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人烹鱼》原文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1-05-18 21:48:44
标签:
原文:
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①,子产使校人②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⑤曰:“始舍⑧之,圉圉③焉,少则洋洋焉⑥,悠然⑦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故君子可欺之以方⑨,难罔⑩以非其道。
(《孟子·万章上》)
译文/翻译:
『注』:①郑子产,春秋时期郑国著名的政治家,春秋时郑国大夫公孙桥的字。②校人,管理池沼的小吏。畜:饲养。③圉圉焉(yǔ):疲乏无力,局促不舒展的样子。 ⑤反命:复命。⑥少:一会儿。 洋洋焉:形容鱼在水中舒身摆尾的样子。 ⑦悠然:行进迅速的样子。 逝:往。指鱼游到池塘深处去了。⑧舍:放下。⑨以其方:指用合乎道理的事情。⑩罔(wǎng)欺骗,蒙骗。
从前有人向郑国著名的政治家子产赠送活鱼,子产命令管理池沼的小吏把鱼养在水池中,小吏把鱼做熟了,复命说:“刚开始那些鱼看起来很疲累的样子,过一会就活泼的了,然后迅速游到深处去了。”子产说:“算是找到了应该到的地方,找到了应该到的地方啊!”
小吏出来就说:“谁说子产智慧?我既然已经做熟了吃掉,他还说:“找到了应该去的地方,找到了应该去的地方”
所以对君子可以用恰当有道的方法来欺骗他,但却很难用不道的方法来迷惑他。
寓意:用花言巧语编造的谎言,常常使那些不了解实际情况的人上当。但如果能够认真地做实际调查,那么,骗人的伎俩就无法施展了!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张祜,字承吉,南阳人。来寓姑苏,乐高尚,称处士。骚情雅思 ,凡知已者悉当时英杰。然不业程文。元和、长庆间,深为令狐文公器许,镇天平 日,自草
- 柳宗元原文:大凡以观游名于代者,不过视于一方,其或傍达左右,则以为特异。至若不骛远不陵危环山洄江四出如一夸奇竞秀咸不相让遍行天下者惟是得之。
- 守株待兔文言文的翻译守株待兔能用于褒义,只要掌握了规律,在兔子必经之道上栽几棵树等兔子撞,也是可以的。小编为你整理了守株待兔文言文的翻译,希
- 战国策原文:客见赵王曰:“臣闻王之使人买马也,有之乎?”王曰:“有之。”“何故至今不遣?”王曰:“未得相马之工也。”对曰:“王何不遣建信君乎
- 元澹,字行冲,以字显,后魏常山王素莲之后。少孤,养于外祖司农卿韦机。及长,博学,尤通故训。及进士第,累迁通事舍人。狄仁杰器之。尝谓仁杰曰:“
- 初中语文文言文复习参考中考文言文试题,一般取材于课内,尤其是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基本篇目。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语句理解与翻译
- 曾子,又叫曾参,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弟子。曾子妻哄小孩时随口答应儿子要杀猪给他吃, 事后,曾子为了实现这个承诺真的杀了猪。“曾子杀彘”是
-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分享句子翻译是文言文考查的重点,翻译时要落实到字词和句式上。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分享,希望对你有帮
- 文言文之运斤成风练习题运斤成风①庄子送葬,过惠子墓。顾谓从者曰:郢②人垩③慢④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⑤运斤⑥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
- 明史原文:蓝玉,定远人。开平王常遇春妇弟也。初隶遇春帐下,临敌勇敢,所向皆捷。遇春称于太祖。二十年,以征虏左副将军从大将军冯胜征纳哈出,次通
- 最新五年级文言文改写此情谁凭?憔悴若孤灯。斜坠钗头扶花影,雪满枝头云光冷,谁问添衣念旧景,谁念一段幽思一缕相思情?一人独行踏雪径,可会有故人
- 喜嗔之人文言文翻译导语:喜嗔之人出至《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以下是小编整理喜嗔之人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原文昔有众坐于屋中,赞一外人德
- 10个高考文言文易错实词1.一时富贵翕吓,众所观骇,而贞甫不予易也。(《沈贞甫墓志铭》)【易】轻视【译文】我一时间失去了富贵,众人看了惊骇不
- 文言文不责僮婢阅读理解不责僮婢【原文】唐临性宽仁,多恕。尝欲吊丧,令家僮归取白衫,僮乃误持馀衣,惧未敢进。临察之,谓曰:今日气逆,不宜哀泣,
-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复习三.疑问句(不是特殊句式)借疑问词或否定词而能发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安、焉)
- 欧阳修《吉州学记》原文及翻译导语: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下面和小
- 形骸之外文言文翻译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
- 马亮,字叔明,庐州合肥人。举进士,知芜湖县,再迁通判常州。吏民有因缘亡失官钱,籍其赀犹不足以偿,妻子连逮者至数百人。亮纵去,缓与之期,不逾月
- 古文桂文言文翻译古文《桂》选自《闲情偶寄》,清代人李渔所撰写的《闲情偶寄》,是养生学的经典著作。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桂小古文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 学弈文言文知识指导几个同学在讨论《学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25课这篇课文的词语解释。因为是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同学们既觉得好奇,又感到吃力。对
评论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