、贝四州,高阳关部署。以足疾,求知磁州,手诏慰勉。会邢州地震,民居不安,徙正典之。移潞州。景德中,以河北新经兵革,慎择守臣,以正知贝州,迁洺州防御使,复知沧州,移同州。再表引年,授左龙武军大将军、平州防御使,分司西京。寻以本官致仕,赐全奉,仍以见缗给之。四年,卒,年七十五。子璨至内殿崇班。(《宋史》节选)

译文

上官正,字常清,开封人。年青时考中三传科举,后来在鄜州临时任职。雍熙年间,被朝廷授予殿前承旨,后多次受差遣审理冤狱,升迁为供奉官、阁门衹侯、天雄监军。淳化年间,转任作坊副使、剑门都监。李顺作乱,分派党徒攻打剑门关,当时守候的士兵仅数百人,且疲惫不堪,上官正鼓舞士气抵御叛军的进攻。恰逢成都监军宿翰率领手下支援剑门,双方合兵,迎击叛军,叛军数千人被斩杀殆尽。奏折上,太宗大为赞许,下诏书予以褒扬,并赐给二人袭衣、金腰带,破格提拔上官正为六宅使、剑州刺史,担任剑门驻军首领,宿翰从奉官提升为崇仪使、兼任昭州刺史。几个月后,上官正染病,为寻找医生而来到京师。病好后,面见太宗皇上,太宗慰问时间很长,再次派遣他回到剑门任所,赐给金丹、金丹、良药、衣带、千两白金、三匹马,教授他治理的'策略和办法,命令他寻找、安抚残疾人、孤儿,安慰勉励之后方派他赴任。

刚开始时,四川叛军非常强盛,朝廷议论非常为出蜀的栈道担忧。上官正孤军奋战,挫败叛军锋芒,从此剑阁通道没有阻滞,朝廷军队得以顺畅入川平叛。攻打剑阁的叛军三百多人,失败后退到成都,叛军大为震惊,李顺暴怒,将他们全部斩杀,然而正是从此之后叛军情绪开始低落。后李顺被诛杀,残余躲藏于山谷,依靠险要地形啸聚在一起,因抢夺、劫持成为地方之害。王继恩多次设计引诱而不归顺,上官正向他们宣扬朝廷的恩德和信誉,一起全部归降。不久,兼任峰州团练使,接替王继恩,和雷有终同时任西川招安使。

上官正质直刚强,喜欢以势压人。自认为平定叛乱有功,又为皇帝所信任,因而没有任何顾忌。正多次当面指责两川官吏的短处且公开宣扬,众人怨气和愤怒集聚,很多人上奏折控诉其违法行径。太宗告诉亲近的臣子说:“大臣可以任用的,我常常要保全他们。上官正刚直但不够谦虚温和,每次控诉他的奏折上报,我都要尽力进行明白的辩解,然而众怒难犯,恐怕他将来不能全身而退。”于是亲自手写书信赐给正,告诫说:“语言,是君子的中心的机密所在,言语一出,荣耀与羞辱具来,不能不慎重之。如果看到任何事情都发表言论,后悔都来不及。”倘若认为自己没有任何缺点,而喜欢当面揭发他人的短处,难道这就是喜怒不形于色吗?应当以和众人团结和睦为惦记,这样才算尽善之人。”正上表表示感谢。

真宗皇帝即位,正改任庄宅使。当年秋天,广武叛军刘旴聚集数千人,驱逐都巡检使韩景祐,占领汉、蜀、邛三州,怀安、永康二军。上官正与钤辖马知节率军赶往新津,到达方井,击败叛军,斩刘旴,平定其属下。升迁南作坊使,赐锦袍、金腰带。咸平初年,召回朝廷,擢拜为东上阁门、勾当军头引见司,不久代理户部使。第二年,出任沧州刺史,改任高阳关副都部署,实授官职洺州团练使。真宗巡视北方,正为行营先锋钤辖。

不久任命管理青州,尚未上任,适逢王均在四川叛乱,上官正被任命为峡路都钤辖,调任管理梓州。。后又历任又历沧、瀛、镇、贝四州刺史,高阳关部署。因为脚疾,请求任职磁州,真宗亲书诏书以示安慰勉励。恰逢邢州地震,百姓惶惶不安,迁正主持邢州事物。又迁任潞州刺史。景德年间,以河北地区刚刚经历战争,朝廷选择知州非常谨慎,上官正任贝州刺史,升职为洺州防御使,复转沧州刺史,又改任同州。两次上表要求养老,授予左龙武军大将军、平州防御使,分司西京洛阳。不久以分司正式退休,朝廷以任官之礼,赐给全部俸禄,仍旧以现钱给与。真宗四年,离世,终年75岁。其子璨,官至内殿崇班。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文言文学习的三个技巧文言文对孩子就有点头疼了,古文比较难学,学习古文需要巧方法。学习文言文,最应该下功夫的是文言字、词、句式等方面的知识,只
  • 吴汝纶传赵尔巽吴汝沦,字挚父,桐城人。少贫力学,尝得鸡卵一,易松脂以照读。好文出天性,早著文名。同治四年进士,用内阁中书。曾国藩奇其文,留佐
  • 老子·道经·第二十六章文言文《老子·道经·第二十六章》作者:李耳原文重為轻根,静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輜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
  • 元朝名臣事略国信使郝文忠公公名经,字伯常,泽州陵川人。幼不好弄,沈厚寡言。金季乱离,父母挈之河南,偕众避兵,潜匿窟室,兵士侦知,燎烟于穴,爩
  • 战国策原文:田单将攻狄,往见鲁仲子。仲子曰:“将军攻狄,不下也。”田单曰:“臣以五里之城,七里之郭,破亡余卒,破万乘之燕,复齐墟。攻狄而不下
  • 葛虚存原文:徐中丞讳士林,山东文登人,父农也,公幼闻邻儿读书声,乐之,跪太母前曰:“愿送儿置村塾中。”许之。遂中康熙癸巳进士,累迁至福建汀漳
  • 《豫让论》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
  • 《新五代史·一行传》序   欧阳修 呜呼!五代之乱极矣,传所谓“天地闭,贤人隐”之时欤!当此之时,臣
  • 访徐福墓记黎庶昌①纪伊,日本南海也。斗入海中,号为多佳山水处;与大和国中隔大山;纪伊在其南,大和在其北。大和者,神武 * 始都之橿原也。由大和
  • 隋书原文:卫玄,字文升,河南洛阳人也。玄少有器识。高祖作相,检校熊州事。和州蛮反,玄以行军总管击平之。及高祖受禅,迁淮州总管,进封同轨郡公,
  • 郑燮《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名诗名句赏析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注释]1. 《竹石》是一首题
  • 文言文判断句例说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
  • 学习文言文应具有的文言素养浅谈初中生学习文言文应具有的文言素养,学习文言文就显得索然无味了,那么学生应该具有哪些文言素养呢?又如何获取这些素
  • 《河蚌相争渔翁得利》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解析文言文阅读(二)(8分)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 枯鱼之肆文言文翻译枯鱼之肆原意卖干鱼的店铺。枯鱼:干鱼;肆:店铺。比喻无法挽救的绝境。下面是枯鱼之肆的文言文翻译,一起看看吧!枯鱼之肆文言文
  • 文言文马说答案详解《马说》(共一课时)一、基础驿站1、选择注音和解释都有错的一项是( )A、一食或尽粟一石 (石:dàn 十斗为一石 )B、
  • ①余为董文恪公作行状,尽览其奏议。其任安徽巡抚,奏准棚民开山事甚力,大旨言与棚民相告讦者,皆溺于龙脉风水之说,至有以数百亩之山,保一棺之土,
  • 初中文言文的翻译方法翻译古文实在是太难了,怎么办呢?试试六字法,可能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六个字是:对、增、删、移、留、换。下面是文言文翻
  • 明史原文:叶盛,字与中,昆山人。正统十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师覆土木①,诸将多遁还。盛率同列请先正扈从失律者罪,且选将练兵,为复仇计。也先迫
  •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贺知章的《咏柳》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注释]1.碧玉:碧绿色的玉。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