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文言文>> 张惠言《送徐尚之序》原文及翻译

张惠言《送徐尚之序》原文及翻译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3-03-30 13:53:16 

标签:

张惠言

原文:

尚之以诗、古文名天下。乾隆戊戌、己亥间,余尚少,方学制艺文,而余姊之婿董超然喜为诗,与尚之交最密。余以此识尚之,读其诗文。其后尚之游京师,校书四库馆,试官河南,超然往往与偕,而余迄不得相见。然见超然,未尝不言尚之也。超然言尚之居京师时,其尊甫被吏议逮诣刑曹,少司寇杜公以谳鞠【2】失实得谴,事不可测。当是时,尚之以诸生旅居,贫困,衣食弗能给。出则左右营护,事卒得解释;入则供具衣物酒肉,起居纤悉无不周办。其尊甫愉然不知逮系之戚,并不知其子之贫也。“人之知尚之者,取其儒雅醇粹而已,而吾之重之以此。此其至诚,抑有才知焉。”超然言此时,眉目怒张,神色飞舞,闻者皆为慷慨。余以是贤尚之,又多两人之交能以道义相取也。
尚之在河南,五摄知县事,皆有声,以忧去。嘉庆五年十月,起谒吏部,引见,仍试用河南。而超然适以应顺天试不得解,留京师。三人者遂复得偕晤。回顾始相识时,年各少壮,今二十载矣,超然与余须始白,而尚之发溓然,盖三人者皆将老矣。超然既困有司,不得志;尚之亦局促于一官,非其所乐。独两人诗、古文益奇,盖其性情气概,有非劳苦忧患所能损者。余又以知两人者之所得有在,而非世之役役者也。
余少学诗,不成。年三十余,始为古文,愧未闻道,而尚之独见许,亟称之。于其别也,超然曰:“子不可无言。”余曰:“然。”乃谂之曰:古之以文传者,传其道也。夫道,以之修身,以之齐家、治国、平天下。故自汉之贾、董,以逮唐宋文人,韩、李、欧、苏、曾、王之俦,虽有淳驳,而就其所学,皆各有以施之天下。非是者,其文不至,则不足以传。今子为古之文,学古之道,立身事亲,既至矣。独位卑,任之者浅,道不得于下。古之人不能必其道之果行也,而无一日忘道之行。故十室之邑,未尝不以先王之道治之。方今天子申饬吏治,大吏方务求才,尚之之得为于时,必也往哉!以子之事亲者当官,何事不济?若曰古之道不可用于今,则非吾之所敢知也!
(选自《茗柯文补编》)
注:【1】制艺文,即八股文。【2】谳鞠,审讯。

译文/翻译:

尚之凭借诗和古文闻名于天下。乾隆戊戌、己亥年间,我还小,正学习八股文,我姐姐的丈夫董超然喜欢写诗,他跟尚之交往最密切。我因此认识尚之,(并)阅读尚之的诗文。此后,尚之在京师游学,在四库馆校勘书籍,试用于河南,超然常常跟他在一起,可是我始终不能见到尚之。但是,我见到超然,未尝不说到尚之。超然说,尚之在京师生活时,他的父亲被官吏拟定罪名送到官署,少司寇杜先生因为审讯与事实不符获贬谪,事情不能预料。在这个时候,尚之以诸生的身份客居他乡,生活贫困,衣服食物不能自给。他的父亲出门时(他)就在身边保护,直至事情最终得以解除;回家时提供完备的衣物酒肉,日常生活细致而详尽没有不办理周到的。他的父亲快乐地仿佛并不知道被捉拿的忧愁,也并不知道他的儿子贫困的事情。“了解尚之的人,选择了他风度温文尔雅、学问精纯不杂的优点罢了,可是我却凭这一点尊重他。这是他的极其真挚诚恳,也是有才能有智慧。”超然说到这里的时候,怒张双目,神色飞舞,听的人都为此情绪激动。我因此认为尚之贤能,又称赞两个人交往能根据道义相互选择。
尚之在河南,五次代理知县之职,都有声望,因为父亲(或者母亲)去世而离职。嘉庆五年十月,动身前往吏部,被引见后还是任用于河南。超然恰好因为接受顺天府考试不能分身,就留在京师。我们三个人就又能够同时见面。回顾当初认识的时候,各自是年轻力壮的人,到今天已二十年了,超然和我胡须开始白了,尚之也头发花白了,大概我们三个人都将要老去了。超然被官吏阻遏,不得志;尚之也被一官职限制,不是他所喜欢的。只是他们两人的诗和古文更加新奇,大概是因为他们的性情和气概,有不是劳苦忧患能够减损的吧。我又因此了解到他们二人所满足的事情,并不是世人所奔走钻营的事情。
我小时候学习诗歌,没有成就。三十多岁,才写古文,惭愧没能领会其中的道理,可是唯独尚之称赞我,屡次称赞。在他告别的时候,超然说:“你不能不说点什么。”我说:“是的。”就告知他说:凭文章流传的古人,流传的是他们的思想。道,凭它修身,凭它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从汉代的贾谊和董仲舒,直到唐宋文人,韩愈、李翱、欧阳修、苏轼、曾巩和王安石这些人,虽然有精纯和驳杂的区别,可是就他们的学问,都各自有用来在天下推行的办法。如果不是这样,他们的文章没有达到极点,就不足以流传下来。现在您写古文,学古代的道,为人、事奉父母,已经达到极致了。唯独官位低下,能胜任它的空间狭小,道不能施于天下。古人不能使他们的道术一定得以推行,都各自有用来在天下推行的办法。因此,只有十户人家的城邑,未尝不用先王的道术治理。现在,皇帝正整肃吏治,大的官吏正专心寻找人才,尚之在这个时候能够有所作为,前往任职是一定的!用您事奉父母的诚心做官,有什么事情不能做成?如果说古道不能用在现今,那么不是我所知道的啊! 
张惠言《送徐尚之序》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苏轼《密州通判厅题名记》原文及翻译导语:苏轼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他推崇韩愈和欧阳修对古文的贡献,都是兼从文、道两方面着眼。下面和小编一起
  • 文言文空中楼阁及其翻译空中楼阁,指悬于半空之中的城市楼台。也比喻虚构的事物或不现实的理论、方案等。文言文空中楼阁及其翻译,一起来看看。原文—
  • 《吴起守信》文言文解释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 心术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心术》是北宋文学家苏洵所作《权书》中的一篇。这篇文章逐节论述用兵的方法,分治心、尚义、养士、智愚、料敌、审势、出奇、守
  • 韩愈原文:愈白:凡君子行己立身,自有法度,圣贤事业,具在方册,可效可师。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积善积恶,殃庆自各以其类至,何有去圣人
  • 初中知识点:文言文信息筛选题一、命题规律高考文言文信息筛选题一般为客观题型,赋分3分。信息筛选题的题干都会规定信息筛选指向,这些指向往往是阅
  • 《前出师表》文言文原文及赏析《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
  • 《喜雨亭记》翻译及赏析苏轼的《喜雨亭记》自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有许多令人品味的地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喜雨亭记》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
  • 明史原文:王汝调,字古师,隆庆五年进士。除元城知县,累迁光禄少卿。吏科都给事中海宁陈与郊者,大学士王锡爵门生,又附申时行,恣甚。汝训抗疏数其
  • 高中语文必修3《劝学》文言文原文译文高一语文必修3《劝学》文言文翻译《劝学》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
  • 对牛弹琴文言文的译文对牛弹琴是一个常用的成语,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对牛弹琴文言文的译文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
  • 史记原文:绛侯周勃者,沛人也。其先卷人,徙沛。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 * 给丧事。高祖之为沛公初起,勃以中涓从攻胡陵。从入汉中,拜为将军。还定
  • 训子文言文翻译学习知识不能一知半解,要虚心地向别人请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训子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原文】富翁子不识字,人劝以延师训
  • 文言文同样重要在古文占统治地位时,白话文提倡者绝不妥协,据理力争,而当中小学课本都被教育部规定只准用白话文后,白话文提倡者又提出古文不能完全
  • 屈原贾生列传屈原贾生列传译注【说明】《屈原贾生列传》是屈原、贾谊两个人的传记,他们虽然不是同时代人,但是二人的遭遇有不少共同之处。他们都是才
  • 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之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文言文翻译十大失分点之误译语法关系将画线的语句译成现代汉语。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2
  • 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译文及赏析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以下是为大家分
  • 陈书原文:何之元,庐江灊人也。之元幼好学,有才思,居丧过礼,为梁司空袁昂所重。服阕,昂表荐之,因得召见。解褐梁太尉临川王扬州议曹从事史,寻转
  • 高中语文文言文习题吴王将伐齐。子胥谏曰:未可。臣闻勾践食不重味,与百姓同苦乐。此人不死,必为国患。吴有越,腹心之疾,齐与吴,疥癣也。愿王释齐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
杭州市萧山区提供:官网建设,代码优化,搜索引擎排名推广  大庆潜油电泵公司  淮北深创照明有限公司  龙岩德祥家居科技有限公司