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蛇》原文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3-10 03:44:52
标签:
聊斋志异
螳螂捕蛇
原文:
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①,见巨蛇②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树,树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③无所见,大疑。渐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剌刀攫其者④,攧⑤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额上革肉,已破裂云。
【注释】①觇(chān):探看。②围:此处指蛇的身围。③殊:完全。④以剌刀攫其者:正用刺刀一样的前足在割蛇的头 ⑤攧(diān):跌,意为“任由蛇怎么翻滚
译文/翻译:
有一个姓张的人,偶然在山谷溪边走路,听到山崖上传来很凄厉的声音。他就找寻道路爬山崖偷着看。只见一条身围有碗口粗的大蛇,正在树丛中摆来扑去,不时用尾巴击打柳树,柳枝被打得纷纷折断。蛇不断地辗转翻腾,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控制着它。可是仔细观看又一点也看不出什么,姓张的人非常疑惑,逐渐靠近上去,才看到原来是一只螳螂占据在蛇的头上,用螳臂紧抓着蛇头,无论蛇怎样颠扑都掉不下来。过了好长时间,蛇终于死了。再看蛇的额头上的皮肉,都已经破裂开了。
《螳螂捕蛇》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
- 《明史·花云传》文言文翻译不会翻译,如何拯救你的文言文得分率?下面是《明史·花云传》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文言文:花云,怀远人。貌伟
- 《哀溺文序》原文及赏析《哀溺文序》是柳宗元散文(寓言)的代表作之一,讽刺了世上贪于财货、爱财如命之人的愚昧无知,下面是《哀溺文序》原文及赏析
- 文言文虚词用法综合一、 代词1、 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①公与人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
- 备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口诀(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
- 段志玄,齐州临淄人也。父偃师,隋末为太原郡司法书佐,从高祖起义,官至郢州刺史。志玄从父在太原,甚为太宗所接待。义兵起,志玄募得千余人,授右领
-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归纳优秀总结下面针对古汉语中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较特殊的几种句式,作举例翻译与讲解。一、主谓倒置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
-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的知识点总结五、通假字 知识点总结通假字,汉字的通用和假借的简称。所谓通假,就是两个字通用,或者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它们之间
- 纪昌学射原文: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 柳宗元原文:①古之传者有言: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戏,曰:“以封汝。”周公入贺。王曰:“戏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②吾意不
- 元史原文:王克敬,字叔能,大宁人。既仕,累迁江浙行省照磨,寻升检校。调奉议大夫、知顺州,以内外艰①不上。除江浙行省左右司都事。延祐四年,往四
- 《聊斋》文言文练习于中丞成龙按①部至高邮。适巨绅家将嫁女,妆奁甚富,夜被穿窬②。席卷而去。刺史无术。公令诸门尽闭,止留一门放行人出入,吏目守
- 隋书原文:苏威,字无畏,京兆武功人也。高颍屡言其贤高祖亦素重其名召之及至引入卧内与语大悦拜太子少保,俄兼纳言、民部尚书。威上表陈让,诏曰:“
- 泉企字思道,上洛丰阳人也。世雄商洛。企九岁丧父,哀毁类于成人。服阕袭爵。年十二,乡人皇平、陈合等三百余人诣州请企为县令。州为申上,时吏部尚书
- 赵良淳,字景程,丞相汝愚曾孙也。少学于其乡先生饶鲁,知立身大节。及仕,所至以干治称,而未尝干人荐举。初以荫为泰宁主簿,三迁至淮西运辖,浮沉冗
- 宋史原文:陈师道,字履常,一字无己,彭城人。少而好学苦志,年十六,摎以文谒曾巩,巩一见奇之,许其以文著,时人未之知也,留受业。熙宁中,王氏经
- 孟子原文:离娄上•第二十一章孟子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离娄上•第二十二章孟子曰:「人之易①其言也,无责②耳矣。」离娄上•第二十三章
- 高中文言文重点词汇文言文自1994年以来,一直是高考试卷中的重要内容。要答好文言文题目,就要掌握相关文言词汇。分享了高中文言文的重点词汇给大
- 《崔山君传》文言文翻译作者谈氏在他写的《崔山君传》里说,那些声称自己如仙鹤般长寿能知往事的人,实在太荒谬了。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崔山君传》
- 元史原文:李进,保定曲阳人。幼隶军籍,初从万户张柔屯杞之三叉口,时荆山之西九十里日龙冈者,宋境也。岁庚戌春,张柔引兵筑堡冈上。会淮水泛涨,宋
评论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