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登快阁》简析原文及翻译

《登快阁》简析原文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1-12-29 09:59:52 

标签:

《登快阁》简析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在宋人的诗里,很少有这样气象开阔的诗歌出现,作为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的创作实践和他留传下来的诗歌给宋诗的确增添了很光彩的 一页。



本诗题为登快阁,可知是首登高望远之作,而一“快”字,便给了人们一种把心灵要淋漓尽致的释放出来的强烈冲动,且往下看。“痴儿了却公家事”哦,作者开口便写自己了,“痴儿”是他自己对自己的称谓,我们的文学传统里从来就偏爱这个痴字,千古情人独我痴,对于自命风雅的文人学士,更喜欢这个字了,“了却公家事”这么一句,写的叫我们马上想起了《三国演义》里的庞统在耒阳理政来,那样的潇洒又那样的分明。他在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之后要去做什么呢,打一圈麻将呢,泡一阵电脑,还是干脆去醉,去狂,诗人没有,他自有他的去处,他登了快阁。“快阁东西倚晚晴”他去看夕阳,看那些无尽致的风景去了,一个“倚”字,仿佛把作者的形象一下子摆在了千万的读者眼前,又仿佛把诗人定在了快阁。他看到了什么样的风景呢?好句马上就出来了,“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时是秋,可以看得见千山,自然是诗人的夸张,但一下把气象打开了,把心境也打开了,叫生命一下着面的是无尽的苍茫,而落木的意象的选择,接了古人写秋之传统,他要写就得有新意,“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已经写的很有力度和速度了,他要怎样来超越?他写了,写的是落木因为叶子的飘零,把空间给放大了,一种空阔阔的感觉马上就会把你的心给揪住,揪的你疼,揪的你想喊救命。月已经升起,“玲珑望秋月”是得仰望,也许是千年的仰望太久,太累,需要俯视来求得心灵的平衡,于是,诗人要底下头来去找那个被无数诗篇写的有些旧的月亮,那个月亮自然不可以悬在天上了,它在水里,它照亮了一道澄江,那是多么清奇的一份感觉,写的心境也一扫悲秋的哀叹,于是被后人吟咏着,念叨着,享受着。这样的心境在我们的古代文人是一个很高的令人向往的,有了这样一句可以压住大诗人的句子,再往下写又很难了,“朱弦已为佳人绝”好家伙,不写景了,写到人来了,而且是美人哦,“佳人”我们看不见,不知道她有怎么美而更绝神秘和更有想象力,那常常弹给佳人听的弦也弄断了,我们不知道他经历过什么旖旎的故事,可这句诗分明的告诉我们,那可是他最仔细,最感动,最怀想的人,就是这样的人,现在已经不在,或者已经分手,所以就像俞伯牙在钟之期之后不在理琴一样,“长绝”不仅是深情,更把他的对不可再得的美感的珍重表现为永恒的怀念。“青眼聊因美酒横”写到青眼,也就写到诗人的本色,他要保持他大丈夫的人生选择,可是他加以青眼的就是美酒,想来他也不会常常是醉的东南西北也找不到的,因为青眼难得会常常使。“万里归船弄长笛”又和千山,和澄江联系起来了,是和有诗情的一句,弄长笛,写的好若人想去听听其中寄托了多少的情思。“此心吾与白鸥盟”又接住了开头的痴儿,和白鸥盟,自是要表白他的一颗赤子之心了。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也是很鲜明的,首先是它吸取了诗歌创造的传统成果,在意象的选择上一依前人,基本没有选择新的入诗,这点是很清楚的,这里就不用一一的拉出来。在写法上,也同样是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这样的写下来。但是,在黄庭坚的手里,看着就这样的传统的写出来,却写出来创造,写出来神奇。一件作品就在于能够准确的表达出可以给读者有阅读快感的东西来,而不论它是用什么手法弄的,如果是读者最熟悉的手法而写出还有他们可以阅读到的快感来的,那自然是非大手笔不能。其次就是它写出来新的气象,在宋代可能和它的国家之积弱有关,尽管有苏东坡那样的大江东去,还有辛弃疾那样的挑灯看剑,但是总体来看,文人的气象就是不高,这首诗作为宋诗被广为传诵,还是因了气象的原因,它这里没有忧愁的叹息,没有chan6*绵的追想,没有不太现实的的狂呼悲歌,没有,有的是在视野里和胸怀间所体味品悟出来的美。写了很悠闲开朗的生活,却是高雅壮丽的,远离了官场的营营与碌碌,也远离了城市,离了家,在高楼这样一个可以任意的选择视点的位置,尽情的看,尽情的想。而且作者写出来了他看到的,他想到的,由这所看,所想,就创造出来了新气象,我说气象开阔,其实还没有说到点,那种气象,不仅仅是开阔,还有一些很温馨的东西从字里漫出来,把读者的心灵给抓住,抓住就是一生都受用不尽的咀嚼。再次应该说的是语言,语言对于艺术的表现当然是最基层的层面,作者一律用了最简单的字眼入诗,没有晦涩难懂,没有琢磨不透的的些东西,甚至是种很口语的诗句,有一点典故,也是差不多家喻户晓的了,就是这样。
通观全诗,不由的我们要想到如今的文学,如今的诗歌,我想,这首诗,不论是它的思想内容,不论是它的表现手法,都可以给我们很多思考的契机,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任何一个想要创作的人,可以不知道这首诗,可以不喜欢这首诗,但是,他们不 可以在他们的创造过程中缺少这首诗所以成功的经验,但愿我们能够有一些可以像这首诗一样给后人长期念叨的文学作品。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原文: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
  • 文言文常见易错易混字词归纳1草菅(管)人命打蜡(腊)啰(罗)唆改弦更张(章)2萎靡(糜)不振脉搏(博)猩(腥)红寸草春晖(辉)3滥竽(芋)充
  • 北史原文:郎基字世业,中山新市人也。基身长八尺,美须髯,泛涉坟籍,尤长吏事。齐天保四年,除海西镇将。遇东方白额称乱淮南,州郡皆从逆。梁将吴明
  • 智囊·语智部·总序文言文的原文及翻译语智部·总序作者:冯梦龙【原文】冯子曰:智非语也,语智非智也,喋喋者必穷,期期者有庸,丈夫者何必有口哉!
  • 文言文千里之马的原译文千里之马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
  • 黔驴技穷文言文翻译黔驴技穷是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下面大家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相关的文言文翻译吧!原文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
  • 背诵文言文的5个方法介绍背诵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功,更是提高自身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今年秋季开始使用的高考新教材就有不少规定的背诵篇目
  • 南康直节堂记苏辙原文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岌然
  • 送顾宁人文言文余与宁人之交,二十五年矣。其他同学相与,或二十年,或十余年,盖未尝有经年之别也。今于宁人之北游也,而不能无感慨焉。宁人故世家,
  • 汪琬《尧峰文钞》申甫传  汪琬原文:申甫,云南人,任侠有口辨。为童子时,常系鼠媐①于途。有道人过之,教甫为戏。遂命拾道旁
  • 宋高祖武皇帝讳裕,字德舆,小字寄奴,彭城县绥舆里人。姓刘氏,汉楚元王交之二十一世孙也。晋氏东迁,刘氏移居晋陵丹徒之京口里。皇祖靖,晋东安太守
  • 三国志原文:刘晔字子扬,淮南成德人,汉光武子阜陵王延后也。汝南许劭名知人,避地扬州,称晔有佐世之才。扬士多轻侠狡桀。郑宝最骁果,才力过人,一
  • 魏兰根,巨鹿下曲阳人也。兰根身长八尺,仪貌奇伟,泛览群书,机警有识悟。起家北海王国侍郎。丁母忧,居丧有孝称。将葬常山郡境,先有董卓祠,祠有柏
  • 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人也。兄笃,于乡里合部曲数百人。笃卒,荆州牧刘表令峻摄其众。表卒,峻率众归先主,先主以峻为中郎将。先主自葭萌南还袭刘璋,
  • 文言文考试考点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乎、然、与)在文章中
  •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篇目考点之送友人译文: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
  • 旧五代史原文:马全节,字大雅,魏郡元城人也。父文操,本府军校,官至检校尚书左仆射。以全节之贵,累赠太师。全节少从军旅,同光末,为捉生指挥使。
  • 文言文阅读理解:老苏先生墓志铭老苏先生墓志铭欧阳修有蜀君子曰苏君,讳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也。君之行义修于家,信于乡里,闻于蜀之人久矣。当至
  • 九年级的语文文言文方法1.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史记》,作者是司马迁,文学家、史学家,鲁迅赞誉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重点词义梳理。
  • 萧何追韩信文言文的翻译《萧何追韩信》,是一篇历史故事,文章涉及最为关键的是人才问题。汉王刘邦遭楚王忌讳,被远封巴蜀和汉中,身处不利境遇。小编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